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料,都被撈走了─難怪政府們老挨罵:《大停滯》(4)

2017-04-18 05:40

? 人氣

讓我們來看看以下四項科技變革,以及它們如何影響我們的政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變革一:交通

有「飛機巷」之稱的濱江街180巷,中華航空A330-300進場降落(CCY18999@Wikipedia / CC BY-SA 3.0)
因為有了交通工具,政府的政令才能更便宜與更方便地傳達到整個國家。所謂「牛車上治國」的政府,不可能太大,也不可能有多大的權力。(資料照,CCY18999@Wikipedia / CC BY-SA 3.0)

拜汽車、飛機、火車之賜,今天的政府才有可能觸及更廣大的土地範圍。有了鐵路,美國南北戰爭中的北方軍隊,才能成功擊敗南軍,讓國家不至於分裂。

大體來說,正因為有了廉價的交通工具,中央聯邦政府的權力與勢力範圍才得以擴大;聯邦政府的公務員、警察與軍隊,才能更容易地在全國各地走動──包括向人民收稅。也因為有了交通工具,政府的政令才能更便宜與更方便地傳達到整個國家。所謂「牛車上治國」的政府,不可能太大,也不可能有多大的權力。

另一方面,廉價的交通費用,也讓人民、企業等組織,更容易組成團體,也更容易去遊說政府。方便的交通,促使人們接受了一個統治幅員廣闊的大政府,也讓人民更有國家意識。

變革二:工業生產

濫觴於十九世紀末期、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的工業,基本上是移動性較低的。廠房、煙囪、發電廠、裝配生產線,一旦落腳在一個地方,通常不容易搬走。這些既龐大又不容易遷移的資產,自然成了政府想要掌控與課稅的目標。

這些工廠所創造的盈餘通常也夠大,足以讓人民就算被課了很高的稅,也不會餓死,不會起來造反(想想看,當年美國人為了向殖民主英國抗稅而掀起革命,但跟今天比起來,那時候的稅簡直微不足道)。相反的,如果人民多數是小農夫,收入微不足道,政府通常很難順利課到重稅。光憑所收到的丁點稅收,很難有什麼大作為。

變革三:電子傳播工具

廣播,是在一九二○年代進入美國人的家庭,史上頭一遭,大家能聽到人在遠方的領袖說話。收音機這種傳播工具,讓政治領袖可以透過演說,迎合人們想聽故事與神話的渴望,進而轉化為對政策的支持。在美國歷史上,小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是第一個收到大量人民來函的總統,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頻繁地透過廣播演講。

至於後起新秀的電視,則讓政治人物的「人格特質」變得重要起來。從甘迺迪總統以降,美國許多總統都有比以往更強烈的人格特質。此外,還有電話與電報的發明,則讓政治權力的核心,能以較低的代價與政治外圍的人互動,進而讓政治影響力延展到更廣闊的範圍。就像交通工具,這些傳播科技同樣也把「國家緊密縫接在一起」,除了與地方政治打交道,人民現在也能參與全國性的政治。

變革四:管理科學

你能想像一個「沒有檔案」的世界嗎?無論是在組織內部,或是組織與組織之間,多虧了各種記錄、處理、操弄與傳輸資料的方法日新月異,大型的科層體制(原:政府)才可能越來越大。福利國家的誕生,也得歸功於政府有能力掌握、追蹤與監控需要協助的人民。想要具備這樣的能力,當然需要一套很科學的管理方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