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挺生觀點:被遺忘的戰役—1940年挪威戰役中的聯合作戰雛形

2020-04-19 07:10

? 人氣

德軍登陸挪威。(資料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德軍登陸挪威。(資料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希特勒於1939年入侵波蘭後,英、法兩國對納粹德國宣戰。在英國隨時可能以強大海軍重施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封鎖德國故伎的威脅下,為了取得對抗皇家海軍的基地,並確保瑞典鐵礦石供應,入侵挪威成為希特勒重要的戰略考量。短短兩個月的挪威戰役,擁有幾個現代戰爭的第一頭銜:第一個空降作戰;第一次以空中優勢壓倒海上優勢;空中補給第一次成為戰場主要決定因素;第一個真正的陸海空「三棲作戰」(triphibious operation)。雖然這場戰役在規模與戰略意義上,比起之後的大型會戰不免相形見絀,但德軍原創性的三軍聯合作戰表現,卻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聯合作戰在德國的發展

兩次大戰之間的和平時期,德國受到凡爾賽條約限制,僅被允許擁有一支十餘萬人的自衛性武力(國防軍)。德國陸軍雖被大幅裁減,但從未放棄重整旗鼓的希望。舊德軍參謀本部的菁英,仍孜孜不倦地檢討一戰中的戰訓,發展創新的作戰觀念與準則。在稍後震驚世人的裝甲「閃電戰」體系中,就完美地結合了陸上機動部隊與空中打擊力量。可以說,德國陸軍一直都將陸、空兩棲聯合作戰視為下一場戰爭致勝的關鍵,並在陸軍建制中保留由飛航參謀與有經驗飛行員組成的小型航空部隊。一旦擺脫凡爾賽條約的束縛,空軍就從陸軍分離出去,成為獨立的軍種。1933年德國空軍部成立,當時英國皇家空軍與美國陸軍航空隊(美國空軍前身)深受杜黑空權理論影響,都強調空軍的戰略轟炸角色,德國空軍卻同時重視支援陸軍作戰的任務。

德國空軍於1935年3月正式成軍。第一任參謀長韋佛(Walter Wever)建立了空軍聯絡官制度,在陸軍的軍團至摩托化步兵師與裝甲師派駐聯絡官,確保地面戰情迅速傳達到最近的空軍支援單位,俾使作戰層次上陸空兩軍的行動高度協同。韋佛與陸軍高級將領也鼓勵駐地鄰近的陸空軍單位之間,進行計畫制訂交流與聯合演習。1936與1937年間,國防軍進行了重整軍備後第一次各軍種大型演習,空軍除了自己的戰略轟炸訓練外,也投入24架戰鬥機、轟炸機、斯圖卡(Stuka)地面攻擊機,與20個陸軍師進行聯合作戰操練。雖然空軍一直刻意維持自身的獨立性,不接受陸軍指揮,但在對陸軍行動提供空中密接支援的訓練上一直很用心。德國介入西班牙內戰(1936-1939),更讓陸空軍協同作戰的準則在實戰中獲得檢驗。由李奇霍芬(Wolfram von Richthofen)擔任參謀長(後接任指揮)的「禿鷹軍團」在戰場上的優異表現,讓各國軍事觀察家對陸空作戰協同的潛力與德軍對此戰術掌握的程度大感震驚。

相對地,德國海軍在聯合作戰上顯得興趣缺缺。長期擔任海軍總司令(1928-1943年)的雷德爾元帥(Erich Raeder),是傳統的「大艦巨砲主義」者,對空中武力在海戰中的角色一直有所保留。一戰中,德國海軍曾擁有一支頗具規模的航空隊,一度掌握了北海的空權,並擊沈21艘協約國船艦。但是在1930年代,海軍忽略了這個歷史經驗,也中斷了對海空戰術的發展研究,傾全力擴大其水面艦隊。1933年海軍原有的一小支航空隊被空軍接收,當時的原則是:任何在空中飛的都隸屬空軍。空軍將特殊的水上飛機與海軍飛行員編入第10航空師(後升格為航空軍),專責支援海軍作戰,受海軍司令部管制。德國海軍準則重視海上砲戰,飛機僅被用來發現敵艦與進行彈著修正。海軍同樣對海陸兩棲作戰態度冷淡。雖然一戰中海軍成功地在波羅的海地區實施兩棲登陸,這段歷史也被海軍高層遺忘。儘管執行兩棲登陸作戰於1929年被列入海軍的主要任務,但海軍無意為此發展作戰準則,遑論進行演習訓練。

德軍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元帥(資料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德軍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元帥。(資料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入侵挪威的作戰計畫

