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疫》歐盟火車頭這樣對抗新冠病毒:篩檢、篩檢、篩檢,理性面對最糟局面的德國防疫

2020-04-23 08:33

? 人氣

德國領導人的冷靜聲明贏得了民眾的信任、也贏得了德國各邦領導人的同意,梅克爾的支持率甚至超過了80%。《紐約時報》認為,梅克爾讓德國再次成為歐洲大陸的實質領導者,與美國每天上演的「總統大戰州長」也剛好形成鮮明對比。梅克爾4月15日宣布德國將逐步解除社會封鎖,更成為尋求重啟經濟活動的西方國家標竿。連屢屢與梅克爾針鋒對立的巴伐利亞邦總理索德(Markus Söder)也說,過去這段時間梅克爾與各邦的爭論有不錯的結果,各邦都完全支持聯邦政府的謹慎策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聯邦與地方團結抗疫

一如她過去15年所展現的低調自持,梅克爾當然沒有像川普那樣自吹自擂、大鳴大放,而是警告「眼前的道路與其說恢復正常,不如說是在缺乏疫苗的情況下,我們就必須與這種病毒共存」,她雖然感謝國民們的配合與醫療人員的付出,但也強調德國僅僅取得「階段性、過渡性的脆弱成功」,提醒國人不要有錯誤的安全感。但從4月20日開始部分商店將可恢復營業,部分學生可望在5月重返學校,但各種社會疏離的做法將持續施行,民眾進入商店、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都要配戴口罩。梅克爾說,政府將持續監控感染人數與每一條感染鏈,仔細評估各種開放做法的妥當性,避免感染再度加速的風險,眼前的成就被快速翻盤。

德國豐沛的新冠病毒篩檢能量,也被拿來應用在流行病學的調查上。巴伐利亞政府與慕尼黑大學醫院在慕尼黑隨機挑選了三千個家庭進行篩檢,羅伯特・科赫研究所4月15日也宣布將在全國隨機挑選15000人進行篩檢—無論他們有沒有症狀。這項作法是為了瞭解這場流行病在德國的走向:評估有多少人感染病毒、有多少人擁有抗體、無症狀感染者的真實規模,進而掌握新冠疫情的嚴重程度,以及哪些限制措施真的發生效果、哪些限制可以安全地解除,以及最關鍵的問題:何時才能恢復公共生活,最大程度減少經濟損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