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美台建交」狂想曲

2020-04-05 06:30

? 人氣

台灣與美國簽署台北法案。(圖片取自總統府@flickr)

台灣與美國簽署台北法案。(圖片取自總統府@flickr)

美台關係史上最佳——這是蔡英文政府在2020年大選前後始終掛在嘴邊的一句政治宣傳,再加上台灣接受到來自北京越來越大的政治壓力,因此近來「美台建交」的話題又甚囂塵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有熱心的台灣網友「身體力行」,到美國白宮請願網站(WE the PEOPLE)發起「美台建交」的連署,得到超過10萬人響應,要求美方「給個交代」。不僅如此,據台灣媒體說法,此前還有德國民間人士發起請願,籲德國與台灣建交。這些主張乍聽如天方夜譚,卻吸引不少亟欲爭取國際舞台的台灣人注意。

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然而,美國在台協會(AIT)3月10日在官方臉書上傳了最新一集《請問發言人》系列影片,發言人孟雨荷(Amanda Mansour)親自上陣,回答網友提問,其中一題就包括了:「美國可以跟台灣正式建立邦交關係嗎?」孟雨荷強調,過去40年「維持現狀」為兩岸社會和經濟提供了和平繁榮,因此「我們認為嘗試改變現狀,會威脅這個穩定」。

孟雨荷的回應無疑代表了美國官方立場,她臉上帶著一抹「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給台灣對「美台建交」的期待碰了軟釘子。呼應AIT所訂今年美台關係的主題,孟雨荷的潛台詞莫過於:美國和台灣是「真朋友、真進展」(Real friends, Real progress);但要建交,不可能。

20181031-AIT美國在台協會發言人孟雨荷31日召開記者見面會。(顏麟宇攝)
對於是否建交,美國在台協會發言人孟雨荷表示「維持現狀」。(資料照,顏麟宇攝)

事實上,不少評論認為,台灣對「美台建交」的期待是一種「白日夢」,也有評論指向白宮請願只是一場「集體狂歡」。但不論是前者還是後者,我們可以問,是誰讓台灣奏響這首狂想曲的?

「水牛伯」力主美台建交

為「美台建交」話題不斷敲邊鼓的,基本上有兩個來源。首先來自於台灣內部,被稱為「水牛伯」的立法院長游錫堃,應是執政黨高層最為力主「美台建交」的政治人物。

早就大選前夕,名列民進黨不分區安全名單的游錫堃,被外界看好可望坐上立院龍頭寶座。他曾於2019年11月在「台灣國家永續發展論壇」上發表演講,指出:「2020年這一戰是台灣永續發展的關鍵戰役,這場如果輸了就輸了,贏了台灣與民主就繼續,台美建交就有機會,尤其美國最信任的就是蔡英文,如果蔡英文贏了,台美關係會更好。」

此外,民進黨在獲得大選勝利的當天,和游錫堃同為宜蘭出身的同黨立委陳歐珀亦稱,時機已經相當成熟,未來四年台灣朝野應該往與美建交的方向努力。

而順利成為立法院長的游錫堃,則兩度當面向美方人士表達「美台建交」的希望。一次是2月13日,AIT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赴立院拜會,游錫堃不只感謝美方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更建議應該考慮與台灣建交。不過酈英傑未給任何回應,且美國國防部前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現任智庫「2049計劃」主席的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也表示「沒聽過美國有此計劃」。

相較於游錫堃的興致勃勃,美方則表現得興趣缺缺。游錫堃並未因此放棄,反而越挫越奮、再接再厲,又於3月5日接見AIT一行時,再度向主席莫健(James F. Moriarty)建議,美方應考慮檢討與台灣間的「正式外交關係」。而莫健則擺出美方一貫的制式答案,稱現在確已看到美台關係不斷強化,他會竭盡所能地推動美台關係更加緊密。

20200331-立法院長游錫堃31日接見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茹萍等人。(顏麟宇攝)
立法院長游錫堃積極遊說美方建立「正式外交關係」。(資料照,顏麟宇攝)

