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羅胖炫風、下一個風口?淺談「知識變現」產業

2017-04-25 06:10

? 人氣

2. 工具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過去人們消費知識的型態,主要是以「有備無患」的方式來面對;因為不知道可能的應用場景和需求用途,我們通常都是大量吸收各種可能有關的資訊與知識,以備不時之需。但這樣以來,反芻消化知識的工作仍是仰賴個人的造化,因為只有自己最知道該如何利用所學以面對千變萬化的突發情況。

而如今知識變現時代的來臨,部分就是要針對「應用場景」的部分來進行事先的模擬預測,以求達到在「應用」知識來解決問題時,可以代替消費者來選擇知識「應用的形式」;這即是知識「工具化」的體現。比如說,在體育健身領域的一項中國App「Keep」,其功能不是把健身知識教給消費者,而是通過APP引導消費者的活動。直接透過在應用場景下應該採取甚麼方案的解決模式,來替消費者省略自己「反芻消化」與針對性應用的步驟。

對新世代來說,手機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圖/擷取自commonhealth)
知識變現時代的來臨,部分就是要針對「應用場景」的部分來進行事先的模擬預測,以求達到在「應用」知識來解決問題時,可以代替消費者來選擇知識「應用的形式」。(資料照,圖/擷取自commonhealth)

以現存的商業案例來說,市場上尚未在知識領域裡看到工具化非常成功的案例,但以目前的發展趨勢持續擴張後,未來消費者將會不滿足知識的單純傳遞還,而會渴求廠商進化到把知識工具直接傳遞給消費者的新階段。

談完了知識變現產業未來的發展,順道介紹一下此產業中「知識電商」與「知識平台」之間的差異;許多人常常將兩者混為一談,殊不知彼此間的商業模式與市場定位都有根本上的不同。唯有清楚知道兩者的角色定位,才能對其的種種市場策略有明確的了解。

「知識電商」與「知識平台」,傻傻分不清楚?

簡單來說,「知識電商」不是平台,而是將「知識」包裝成消化過的產品與服務,並透過電商的平台來賣給有需求的消費者。如同前述,知識變現產業的主要競爭力,不在於提供大量的免費知識與資訊,那是前一個世代網路公司以瓜分殆盡的領域(Google、百度…);知識變現產業的主要參與者,目前是朝向「知識電商」的領域發展,亦即包裝過後的知識產品與服務,而非如同過去平台企業一般將主力放在「平台」的建立與提供。

平台企業多著重在吸引多種不同的消費者與供給者到自己的平台上來消費,以促成龐大的跨邊或同邊網路效應;其重視的是流量的產生,如同Facebook、Amazon等網路巨頭,主要的目的是吸引多群消費者到平台上來互動,而透過彼此的交互影響而產生巨大的流量以創造商機。平台企業是擔任中介者的角色,將心思放在規則的制定、反饋機制與制衡模式的維護等等,較少直接干預平台上的交易本身。

知識電商則不同,他如同傳統出版商一般,知識電商尋求具有潛力的作者,透過將其知識進行包裝製成產品與服務,再透過自己的app銷售給需求者;知識電商是直接參與了這場交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屬於供給者的環節。前者扮演裁判兼場地提供者,後者則是親自下海當供給者,兩者間的差異大相逕庭;而其中最經典的案例便是羅輯思維的「得到App」,無怪乎羅胖在多次的演講與訪談中,稱自己為「知識電商」而非「知識平台」。

「知識變現」,下一個風口?

羅胖(本名羅振宇)曾在「時間的朋友」演講中提出幾個令人驚豔的概念,無不呼應「知識變現」時代的來臨:「GDT國民總時間」的概念,使得消費者唯有仰賴更有效率的知識消化吸收與應用,才能在時間更碎片化的現代,把握每一分秒精進以達到更大的效率;而「知識變現」便是一種應運而生替消費者篩選知識的商業模式。

另一個觀念,「父權邏輯」的提出,也是另一個經典。這種賈伯斯式的「給你你還不知道的好東西」,正是將知識的應用場景提前替消費者設計完成,從解決問題的角度替消費者客製化知識的「工具」。當時間和注意力都變成人們有限的貨幣時,精挑細選的「深耕」付費的內容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2016年,許多中國網路界的大神都已經闡明「知識變現」產業將是下一個崛起的「風口」。當時代下的大環境底層因素已經劇烈改變時,唯有瞭解新興的生存模式與商業環境,才能使人更從容地在時代裡安身立命,甚至是魚躍龍門,而身價百倍。

*作者為商學院的文史愛好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