對德國陸軍與空軍而言,挪威從來不是具有戰略重要性的國家;此時所有的精力,更是都集中在即將發動的入侵法國行動上。但對海軍而言,由於一戰時被封鎖的慘痛教訓,很早就將佔有挪威港口當成迂迴英國海軍威脅的方案。1939年10月,德國潛艦部隊(U-boats)指揮官鄧尼茨(Karl Dönitz)提交一份備忘錄,指出挪威中部的特隆赫姆(Trondheim)非常適合做為德國潛艦的基地。經過海軍參謀本部一個多月的討論,雷德爾於12月對希特勒提出入侵挪威的建議。海軍從軍事上需求提出的建議,加上希特勒對瑞典鐵礦石進口的安全顧慮,最後由挪威納粹主義者奎斯林(Vidkun Quisling)的到訪請求軍事介入,確定了入侵挪威的決策。

入侵挪威作戰計畫的制訂,從一開始就由海軍大力主導。原先對聯合作戰最不感興趣的軍種,現在卻需要積極尋求友軍協助,著實有些造化弄人的意味。1940年1月27日,希特勒下令由最高統帥部(OKW)組織一個特種參謀小組,制訂代號為威悉作戰(Operation Weserübung)的挪威入侵行動。最高統帥部由作戰廳長華里蒙特(Walter Warlimont)督導,參謀小組實際上的負責人是海軍的柯蘭克(Theodor Krancke),加上空軍的克瑙斯(Robert Knauss),陸軍的提佩爾思科奇(Walter von Tippelskirch)。整個計畫制訂過程中,海軍參謀部提供了絕大部分的支援,而陸空兩軍則忙於規劃入侵法國的計畫。

參謀小組提出的是一個以奇襲同時攻佔挪威主要港口與機場的大膽計畫。海軍的任務小組將同時在奧斯陸(Oslo)、克里斯蒂安桑(Christiansand)、卑爾根(Bergen)、特隆赫姆、與那維克(Narvik)將部隊送上岸。空降部隊則負責攻佔奧斯陸與斯塔萬格(Stavanger)的機場。即使運送的陸軍部隊人數不多,幾乎所有現役的海軍艦艇都要投入,特別是前往特隆赫姆與那維克的小組,必須在英國海軍打擊範圍內航行相當長的距離。潛艦部隊也全數動員掩護水面艦隊,對抗預期中強大的敵人攻擊。德國人非常清楚,若是不能快速而決定性地達成入侵目標,英國必然的反擊絕對會帶來巨大災難。因此,入侵丹麥也成為必要目標,因為空軍需要位於奧爾堡(Aalborg)的兩座機場,來使轟炸機的航程擴展到挪威中部,以掩護兩個向更北地區航行的小組。

德國潛艦部隊指揮官鄧尼茨(資料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德國潛艦部隊指揮官鄧尼茨。(資料來源:Wikimedia Commons)

1940年2月16日,英國海軍的驅逐艦在挪威水域的一處峽灣中,攔截並登上一艘德國商船,救走299名被俘的英軍。這個侵犯挪威中立地位的行動,讓希特勒確信英國計畫佔領挪威,遂於19日下令進行威悉作戰。最高統帥部任命陸軍第21軍軍長法根霍斯特(Nikolaus von Falkenhorst)為總指揮,為入侵挪威集結的兵力稱為21打擊群。陸軍提供2個師與第11摩托化步兵旅,為入侵丹麥部隊;6個步兵師(第69、163、181、196、214步兵師,與第3山地師)與1個裝甲營將登陸挪威。空軍提供了一個加強傘兵營,並指定第10航空軍為空中支援單位。空軍指揮官為海軍航空隊出身的蓋斯勒(Hans Geisler)。預計將有1200架各式飛機支援入侵丹麥與挪威的行動。海軍方面任務吃重,將戰區分割為挪威東部與西部兩個指揮部,由海軍上將柏姆(Hermann Boehm)統籌指揮。由於空軍與海軍都不樂意將部隊交由陸軍指揮,最終決定不設單一的聯合作戰指揮部,而在各軍種派遣聯絡軍官,由最高統帥部全程進行協調的方式取代。

戰役過程

1940年4月9日清晨,入侵行動開始。對丹麥的入侵與佔領,在短短5個小時內完成,僅有極小的傷亡,並佔領了奧爾堡的機場。而挪威方面,由於8日發生德軍蒸汽船在南部水域被英國潛艦以魚雷攻擊的事件,降低了奇襲的效果。挪威政府雖然沒有進行動員,卻加強了海岸防禦。9日奧斯陸任務小組進入峽灣時,領頭的重巡洋艦蒲留歇號(Blücher)很快就被海岸重砲擊沈。陸軍與海軍的指揮官都在艦上,雖被及時救起,卻無法指揮第二天的行動;而罹難的800人中,包括預計要接掌挪威政府的資深德國文官與行政人員,損失相當慘重。前進卑爾根的輕巡洋艦柯尼斯堡號(Königsberg),也在相同情況下損失。海軍原本就反對以大型軍艦領軍進入挪威的峽灣,因為灣內空間狹小不利機動;但是最高統帥部判斷失誤,認為挪威不可能抵抗,結果付出慘重代價,幾乎讓整個行動在第一天就以失敗收場。

