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禿禿的科技高原上─從土地到科技,我們還剩下什麼:《大停滯》選摘(1)

2017-04-15 05:40

? 人氣

@c:現在的創新,只讓少數人享受到好處……

當我回顧過去這十年,有這麼一個感想:這一小群非常有錢的人,有大半財富是來自金融創新;而這些創新,卻沒讓一般老百姓享受到什麼好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創新速度的停滯,與眾所周知的貧富差距惡化息息相關。在今天的全球經濟裡,勞動力與資金同樣充沛。而勞動所帶來的報酬,也呈現停滯狀態。

一旦有價值的創新越來越少,擁有創新──無論是還滿好用的臉書,或是那些可疑的金融商品──財產權的人,所賺到的錢會比過去多很多。「所得不均的惡化」,以及「創新速度的停滯」,其實是同一個問題的兩面,這個問題就是:現在的創新,只嘉惠了極少數人,沒有讓整個社會雨露均霑。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涵蓋世界大停滯背後的原因,我認為就是:近年來與眼前的創新,對私有財的貢獻大,對公共財的貢獻小。有三大總體經濟現象,都與這句話密切連結──所得不均惡化、中位數所得停滯,以及我在第五章將會探討的金融危機。

你可以對數據提出異議,但就像我前面所講的,看看你四周吧。我寫這本書的時候四十八歲,生活周遭的基本物資──除了網際網路──幾乎都跟小時候沒什麼大差別。我奶奶──出生於二十世紀初──那一代,就完全不是如此了。

還不只這樣。真正根本的問題,恐怕比乍看之下要來得更嚴峻。很多產業,如今已經低迷不堪,並嚴重折損我們的總體財富。接著,我們就來看看其中的三大產業吧。

大停滯書封。(早安財經提供)
《大停滯》書封。(早安財經提供)

*作者為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目前任教於喬治梅森大學,並主持該校知名智庫Mercatus Center。《彭博商業週刊》稱他為「美國最炙手可熱的經濟學家」,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也選他為過去十年「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本文選自作者著作《大停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