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緗家觀點:誰該為國民黨的衰敗擔責?

2017-04-09 06:50

? 人氣

作者認為, 國民黨一蹶不振大概還是小事,全臺灣╱中華民國的沉淪,才是更大災難。圖為2016國民黨敗選之夜。(資料照,葉信菉攝)

作者認為, 國民黨一蹶不振大概還是小事,全臺灣╱中華民國的沉淪,才是更大災難。圖為2016國民黨敗選之夜。(資料照,葉信菉攝)

國民黨從2008年時的「極盛」敗縮成2016年的「極衰」並延續至今,可謂非常戲劇性。在談到為何會一敗至此時,馬英九日前說,國民黨2014年「九合一」選舉落敗是因食安問題,2016年總統大選吞敗則是因「換柱」。隨後,洪秀柱在類似議題的場合表示,馬英九「太君子」,「溫良恭儉一讓,把天下都讓出去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聽到前後兩位黨主席的如此見解 ── 只看到技術面的淺層、看不到基本面「fundamental」的根本、似乎還有意無意地回避要點、推卸責任(2014年「九合一」選輸馬英九回避「太陽花運動」、洪秀柱無愧自己的領導不力,大言不慚批馬),只能搖頭歎息﹕難怪國民黨會輸成這個樣子!

洪有何資格批馬?

若論比較這兩位黨主席,洪秀柱比馬英九更糟。馬替「換柱」惋惜,還多少有幾分「挺柱」的「人情味」;洪諷馬「溫良恭儉讓天下」,卻是把國民黨失敗的責任不客氣通通推給了馬。但要點不在該否究責馬,不在「不近人情」有無道理,而在於,洪有無包括「自知之明」在內的判斷力 ── 「溫良恭儉讓」真的是馬英九的核心問題嗎?如果洪認為是,請問,洪有無吸取教訓,反其道而行,來個「暴劣兇肆搶」?如果洪確實奮力地「暴劣兇肆搶」了,國民黨今天在她手裡依然沒起色,這說明「暴劣兇肆搶」是沒用的,於是相應地,「溫良恭儉讓」當然也就沒錯了,道理不是如此嗎?又或許,「暴劣兇肆搶」是一貼良藥,但洪不知何由並無「服用」之,她的領黨風格實際上和馬差不多,故國民黨在其麾下沉淪依舊……。以上兩者不論洪為何,結論都一樣﹕自己「政績」不佳,有何資格嘲笑馬,還擺出一副「清算」的姿態?難道想不到,以洪的「政績」,後人不也可「循其先例」來清算她?

質疑還可更進一步。

有個聖經故事說,一名婦人犯了「淫罪」,眾人抓住她,要「按律法」用石頭砸死她以示懲罰。這時耶穌基督說,你們之中誰認為自己沒有罪(sin)的,就可以動手。眾人一聽,一個個放下石頭離開了。這些「眾人」都是普通平民,尚且知道反省自己,洪秀柱是貴為國民黨主席的「菁英」,連「自己領黨政績不佳,沒資格批馬」的淺顯道理都不懂?又或者,這些常識她實際上還是有的?倘如此,我們就有理由追問,明知沒資格批馬卻還要批,動機是什麼?我們合理懷疑,是否要「轉移焦點」,用批馬來掩飾自己無能失責,並搧起深藍情緒,以求他們繼續支持,不惜國民黨真的「新黨化」?以上兩種可能,一關乎「才」,是「自知之明」的「智慧」,一關乎德「德」,是誠實面對自己不足,不害他人做替罪羊,不踩墊他人往上升的「良知」。「才」與「德」,「智慧」與「良知」,洪秀柱究竟缺了哪個?同樣,這「兩缺」,不論洪為何者,都夠糟!

探討深層的責任者

政黨政治的遊戲規則是黨主席為選舉失敗擔責,於是,近期內,我們已看到兩位國民黨主席為此而「一鞠躬黯然下臺」了﹕馬英九,2014年12月,為「九合一」地方選舉失利辭去黨主席;朱立倫,2016年1月,為總統選舉失敗辭主席職。

黨主席因為在選戰中領軍、決策,失敗了自然要承擔「政治責任」。但為何如此決策、決策的依據是什麼,黨主席要倚重智庫(以及幕僚)的建議。黨主席日常施政和選戰策略的「思(維)想(法)」,最直接的就是來自智庫。如果智庫提供的重要決策建議是偏差的,不可能幫黨打贏選戰,黨主席的決策視野事實上是被這類「失敗建議」所包圍局限的,他怎麼可能選勝?如此說來,智庫,以及「出謀劃策」的幕僚,以及有「話語權」影響力的「意見領袖」……,不該擔責嗎?這種責任,我們不妨稱之為「思想責任」,但這還不是終極層面的責任。

