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台灣人看冬季戰爭─從俄國與芬蘭的分合看兩岸

2020-04-12 07:20

? 人氣

即便是當蘇聯於1941年4月13日,與日本簽署《日蘇中立條約》,並公然承認滿洲國後,仍不見台灣義勇隊批評其精神祖國。畢竟就連強調獨立自主路線的毛澤東,也是如此歌頌蘇聯:「這是蘇聯外交政策的又一次偉大勝利。這個條約的意義,首先在於鞏固了蘇聯東面的和平,保證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安全發展。而蘇聯的這種和平與發展,也即是全世界勞動人民與被壓迫民族的利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清朝為曼納海姆頒發的護照,上面寫有他的中文名字馬達漢。(圖片由作者提供)
曼納海姆在芬蘭被視為民族英雄,也獲得俄國人與中國大陸的推崇,認為他是有智慧的愛國主義者。。(圖片由作者提供)

台灣人應加強國際觀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毀《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全面向蘇聯發起進攻。台灣義勇隊再度跟著中國共產黨的口吻「轉彎」,重新將軸心國定義為首要敵人,並把歐洲戰場上與蘇聯紅軍並肩作戰的美英兩軍定位為盟友。芬蘭則因為跟著德軍入侵蘇聯,成為了真正的「法西斯」國家,雖然曼納海姆極力避免讓芬蘭的利益完全與軸心國的利益綁在一起。

所以才會有戰局不利於軸心國時,突然上演芬蘭軍隊集體倒戈,配合蘇聯紅軍進攻德軍的場景。戰後芬蘭也以在軍事外交政策上全面配合蘇聯,同時查禁國內批評蘇聯言論為條件,換取芬蘭在主權獨立的情況下保持民主制度。為了實現這個條件,曼納海姆甚至放棄了在祖國芬蘭永久定居的權利,最後於1951年在瑞士去世。

與蘇聯對抗的曼納海姆和為蘇聯唱讚歌的李友邦,雖然看起來立場是那麼的不同,但是最終都走到了同樣的一條道路上,那就是無條件的親近蘇聯。然而李友邦與曼納海姆親近蘇聯的出發點卻完全不一樣,從而決定了兩人戰後南轅北轍的命運。李友邦身為中共的地下黨員,在事跡敗露以後被蔣中正下令於馬場町槍決,到另外一個世界向列寧報到去了。

曼納海姆則成為了芬蘭的民族英雄,去世後等待他的是首都赫爾辛基民眾為他準備的盛大國葬。他與李友邦最大的差異,在於兩人雖然都親近蘇聯,而且曼納海姆還是位精通俄語的前帝俄軍官,但前者是為了捍衛芬蘭而戰,後者則是為了替蘇聯赤化中國而戰,此種立場上的差異已經顯示出了兩人截然不同的歷史定位。

冬季戰爭的經歷,讓曼納海姆理解到沒有一個強權能在蘇聯大軍壓境時幫助自己,讓他在外交戰略的選項上發展出強大的靈活性。所以芬蘭在軸心國勢力強大的時候能與德國結盟,等到共產主義勢力取而代之以後又能立刻轉向蘇聯,從而確保國家的獨立性,這確實是曼納海姆的高明之處,也是過於強調對盟邦承諾的蔣中正所沒有辦到的。

某種程度上,曼納海姆更像是1953年後與蘇聯分道揚鑣,走上民族主義路線的毛澤東。一來兩人都把蘇聯老大哥當成頭號潛在威脅,二來則是兩人都可以為了中華民族和芬蘭民族的生存,在冷戰時代的不同陣營中左右搖擺。甚至於打著不結盟運動或者永久中立國的旗號,今天跟蘇聯老大哥吃香喝辣,明天跟第三世界國家交朋友,後天又與北約國家稱兄道弟。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