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挺生觀點:被遺忘的戰役,1914年洛林—孚日的血腥殺戮

2020-04-05 07:10

? 人氣

巴伐利亞陸軍
巴伐利亞陸軍(資料照,Wikimedia Commons)

(二)、法軍作戰構想

第十七號計畫包括兩個進攻方向:一個在右翼,從梅斯與孚日山區之間突破;一個在左翼,由凡爾登(Verdun)—梅斯一線以北發動。法軍動員之後,總司令霞飛(Joseph Joffre)下達給各軍團特別訓令(Directives particulières),說明個別的任務。第1軍團位於法軍整體部署的右翼位置,須完成向巴卡拉(Baccarat),薩伯格(Saarburg/Sarrebourg),薩爾格米那(Saargemünd/Sarreguemines)總方向進攻的準備。軍團主力的右側翼沿孚日山脊部署,最右側將進入阿爾薩斯平原,以萊茵河(Rhein/Rhin)為屏障。該軍團的行動必須與第2軍團協同。作為前期作戰準備,第7軍與第8騎兵師必須以最快速度通過貝爾福(Belfort)等隘口入侵上阿爾薩斯,朝科爾馬(Colmar)方向推進,任務是以攻勢行動牽制住企圖穿越孚日山區的德軍,並鼓動當地人民起義。此外,入侵部隊也負責破壞巴塞爾(Basel/Bâle)車站與萊茵河上的橋樑,並監視納布里薩克(Neu-Breisach/Neuf-Brisach)要塞。第2軍團須完成向沙托薩蘭(Château-Salins)、薩爾布呂肯(Saarbrücken/Sarrebruck)總方向進攻的準備,確保佔有南錫的橋頭陣地為攻擊發起據點。配屬該軍團的第2後備師群,於南錫的北面集結,防禦德軍從梅斯地區發動打擊軍團左側翼的行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由於右翼攻勢較先發動,法軍在圖勒—南錫與貝爾福之間集結了2個強大的軍團。第1軍團在南面,由杜貝(Augustin Dubail)指揮,有259000人;第2軍團在北面,由德卡斯特諾(Édouard de Castelnau)指揮,有315000人。第1軍團由第7、8、13、14、21軍,第6、8騎兵師,1個有12個連的重砲群組成。第2軍團則包含第9、15、16、18、20軍,第2、10騎兵師,1個有17個連的重砲群,第2後備師群(第59、68、70後備師)。       

霞飛:法國陸軍元帥,1914年參謀總長
霞飛:法國陸軍元帥,1914年參謀總長(資料照,Wikimedia Commons)

二、戰役過程

如果洛林—孚日戰場自始即為次要行動的所在地,而當地德、法部隊的主要目標就是牽制對方的兵力,使之無法馳援決定性會戰,為何在實際的戰役過程中,德、法兩軍竟有完全不同的表現?

1914年8月7日,法軍入侵阿爾薩斯南部。德第7軍團司令部在最高統帥部許可之下,進行了強硬的反擊。雖然投入了2個軍(第14、15軍),遭到重大損失,卻未能以預期的坎尼(Cannae)式包圍殲滅敵軍,反而延誤北上與第6軍團會合的時間。第7軍團的成功反擊,讓法軍將右翼頂端推至萊茵河以縮短防線,節約守備兵力用於他處的希望落空。但這個局部的小勝利,卻開始影響整體的規劃:在部署指令中明確地說明要放棄阿爾薩斯南部,以第6、7軍團的兵力集中為優先。最高統帥部不能堅持大方向,下級指揮部也未遵守部署指令的要求。這個現象隨後將不斷地重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