德國重巡洋艦蒲留歇號(資料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德國重巡洋艦蒲留歇號。(資料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蒲留歇號受到攻擊後,接手指揮權的呂措號(Lützow)艦長及時將原本要送到奧斯陸的步兵就近送上岸,發動攻勢制服了海岸砲台。同時,由於天候不佳,第一波空降部隊奉命折返基地;已經出發的第二波運輸機與護航戰鬥機也收到返航指示,但這批對飛行技術充滿自信的飛行員拒絕放棄任務。到了奧斯陸上空,濃霧消散天候轉佳,戰鬥機擊退了挪威空軍,但因油料用盡而在防空砲火中直接降落在敵人機場上,並以後座機槍與地面部隊繼續戰鬥,掩護運輸機降落。德國空降部隊迅速佔領了機場,第10航空軍接到消息,立即將更多步兵運來;幾個小時內,已有一整個營的兵力準備攻入奧斯陸城區。挪威首都的攻克,全賴這一小群軍官的主動性,將瀕臨破產的行動逆轉為快速的勝利。奧斯陸之外其他四個登陸地點,也在行動第一天結束時全部攻佔。

德軍於挪威戰鬥(資料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德軍於挪威戰鬥。(資料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位置最北方的那維克,入侵行動完全未遭任何抵抗,因為當地挪威指揮官是納粹主義支持者。10艘德國驅逐艦將2000名第3山地師的精銳步兵送上岸,卻因為油料耗盡而停泊於峽灣中等待補給。10日,英國海軍驅逐艦隊發動奇襲,攻入峽灣中,擊沈2艘德艦,重創另外5艘。三天後,在戰艦厭戰號(HMS Warspite)帶領下,英國艦隊再度進攻,將峽灣內倖存的德艦全部擊沈,德國海軍所有的驅逐艦一口氣被消滅一半。結果,狄特爾(Eduard Dietl)將軍率領2000名步兵,與從驅逐艦逃生的2100名水兵,孤懸於遙遠的北方,將在海運補給被切斷的艱苦條件下,堅持到戰役最後一刻。

英、法兩國早已計畫入侵挪威,現在德國先發制人控制了挪威南部,盟軍方面也不必再遮遮掩掩。4月14日到17日,英、法兩國的部隊選擇在中部大港特隆赫姆的南、北面登陸,打算先消滅該地的德軍,將挪威一分為二,再清除北面狄特爾的部隊。南面盟軍部隊打算迂迴包圍特隆赫姆,北面盟軍則繞經內陸南下,企圖與挪威軍殘部會合。此時在特隆赫姆德軍的海運補給線已被英國海軍切斷,因此法根霍斯特集結部隊,打算北上救援。德國空軍此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4月下旬不斷出擊,破壞陸上英、法軍的行動,也飛到中部外海攻擊英國海軍艦艇,對盟軍陸上部隊的補給帶來很大的困難。最後,盟軍被迫於5月2日撤出挪威中部。

盟軍也在4月中集結5倍于德軍的部隊,準備一舉奪回那維克。英國海軍希望衝入峽灣,一舉拿下那維克;陸軍指揮官卻堅持在峽灣出口登陸,慢慢打進內陸。這個決定讓狄特爾得以掘壕固守,以延滯戰術爭取時間。來自驅逐艦上的防空砲手被編入防空砲兵,負責操作從驅逐艦上搶救下來的防空火砲。德軍也從挪威軍需倉庫中獲得重要的冬季被服、糧食、與彈藥。雖然那維克於5月29日被盟軍攻佔,但作戰意願的缺乏最終導致撤退的決定。狄特爾再度率領他的部隊勝利入城,德軍的佔領一直到1945年才結束。

德軍的作戰檢討報告中,強調了單一指揮中心的重要性。聯合作戰成功的要素,在於將各軍種的行動統一在一個戰場指揮官之下,不管指揮官來自哪一個軍種。威悉作戰最大的問題就在這裡,因此我們只能稱之為聯合作戰的雛形。但難能可貴的是,雖然最上級各不隸屬,中下層級的軍官卻多能合作愉快,意志堅定而有主動性,是戰役成功最主要的推動力。

德軍山地師於挪威戰鬥(資料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德軍山地師於挪威戰鬥。(資料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作者為加拿大魁北克大學蒙特婁分校政治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