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疫》「民主抗疫」不靠封城,僅僅20天就壓平曲線的大韓民國

2020-04-23 08:40

? 人氣

南韓國會大選:南韓總統文在寅與夫人一起提前投票(AP)

南韓國會大選:南韓總統文在寅與夫人一起提前投票(AP)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定調為「全球大流行」一個半月以來,截至4月22日已有29國確診人數超過萬人,其中不少先進國家「後發先至」,大量病患使得醫療體系幾近癱瘓;即使先前被廣泛讚譽為「超前部署」的亞洲國家,亦不乏「下半場失守」的錯愕局面。在病毒擴散、群聚感染的地區,禁足、停工、封城等降低社交接觸的作法,幾乎已被證明是「必要之惡」。由於人員物資停止流動,對於產業鍊乃至於消費端都造成嚴重停滯,全球經濟也遭受空前打擊。

噩耗此起彼落之時,全球都在關注還要多少時日才能解除封印、回歸正常,在疫病遠未結束之際,世界更需保持冷靜。風傳媒回顧全球大流行「關鍵三月」,在起源地中國武漢之外,歐、美、亞八個代表性國家在疫情爆發前後,各自做對了哪些事、又曾在哪些決策失守?針對近期確診人數攀升的地區,那些成功壓平疫情曲線的國家又有何範例可供參考?

南韓2月下旬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確診案例以每天數百的速度暴增,一度成為中國境外受災最嚴重的國家。自2月29日達到峰值以來,每天新確診病例一直減少,僅20天內就壓平曲線,4月中旬單日新增病例更減少到20幾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南韓是中國之外,唯一曾出現廣泛疫情、不靠專制政權方法就成功壓平曲線的國家,《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認為南韓是自由民主國家在早期爆發的防疫典範,該國運用因應經驗改良的防疫體系、優質醫療保健系統、成熟的數位科技與生物技術產業、團結一致的公民社會,證明即使城市不實施限制措施,也能克服公衛危機。

20200421-SMG0034-I01b-防疫專題_單國大事紀11_南韓 - 單日新增確診數與死亡數.jpg
 

南韓當局稱他們採取的方法是「信任」(TRUST)戰略:政府透明度(Transparency)、大規模篩檢和隔離(robust screening and quarantine);極好且普遍使用的檢測(unique but universally applicable testing);嚴格控制(Strict control)和治療(treatment)。究竟南韓「民主抗疫」是如何一步、一步壓平曲線的呢?

2020年4月,南韓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平息(AP)
2020年4月,南韓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平息(AP)

先天條件優良:完善的健保體系、汲取MERS慘痛教訓

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顯示,2020年醫療保健指數(Health Care Index)排行榜,台灣排名全球第一,南韓位居第二。南韓1989年起實施全民健保,覆蓋率達97%,屬於與台灣相同的「單一支付者健保模式」,疑似案例、接觸者可免費接受病毒檢測,政府全額負擔武漢肺炎患者醫療支出,使所有民眾更主動接受篩檢與就醫。

經歷過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衝擊,使南韓擁有豐富防疫經驗。2015年MERS重創南韓,感染186人、奪去36條人命,當局遭批評初期警覺性不夠、資訊不透明。政府汲取慘敗教訓,近年修改傳染病相關法律,允許政府獲取人民隱私信息,例如信用卡消費記錄、手機GPS定位、監視器畫面,以便追蹤感染者的接觸鏈、滿足民眾「疫情知情權」。

南韓是非現金交易比例最高的國家,也是手機信號、監視器分布最沒有死角的國家之一;2014年,南韓城市擁有超過800萬部監視器,即每6.3人就有一台監視器。這三種技術的結合意味著,當局可以找出與感染者密切接觸的所有人,詳細公布感染者的行蹤,敦促到過這些地方的民眾加強自我健康管理。

2020年3月,南韓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但防疫工作不敢鬆懈,上教堂做禮拜也要「梅花座」(AP)
2020年3月,南韓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但防疫工作不敢鬆懈,上教堂做禮拜也要「梅花座」(AP)

初期反應速度極快、密切關注中國

去年12月31日,中國武漢市向世界衛生組織(WHO)通報出現「不知名肺炎」,3天後南韓疾病管理本部(KCDC)即設立緊急應變小組。1月8日,京畿道通報首宗疑似病例,敲響防疫警鐘,加緊排查2週內具武漢旅行史的3千多名人士。1月20日出現首宗由中國入境的確診案例,政府將疫情預警由「關心」提高到「注意」。

1月23日武漢封城後,南韓派遣專家小組前往湖北研究疫情;同時公部門開始與私人企業合作,設立大規模篩檢體系,於2月初投入防疫工作。與應對MERS時不同,這次南韓政府賦予KCDC更多應對流行病的權限,並及早在各大醫院部署負壓隔離病床與檢測病毒設備。

在出現首例確診病例後的一個月內,每日新增確診皆低於4例,2月12日至2月15日之間保持新增零例,總統文在寅預測疫情將「很快消失」。可惜他話說得太早,2月19日南韓一下子增加20個案例,大邱新天地耶穌教會61歲確診女子,病發還與1千多人接觸,引發大型群聚感染,疫情急轉直下。

