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數十年前的台灣是國際上的科技龍頭,現在卻得面臨慘澹代工命運?

2017-04-11 12:09

? 人氣

科技部長陳良基強調政府必須守住人才,才會有發展機會。(蘇仲泓攝)

科技部長陳良基強調政府必須守住人才,才會有發展機會。(蘇仲泓攝)

科技部長陳良基剛上任時,就提出了台灣科技「三箭」: 打底基礎研究、深根創新創業、與科學人才要連結世界 。 其實這三箭,也悄悄的道出近年台灣科技隱含的最大問題。人工智慧、VR、大數據、區塊鍊不斷發展,台灣科技雖有一定的水平,卻仍不足掌握最新技術、躍上國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問題出在哪?為何數十年前的台灣是國際上的科技龍頭,現在卻慘面臨代工命運?

答案,就讓業界的台灣創業家協會趙式隆與現任科技部長陳良基告訴你!

政府必須守住人才:有了人才,所有發展才有可能

「部長,我想請教您打算在執政初期做出什麼政策呢?」現任台灣創業家協會趙式隆這麼問。

「首先我們得認清事實,台灣有問題」科技部長陳良基無奈的說。1970 年,亞洲四小龍成形了──韓國、台灣、香港與新加坡。當時借助農業與輕工業的力量,四國一舉發展密集型產業,得到相當多的外資投注與技術。香港與新加坡當然不用說,他們以當時累積的資本與技術為跳板,成為現在的貿易大國。

韓國即便比較晚,也算是出頭了。早在 2014 年,他們的總生產值就已經達到世界排名第 13 名。

過去,科技讓台灣得以引以為傲,然而陳良基卻點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各位要知道,現在所有的技術都在往前延伸,已經碰到科學發展的邊界了,政府應該要協助現有產業推開邊界,將台灣的科技拉到最尖端。」

這個邊界不只是跨越水溝就行了,而是政府得讓企業具有跨越海溝的能力

「而跨越呢,當然要有人來跨越。所有策略的根本都源自於人」陳良基認為,人才是讓台灣跨越現在困境的唯一解方。不論是短期長期人才,政府都希望有更多人能進到科技領域工作,或是簡單的了解科技是什麼也好。

「例如像現在的科普!就是一種培育長期人才的方式。」現在有許多年輕人投入「推廣學術」的領域,例如有人就在做科學知識的普及,將繁雜的學術簡化成簡單的讓社會大眾理解。即便不能成為專家,也讓所有非專業者對科學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這就是長期人才的培育。

陳良基也提到,我們也得盡快想出短期策略讓台灣快速晉升。「從前在教育部工作的我,很重視人才。我們現在打算挖角過去我們沒發現的專家,擴充台灣的知識領域。」假設台灣要學習無人車技術,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自己人送到國外學習。唯有在那個環境裡,你學到的東西才是真實的、且具有操作面向。

「我們打算把 40 歲以下的博士人才送到國外,他們可以利用自己深厚的學術基礎累積實作經驗」他也提到,這個社會其實對於博士生並不友善。大眾常常會認為博士想法非常死板,只會侷限在自己的象牙塔裡,「可是你要想想看,美國矽谷的人員各個都是博士出生,我們不能用自己的兵跟人家的將打!」除了學習之外,送出去的這些人也代表了台灣門面,即便沒有學習到高深的技術,他們也可以在當地拓展台灣科技界的社交圈。

送誰?怎麼送?篩選標準必須說清楚!

「我們之所以想要送出這些精英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我們得先拋出議題,讓大家了解科技部長剛上任在做什麼。我們先試試看,在挖掘台灣最缺乏哪一塊再補哪一塊。」陳良基說道。

趙式隆:「部長,剛剛有觀眾回應了這部分的問題。他們想請問,未來只有可能派博士之類的高知份子去嗎?坊間的民眾有沒有可能呢?」

「我們希望,去的人有基本的技術背景」陳良基表示,在挑人的時候會已有基礎技能的人為主,並不希望去的人只是走馬看花,而是真的能夠進入公司、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除了大企業之外,科技部也希望把人送到矽谷的新創公司,這種小型公司極力需要人手,台灣人才就非常適合去這種公司。

承接剛剛所說的論點,為什麼科技部要選博士去矽谷發展而不是具有經驗的業界人士?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博士會不會對業界的生態不是很有概念, 進而導致適應不良的問題?」

陳良基也做出了澄清。他認為,這個社會對博士有太多固定的想法,其實他們很多動手能力也非常強。況且矽谷在做科技創新的都是博士級的人才,我們拿碩士去跟人家打是不行的 我們得重用自己的博士。

今年預計送 50 到 100 人到矽谷,預計七月就可以完成計畫。「如果,他們可以在那裏繼續發展,沒關係你也不用急著回來,可以多看看、多聽聽,搜取更多的技術與資源。」

陳良基認為,這計畫攸關整體國家發展:「我們是有聽到這些聲音,有人會說厲害的人自己會去,但我們是希望可以培養國家自己的人才團隊──年輕人應該要有把計畫技術帶回公司的信心。」矽谷本身的草根文化也非常固著,就算這群團隊真的沒辦法帶回實質的技術,至少他們也可以帶人脈回來。

趙式隆:「部長那我做一個小總結,這次的計畫就是把西經帶回來的概念,把國外的資源囊括回國內?」

陳良基回應道:「沒錯,就是這種概念。像是我們之前也有派人去矽谷學習市場模型的技術,成果非常良好,得到許多資金投入;那時候從矽谷募回將近 14 億的大筆贊助,效果非常良好,我們也希望這次的計畫跟上次一樣有良好的成效。」

部長,關於那 50 億的國家級研究中心……

「部長最近講到 50 億的國家級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其實大家都不太理解那到底是什麼。可不可以在這裡請部長仔細為我們說明一下?」趙式隆問。

陳良基感慨地說到,「我之所以會這麼在意科技、在意台灣發展,是因為我強烈感受到這些好處。」他在 1979 年時畢業,當時是基礎科技正要起飛的年代,所有東西逐漸數位化,網際網路也不斷建構。

發展到今日,現在已經不是數字時代,而是智慧時代。深度學習是現在趨勢,可以做多層分析,總之時代的變動是跳躍式的快速。

「當代的核心能力就是運算能力。我們必須投入這 50 億做研究中心,這可以保證台灣的科技發展領先全球好幾個年頭。當然,這座研究中心也不只做 AI,把軟硬體的東西整合之後,加入所有層次的思考才是一個完整的研究體系。」陳良基語重心長地說。

我們得啟動摩爾定律思考,刻不容緩

台灣代工真的做得非常棒,我們有非常多解問題的人,但這對創新科技是不夠的。我們要有可以想問題、找問題的人。

「說實在的,台灣對新創業並不友善。矽谷是一個可以忍受失敗的地方,台灣卻剛好相反。」趙式隆也認同這一席話:「作為業界人士,部長說的我實在深有體會。」

我們必須要用摩爾定律思考,至於什麼是摩爾定律?來看這段敘述:

摩爾定律 是由 Intel 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提出來的。其內容為: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電晶體)數目,約每隔 24 個月便會增加一倍;經常被參照的「18 個月」,是由英特爾執行長大衛·豪斯所說:預計 18 個月會將晶片的效能提高一倍(即更多的電晶體使其更快)

跳躍性的思考方式,才是新創業的未來。隨時聽、隨時想、隨時動──陳良基這麼說「我非常相信這一代的人可以擦撞出令人驚嘆的火花,我們這一輩的願意放手,讓你們來試。」

*本文原刊《科技報橘》經授權刊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