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擺脫困局嗎─用理性與科學迎向未來:《大停滯》選摘(6)

2017-04-20 05:40

? 人氣

第三個重要趨勢,是我們看到有一群關鍵的美國選民,正具體地努力改善十二年基礎教育的品質,例如提供更好的誘因、更好的學校選擇、更好的管理等等。今天,袒護現狀的人,再也無法贏得政治上的認同。看看此刻執政的民主黨,過去一直被戲稱為「教師工會黨」,但是歐巴馬推出的教育政策,卻讓教師工會強烈反彈。雖然我們還不知道教育政策的改革會怎麼發展,但趨勢是朝著樂觀方向演變的。長期而言,我認為會帶來好結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為以上各種理由,對於未來能否再度出現「垂得低低的果子」,我很樂觀,只是現在這些果子還不夠低而已。

諾曼.博洛是誰?真希望孩子們都知道……

接下來,我們還能做什麼?我的建議是:提高科學家的社會地位。

這個建議聽起來很容易,實際上真要達到目標,並沒那麼簡單。因為這不是一蹴可及,也不能靠政府強勢介入來達成。一旦科學家的社會地位獲得提高,我認為將為我們的未來帶來很大的改變。

我舉雙手贊成,應該大手筆地資助科學研究,無論是哪個層次的研究都好。但光是這樣還不夠。

假如我們希望看見更多科技上的大突破,我們就需要有更多人愛上科學,真正關心科學,然後讓科學吸引更多頂尖的人才──美國人也好,外國人也好。科學這一行,必須贏得社會的尊敬;科學家們組成的團隊,也需要有高昂的士氣,相信自己正在做很有意義的事。

談到激勵,「地位」的重要性,不亞於金錢。我很希望看到這兩者,都能發揮好的效果。今天的科學家,沒有受到應有的肯定與重視。在美國的社會中,科學家當然不算沒地位,但也沒被尊崇到哪裡;科學,聽起來也沒法律、醫藥或頂尖金融業來得炫。很少人會說,跟科學家交往、跟科學家結婚是件「夢寐以求」的事。問問自己吧,你覺得哪個比較有魅力,是「科學家達文西」,還是「藝術家達文西」?

科學家諾曼.博洛(Norman Borlaug)在二○○九年去世時,我非常震驚。你也許聽過博洛的大名,他是所謂「綠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的先驅,發明過許多改良品種的作物,後來在印度、非洲等貧窮國家被廣泛採用,避免了饑荒的發生。要說博洛的研究,拯救了數百萬人的性命,絕不誇張。

然而,直到博洛去世,大部分的美國人都還不知道他是誰。媒體雖然報導了他去世的消息,但對於這位當代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卻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在我認為的理想世界中,博洛應該獲得人們更高的肯定。

社會學學者傑克.高德史東(Jack Goldstone)曾經研究英國與蘇格蘭工業革命的起源。他的著作《為什麼是歐洲》(Why Europe ?)中,讓我們看見「科學的文化」的重要性。英國能在十八世紀在科學上出現這麼驚人的突破,高德史東說,是因為建立了一種良好的「科學與工程文化」。相反的,當時的中國雖然很富裕,但卻沒有具備這樣的文化,最後工業革命才會先降臨歐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