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威凱觀點:經濟典範轉移中

2017-04-15 06:50

? 人氣

大數據分析,重點在資料庫。(取自移動網)

大數據分析,重點在資料庫。(取自移動網)

有言在先,大叔雖然有修過朱敬一教授的經濟學,但是成績不好到被當掉。所以膽敢胡扯經濟典範轉移,大叔也非常佩服自己。所以要開砲請自由開火,只要能把趨勢論清楚就好。會想到這個主題的緣由是,有一天早上醒來時,突然好多個專有名詞跳出來,首先是Big Data、Artificial Intelligence、Machine Learning、Deep Learning 然後是 IoT、Cloud Computing、Robot;然後是Pipeline、Eco-System...etc.。所有人都知道數位科技正在改變世界中,而且不是手中的載具變更薄、螢幕解析度夠好、或是功能更強大而已。也不只是讓家裡的家電聯上網,讓冰箱會自動上網下單買你喜歡的小農鮮奶而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正如同很多研究機構與許多經濟學巨擘都曾經提到的,現在正是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所有的工業革命以來的經濟活動模式,此規模甚至會大於上一次工業革命對人類生活的衝擊。簡單的來說,就是經濟典範從工業經濟轉型到數位經濟,將會完全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樣貌。但,從所謂的工業經濟與數位經濟到底是那裏不同。以下是,就我的已知,所區分出來的工業經濟與數位經濟差異:

邱威凱提供
(邱威凱提供)

產業運作/結構

就依照順序上的Capital開始談起,資本指的是生產要素,用來生產商品、服務以累積物力、財務的資源。Capital在農業時代是牲畜的「頭數」。在工業時代指的應該生產設備/廠房,或者是貨幣。在工業時代,製造/生產者之間以上下游方式(Pipeline),逐一將原物料加工製造成商品,以提供消費者。因此,上下游整合能力、生產自動化效率、規模經濟等因素,決定製造者在產業中的角色。尤其在20世紀初期,許多產業巨擘透過各種上下游併購、合資等方式達到壟斷規模,因此有了反托拉斯法。

到了數位經濟時代,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將會從具象的生產設備、貨幣轉移到「Data」。在數位經濟時代,資本的加工方式是利用不同專業領域的「演算法」將Data加工,以提供產業不同模型做為決策判斷。或進一步發展成專家系統,甚至是走向具有推理與決策判斷能力的「AI」,屆時AI帶來的自動化不只會取代勞力工作者,甚至取代部份的知識工作者。而數位經濟的開始,現行的工業時代的產業定義將會不再適用,因此我們會看到更多現在認知的同業之間進行「同業合作」,甚至是原本八桿子打不著的異業發生「異業競爭」或「異業合作」。以金融產業來說,消費者需要的服務是「金融服務」服務嗎? 還是需要的是交易時發生的「信用認證服務」? 現在正在發生的區塊鍊與許多FinTech,就開始讓同業之間產生相依關係,讓原本無關的異業成為產業生態的一部分。至於在數位經濟時代,會不會就少掉工業時代的壟斷情況,企業在其產業生態系中共生共榮呢? 恐怕很難這麼樂觀,至少就目前的世道來看,Data在許多市場、許多產業壟斷的狀況已經很難回頭了,或者是在政府管制的手中。20世紀初工業時代的資本壟斷,為的是避免不公平競爭。但在數位時代的資本(Data)壟斷,帶來的衝擊將不僅是競爭的公平性,甚至很可能是競爭機會的壟斷。在此工業與數位經濟典範轉移的過程中,政府與產業界更應正視與立即處理此巨大而且甚至很可能是不可逆的壟斷。

消費者/消費旅程

在工業經濟時代,生產者藉由巨大的廠房與自動化的生產設備,盡可能地降低生產邊際成本的大量生產相同產品,消費者的輪廓是以人口條件描述,透過實體通路將商品銷售給消費大眾。消費者藉由大眾媒體接收生產者提供的訊息,認知到品牌/商品、產生好感/偏好、 考慮購入、最後產生品牌/產品的偏好與忠誠,此時的消費旅程彷彿是一個漏斗逐一篩選的過程。

在數位經濟的時代,通訊與運算科技發展至今,數位環境讓消費者與生產者的互動方式是多管道,消費者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訊息。生產者也有更多方式了解消費者,也有能力處理更複雜甚至是非結構性的消費者相關資訊,對消費者的描述可以超越人口統計的方式,可以是依據消費情境等更貼近消費當下的描述方式。在商品的多樣性方便,越來越多生產者也具備少量多樣的生產能力,消費者越來越容易享受到趨近客製化商品或服務。即使是少量商品的募資平台商品,也常常是具有選擇性的。甚至消費這件事情也從新被定義,在過去消費是所有權的交易,在現在越來越多商品是使用權的交易。交易的場域,也越來越多是在數位世界完成,不論是實體或虛擬商品。數位時代因為科技,消費者與生產者/品牌的距離短了,消費旅程加速了,過程不再是單向式漏斗,而是一連串互動隨時變化的過程。

傳播/網絡

在筆者念小學時,電視只有三台無線台、報紙大概就是中時跟聯合,那時候發布/出版訊息一方面是受到管制,一方面其成本與門檻都是高的。到了念大學的時候網際網路開始發展,當時各大學都有自己的BBS站,具有圖像的Web還算是相當Fancy界面。

運算+通訊科技一同發展到足以萬物聯網的IoT時代,不僅物件連網與運算成本低,連網的Wifi也成為陽光、空氣、與水之外的生存第四重要元素,甚至也讓訊息發布/出版的門檻與成本也趨近於0。 扣除少數管制較嚴格的國家外,基本上有連網能力的個人,就可以是一個出版者。而通訊科技的進步,更讓訊息傳播的想像,早已經超越文字、聲音、與影像。VR將不只解放影像視覺的想像,甚至可以是更具體的「體驗」分享。

人才/人的價值

舉幾個例子來談談跨領域整合,首先在大數據的應用部分,我們常常會聽到有產業Domain Know-how的不懂大數據,有大數據技術的沒有任何產業Domain Know-how,所以生不出好的、有效果的大數據應用。在FinTech的論壇中,你也不難看到類似的抱怨,懂金融服務的不懂資訊科技,而擅長資訊科技的聽不懂金融服務。而現在的大學教育來看,台灣的思維某種程度來說就是還是以工業經濟的專業分工出發。但我們也開始在許多學校看到,跨院所的學程與課程,相信從新世代從教育開始習慣跨領域,未來的人才更有能力創新與創造。

在這個工業與數位經濟典範的移轉期間,勢必需要大量不同領域專業的交會交流,也唯有具有跨領域整合能力/與意願的人才,才能創造出新的甚至是前所未能想像的服務、商品。

*作者為米蘭營銷總經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