南韓新天地耶穌教會創辦人李萬熙2日公開下跪道歉。(美聯社)
南韓新天地耶穌教會創辦人李萬熙公開下跪道歉。(美聯社)

關鍵性的政策轉彎:大邱市「最大程度封鎖」,增加醫療容量、分級收治

大邱佔南韓病例近75%,地方政府一開始主張不論輕、重症一律送進負壓隔離病房,但大量患者瞬間湧入,導致一連串嚴峻後果:醫院不堪重負,醫護人員也染疫;更多患者延誤治療,或在等待病床過程中絕望死去;輕症患者被要求待在家隔離,衍伸出一系列家庭群聚感染。

2月25日,南韓中央政府決定對大邱和慶尚北道地區採取「最大程度封鎖」措施,引發強烈反彈,文在寅出面滅火,表示南韓絕不會仿效武漢封城,「最大程度封鎖」旨在全面遏制病毒傳播,措施包括動員軍警抗疫、追蹤和採檢疑似案例、取消大型集會、分配醫療和財政資源。

3月1日,大邱2569名確診者仍只有898人分配到病床,南韓中央政府發布以減少死亡率為主的新指導方針,包括擴建醫療設施、確保醫護人力足夠、將病患症狀分為四種級別(無症狀、輕度、嚴重、命危)分流收治。大邱市以貨櫃建立「方艙醫院」分級治療患者;旅館和公司宿舍被徵用當臨時病房和檢疫中心,專門作為疑似案例或輕症患者的隔離場所。

2020年3月,南韓大邱新天地耶穌教會進行消毒,該教會爆發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群聚感染(AP)
2020年3月,南韓大邱新天地耶穌教會進行消毒,該教會爆發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群聚感染(AP)

壓平急速上升的流行曲線:超前部署的篩檢能力

南韓超前部署的「篩檢系統」在疫情升溫時發揮成效。政府1月下旬即召集數家醫療公司負責人,敦促他們開發病毒試劑。2月4日,南韓出現第16例確診之際,政府批准首爾公司Kogene Biotech生產的第一套檢測試劑。

雖然南韓大多數公司研發的是精確度高、可快速知道結果的「即時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檢測試劑」(real-time RT-PCR),但匆促上路的試劑不比經過一年臨床驗證的好,政府也知道這一點,因此初期檢疫都是進行至少2次交叉檢查才公布結果,以確保沒有疏漏。

南韓疫情持續升高,3月2日已經正式突破4千人。圖為京畿道高陽市的免下車「篩檢得來速」。(美聯社)
南韓疫情持續升高,3月2日已經正式突破4千人。圖為京畿道高陽市的免下車「篩檢得來速」。(美聯社)

2月下旬,南韓一口氣開設118間實驗室、633間「檢疫中心」,民眾能進入類似電話亭的單人空間,由醫檢人員隔著透明牆壁的洞探喉採檢;50間中心有「得來速」通道,不用下車、10分鐘就能做完檢驗,約6小時即能收到結果。根據政府數據,南韓平均每天可採檢1萬2千人、最多完成2萬人次檢測。3月20日,即南韓疫情爆發1個月後,全國5100萬人之中,逾30萬人口完成採檢,此外有5家本土公司已經獲准批量生產試劑。

南韓試劑產能滿足國內需求,美國等全球一百多個國家都有意願下訂。《財新》報導,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全球公衛資深研究員黃嚴忠(Yanzhong Huang)認為:「南韓經驗表明,政府與私部門之間的良好協調,能夠為篩查和控制疾病帶來多大益處。」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風暴,南韓是中國以外唯一「壓平曲線」的國家,抗疫有成引起各國關注。(AP)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風暴,南韓是中國以外唯一「壓平曲線」的國家,抗疫有成引起各國關注。(AP)

國民配合造就民主國家的防疫典範

還沒等到政府呼籲減少社交活動,南韓人就先主動這麼做了。在大邱市,教堂率先改為線上禮拜;許多商店關門因為業績顯著下滑,選擇提早打烊或乾脆暫時停業。市民所在地附近出現感染病例時,會收到提醒簡訊,這是因為南韓民眾經歷MERS不安與恐慌後,開始接受拿隱私權與自由,換取政府提高透明度、增加公共安全。

《外交家》指出,一些專家認為這歸因於南韓人特別注重社區安全。更確切來說,這或許是基於不想造成他人麻煩的自律精神,一位居民表示:「社交疏離是保護大多數人的主要利器。與保護自己無關,更多是因為我們不想因為自己染病而影響到整個社區。」

由此可見,南韓政府「民主抗疫」對策也歸功於這團結一致的公民社會。如果南韓人民不願配合政府進行篩檢、隔離、保持社交疏離,政府將不得不採取更強力的措施,就像在中國以及歐洲其他國家那樣。正如南韓外交部次長李泰鎬所言:「信任(TRUST)創造了很高水準的公民意識和自願合作。」

南韓4月15日舉行國會大選,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仍未解除,民眾與投票所人員都嚴陣以待、手套口罩戴好戴滿。(美聯社)
南韓4月15日舉行國會大選,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仍未解除,民眾與投票所人員都嚴陣以待、手套口罩戴好戴滿。(美聯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