說說終極的「思想責任」

自然科學有「基礎理論」和「應用科技」之分,社會科學也類似。智庫通常都處於「應用科技」的層面,提供實用性質的建議。而這些「實用建議」,其背後必然還有「主導思想」,這才是最根本的「基礎理論」,是筆者一直強調的「fundamental」的東西。如果在這個「fundamental」的層面迷糊不清,當然「實用建議」就會根基不牢,一經選戰的風雨就要翻覆。提供這種「基礎理論」的是誰?未必是「智庫」,毋寧說,通常都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思想文化界」,他們應該是學者、專家、思想家、公共知識份子……,乃至「名嘴」。

舉一典型事例來說明這個道理。

2006年6月28日,在「紅衫軍」反扁如火如荼之際,龍應台發表了一篇文章《今天這一課﹕品格》。我當時就頗感驚訝與不安﹕龍應台把對政局的詮釋導向陳水扁的個人「品格」,這是「道德論」思維方式,方向偏了。沒錯,陳水扁的個人品格道德是差勁,但綠營更大的問題是「族群政治」,是民進黨寧可強力捍衛陳水扁的貪腐,也「本土政權不能倒」。本土>清廉,問題不在陳水扁個人的道德,而在整個綠營的「本土」概念。2008年3月18日,在導致臺灣第二次政黨輪替的總統大選前夕,龍應台又發表了《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總統》一文,依然用「道德論」來看待臺灣政治(廣義的「道德」,也包含「政績」)。

20170405-前總統馬英九5日至慈湖謁陵。(顏麟宇攝)
作者認為,陳水扁確實是自毀於他的敗德,但馬英九呢?一個道德品格如此優秀的政治人物也失敗了。(資料照,顏麟宇攝)

十多年後,來到2017年的今天,結果我們看得很清楚了﹕陳水扁確實是自毀於他的敗德,也連帶拖累那時在全臺灣的地盤還不夠大的民進黨,「本土政權不能倒」的「族群政治」也救不了。但馬英九呢?一個道德品格如此優秀的政治人物也失敗了,敗得幾乎把國民黨送進「加護病房」,他就是被綠營╱民進黨,以及他自己不知覺的「族群政治」打敗的,龍應台的「道德論」根本沒用。現在的總統蔡英文經過「宇昌案」的「法律還其清白」,「道德品格」沒問題了,似乎變成「金剛不壞之身」,施政再糟,在「族群政治」護衛下,統治地位牢固,民調(其實目前的民調只反映內政政績,不反映選舉形勢)再低,民意的鐘擺依然停留在民進黨那裡,盪不到國民黨這邊來。

在我看來,龍應台可算是全球華人公共知識份子的第一把交椅,但她對臺灣的「族群政治」基本「盲視」。她用「道德論」應對「族群政治」,其實是一種誤導,以她在華人「思想文化界」的影響力,這種「誤導」後果可以想像。

其實臺灣「思想文化界」的問題並不在龍一人,像「臺灣人出頭天」這樣的種族主義口號能在臺灣公然流行二三十年不受挑戰,可見臺灣「思想文化界」的失職由來已久 ── 綠營╱民進黨是「臺灣人出頭天」的受益者,當然對此口號心安理得、更推波助瀾;藍營╱國民黨是受害者,為什麼能對此默認這麼多年?臺灣不愧是「思想沙漠」。

是的,我的結論是,臺灣的「思想文化界」,這才是國民黨失敗的終極「思想責任」者,至於扳倒國民黨的「思想課題」,則是「族群政治」。國民黨的兩個對手 ── 島內民進黨與對岸共產黨,都熱衷此道,且常戰常勝。沒錯,中共和民進黨一樣,也是「族群政治」能手,他們「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民族主義」不就是「族群政治」嗎?

一個國家╱社會的群體政治文明視野,基本上超不出這個國家╱社會「思想文化界」的政治文明論述界限。既然臺灣的「思想文化界」對綠營民進黨的「族群政治」是不察、無能,甚至是或主動(綠營)或被動(藍營)加持推動的,受此大環境氛圍影響,國民黨會放棄其核心價值「三民主義」,搞起蹩腳的「山寨族群政治」即「本土化」,也就不足為奇。只是,在臺灣「族群政治基本版圖」綠遠大於藍的前提下,國民黨這種半吊子的「山寨族群政治」,搞得過民進黨嗎?

只有回到這兩個基本點 ── 「思想文化界」的群體、尤其是「族群政治」課題 ── 來面對,產生解決問題的方案,國民黨才有救。其實,這兩個課題,在2010年「五都」選舉時國民黨只贏兩都、整體得票率比民進黨少將近5%、高雄的陳菊陳致中「高票當選」時就已冒了出來,但當時國民黨的「選後檢討反省」完全不到位,才讓形勢持續惡化至今。今天如再像五都選舉後那樣輕乎問題實質,明天的繼續衰萎,現在就看得見。

國民黨一蹶不振大概還是小事,全臺灣╱中華民國的沉淪,才是更大災難。這也是中國時報3月2日社論《失去藍營論述 台灣走入死胡同》的憂心之所在。

*作者專欄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

舒緗家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