觀點投書:江啟臣改革的亮點,更需制度改革的線

2020-04-25 05:40

? 人氣

國民黨必須大刀闊斧進行改革,才有可能完全適應民主政治。圖為國民黨主席江啟臣。 (資料照,蔡親傑攝)

國民黨必須大刀闊斧進行改革,才有可能完全適應民主政治。圖為國民黨主席江啟臣。 (資料照,蔡親傑攝)

3月8日,立委江啟臣當選黨主席,國民黨迎來了民主化以後最年輕的黨主席,黨的人事變更頻繁,委員繁多的改革委員會開議,甚至選出了頗具社會知名度的科技長,一切的改革轟轟烈烈地開展了。然而,從許多側面,本文仍然對國民黨開展的「改革」感到擔憂,理由很多如:「改革委員會人數眾多,難以產生實質成果」、「人事調動頻繁,但不代表思維改變」。鑒於以上的擔憂,本文嘗試提出國民黨改革的「點、線、面」,以說明國民黨在短程、中程、長程上改革的目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改革之點:改革會議的啟動、人事的變更

改革的初始,也是最簡單的部分,就是召開改革會議、共商黨是,召開這樣的會議,原因無他,在於最大的擴張黨務改造的權力基礎,使得最多人可以參與討論,如此一來改革的正當性才足夠,而非黨主席及其親信閉門造車。從組成來看,目前江確實有做到過去黨主席難以做到的部分,海納百川,容下不同系統、背景的代表。但如何化討論成果為具體落實方案,仍值得密切注意。

此外,人事的變動,代表一個政黨思維、行為的轉換,新人事自然也會帶來新氣象。在這方面,迄今為止值得注意的人事案如下:以網路發言自帶流量的羅智強為革實院院長、助理出身的年輕人張智瑋新媒體部主任、Dcard創辦人簡勤佑為數位行銷長等等,凡此些人事案都為百年老黨注入活水。

20200411-Dcard創辦人簡勤佑11日出席國民黨數位行銷科技長決選。(顏麟宇攝)
Dcard創辦人簡勤佑出任國民黨數位行銷長。(資料照,顏麟宇攝)

改革之線:制度

江在人事布局上多有亮點,就代表改革成功了嗎?事實上,倘若只有新人事,但個體仍在舊制度中被制約,這仍稱不上真正的改革。只有制度的改革,才能夠將一個一個有戰力、有心改革的人事「串聯」起來,而非在黨內孤立無援。而且,也只有制度才能確保穩定,並調動社會各界對於國民黨的信心、積極性。舉例言之,國民黨在2018地方大選的初選中,推出了「年輕人加權」,稱為《直轄市議員提名特別辦法》(以下稱辦法),在此辦法下,許多優秀的國民黨青年得以獲得提名,許多目前檯面上的年輕人物,如徐巧芯、游淑慧等人,蒙受其利。

然而,這樣的制度,不過只是《辦法》,只相當於國家法律體系中的「行政規則」,遠不到「法律」的地位。這樣的制度雖然良善,卻帶有權宜、臨時、不穩定的性質。試想一個有心投入政治的年輕人,如果要投入選舉,經費龐大,至少也要提前幾年籌措資源、勤跑地方,然而,如果國民黨只能給出《辦法》,如何能讓青年放心投入參政?有無可能準備到一半,此次選舉卻沒有《辦法》?

又再舉例,國民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總共有2000多位黨代表,又要再向上選出中央委員、中央常務委員,這樣的黨務金字塔,實際上是為了服務整個大中國秋海棠時代的設計,而在黨國一體、國民黨有執政權的時代,這樣的設計也還說得過去。如今解嚴民主化過去30年,國民黨的這套「大衣服」,如何能夠適應民主時代的需求、在野黨的事實?比較目前執政的民進黨,黨代表也不過600多位,改革的中程目標,就是改革黨內諸多跟不上時代的制度!

20190728-國民黨第20屆第3次全國代表大會,國民黨於今日正式提名高雄市長韓國瑜參選2020總統選舉。(陳品佑攝)
國民黨第20屆第3次全國代表大會。(資料照,陳品佑攝)

不過國民黨舊有的弊病,並不能歸責於在江身上,上述許多制度改革,也涉及到《黨章》修訂,需要開全代會才能處理,這絕非僅上任一個月的江所能進行的。因此外界許多關於對江改革的批評,都沒有考量到實際限制,而不盡公允。

改革之面:行為模式與思維

要改變一個政黨的思維,並不容易。而如前述的,單個、獨立的人事變動,並不足以改變政黨的思維,要追求思維、行為的改變,毋寧是前述制度改革、人事變遷的「累積」。

舉例言之,如果要達成「國民黨理解青年人」的目標,要做的不只是拉拔一兩個青年明星政治人物,或是更換網路行銷的人事,而是大量的新陳代謝,要在黨團辦公室、智庫、黨中央各部門等各處,並賦予新人授權。目前值得稱許的是,江拉了一批幕僚擔任中階幹部,不只打開內部的青年晉陞之窗,也開啟了外部青年入黨之門。

不過正如江主席所言:「青年只占黨員中3%」,要解決這樣的困境,未來更關鍵的還是在於前述的「改革黨制度」,如給予青年人參選黨代表的加權、保留席次,使得青年人參與國民黨有「誘因」(incentive),才能夠由上而下地改革黨的體質。

從點到面 改革才能成功

中國國民黨作為百年大黨,對於民主政治仍然存有許多不適應。歷經2020慘敗、失去黨產,對於此一百年老店,未嘗不是一個浴火重生的契機,然而,當未來面臨「改革是否成功、完善?」的問題時,要關注的絕對不是單各政治明星的上位、任命,或是大選的成功,而是那些制度改革的「線」、以及大量人士更新的「點」共同構成的「面」,積沙成塔。目前已經看到江在點的用意,期望未能藉由全代會處理線的問題,構成全面的改革,讓百年老店再度成為民主市場上的優秀產品。

*作者作為台大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