端出台北法案引人遐想

其次,則是來自於美國時不時的「示好」。最近最為突出的訊號,當屬美國眾議院以壓倒性票數、參議院以「一致同意」方式所通過的《台北法案》(TAIPEI Act),其中第五節建議美國行政部門應支持台灣強化其正式外交關係,以及與印太區域和世界其他地區國家的夥伴關係。

該法案並呼籲美國行政部門,對於明顯增強、強化或「升級」(upgrade)與台灣關係的國家,應考慮增加與該國的經濟、安全及外交接觸。反之,對於採取嚴重或重大行動對台灣安全或繁榮造成傷害的國家,美方應考慮「改變」(alter)與該國的經濟、安全及外交接觸。

這份正待川普(Donald Trump)簽署生效的法案,看在台灣眼裏,當然又是一項美國「友台」、「挺台」的鐵證,認為美國將會出手「懲罰」那些「背叛」台灣、倒向北京的國家。

然而,這項讓台灣感到雀躍的法案,無論形式或實質,都有著不該忽略的「硬傷」(重大謬誤):一方面,美國自己至今都未與台灣建交,甚至AIT都明講「改變現狀」將會「威脅穩定」,那麼,美國會遵循《台北法案》懲罰自己嗎?

另一方面,2018年台灣面臨「斷交潮」危機時,美國不只召回巴拿馬、多明尼加、薩爾瓦多使節,也罕見地發表聲明關切,甚至公開介入維護台灣與索羅門的邦交關係,最終均「無力可回天」,挽救不了任何一段台灣對外邦誼。由此可見,美國不只在國際事務影響力大為下降,也可看出世界秩序格局正在產生的變化,並非美國以一紙法案或聲明就能逆轉態勢。

台灣一周內面臨兩個友邦斷交,仍有其他國家熱情鞏固邦誼。(AP)
台灣友邦越來越少,僅剩少數國家熱情鞏固邦誼。(資料照,AP)

在這個情況下,「美台建交」只是一個假議題。美國官方多次直接或間接否認了建交的可能性,可以與台灣維持朋友關係,但不可能進一步聯姻。至於美國透過包括《台北法案》等多項議案對台灣釋出的友好訊號,又或是3月18日外交部和AIT發表的台美防疫合作聯合聲明,不只是在拉攏台灣,在相當程度上更是讓北京看的,要北京知道美國手中還有一張隨時可出手的「台灣牌」。

期望越大夢碎失望越大

美國和民進黨人士明知「美台建交」不可行,卻又要讓台灣社會沉浸在「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美好想像裏。問題是,越是讓人沉酣的夢,當醒來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時,夢碎更是令人感到殘酷。

就如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近期的分析,他提醒從以巴和平協議與阿富汗協議的經驗來看,台灣被當成籌碼或是被美國賣掉,「都是有可能的」。

儘管台灣的「反中」意識形態,看似與執著於掣肘中國大陸的美國,有著共同目標,但台灣問題在中美博弈關係中絕非一場零和遊戲。中美相互的利益,完全牽動著未來台灣問題的走向,因此,美國不可能為了台灣而與中方全面開戰。

換個角度來說,在美國社會集體「疑中」的氛圍下,國會檯面上當然會表現得與台灣空前友好。但在現實考量下,檯面下可能又是另一副臉孔,把台灣當作向北京喊牌的籌碼,這也是為何美國參眾議員不分黨派全數力主通過《台北法案》的根本原因。

「美台建交」夢醒夢碎之間,還不能迴避在這場博弈的另一位關鍵行動者——中國大陸。北京就算在疫情衝擊之下,也不可能會因《台北法案》的通過,或是「美台建交」的街談巷語,而對統一台灣有所卻步和讓步。

那麼,壓力最終是回到台灣身上的,台灣執政者究竟能否看懂美方那抹「尷尬又不失禮貌微笑」背後的涵義?還能無視當前的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格局,延續陳水扁時期邱義仁所說「台灣不抱美國大腿行嗎」的路線,甚至進一步升級和美國共奏這首狂想曲?

多維觀點053期。(多維提供)
多維觀點053期。(多維提供)

*本文原刊《多維TW》月刊053期。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