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紓困15億恐有人被漏接、有人鑽漏洞多領 劇評人籲「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就是誠實」

2020-03-24 08:10

? 人氣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讓藝文團體受到重創,儘管文化部已匡列15億預算紓困、振興,但仍恐有藝術工作者被漏接之情形。圖為示意圖。 (資料照,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讓藝文團體受到重創,儘管文化部已匡列15億預算紓困、振興,但仍恐有藝術工作者被漏接之情形。圖為示意圖。 (資料照,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升溫,不僅全民活動大受影響,藝文團體更是受到重創,對此文化部儘管匡列15億預算紓困、振興,並在申請紓困上從寬認定,但面對比創作還要自由的藝術工作者型態,不僅藝文界憂心仍有「漏接」現象,另一方面,是否有人尋找漏洞、重複申請,也成為疑慮,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秘書長黃佩蔚也引用卡謬名言「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就是誠實」,呼籲文化部從寬認定的話,大家更要真誠以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藝文工作者一詞的意義,與一般勞工相比,可說是天差地遠,國內中小型藝文團體,除了正職行政人員外,大多並無所謂正職團員,而是跟演員、舞者、音樂家以檔期、演岀場次等方式合作。此外,包含幕後的燈光、技術、攝影,以及對外的宣傳、行銷,也多為接案合作,皆是長期以來,容易被忽視的一塊。

諸如此類的個體戶,在紓困方案正式出爐前,早已是藝文團體關切重點,如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下稱:藝創工會)等團體曾擔憂,相關工作人員無法獲得相關工資給付

文化部不重複補助 劇評人協會:事後安全網要如何全部接住?

為此,文化部於正式出爐的紓困方案中,針對自然人設立申請管道,申請上從寬認定,也期盼盡量貼近藝文工作者實際生態。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秘書長黃佩蔚便指出,個人工作者一定會有被漏掉,但因為大家積極反映,現在反而是相對安全的狀況。

但黃佩蔚也對此指出,日前文化部的對外說明會上,便有人質疑,像是技術人員,可以用自然人身分申請,但劇團申請演岀取消的補助時,也會包含人員薪資,所以可能會造成劇團去申請、下面接案的技術人員也去申請,變成兩邊都拿,或兩邊都沒有的情況,當時文化部說是不重複補助,但問題是,若劇團已經把薪資補助算進去,技術人員怎麼知道,劇團有沒有幫他提出?而如果兩邊都提了,是擇優給付嗎?

20200118-四四南村「PLAYground 南村劇場.青鳥 .有.設計」於18日開幕,由台南人劇團演出戲碼「年夜飯」。(盧逸峰攝)
黃佩蔚對於藝文紓困提出質疑,表示劇團和技術人員都提出申請的話,文化部怎麼解決不重複補助。圖為示意圖。(資料照,盧逸峰攝)

黃佩蔚表示,劇團方能給演員的只有排練費,演岀費不一定會給,但沒拿到演岀費就是演員的損失,這要看劇團的態度,或者看合約,而如果拿不到,那是否也能去申請?黃表示,自己同意文化部不重複發,但也問「事後安全網要如何全部接住?」

「隱約可以看到有人真的很想找縫,看可不可以多申請一些錢的狀況。」黃佩蔚表示,像有些人申請了場租、演員薪水來紓困,但不見得會發出來,或者可能叫底下的人自己去申請,對此也只能呼籲,文化部從寬認定的話,大家更要真誠以對,「還是卡繆那句話,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就是誠實。」

黃佩蔚說明,另外一種問題,是活動、展覽或者駐村計畫被延期的話,但因為延期的活動終究會發生,那拿到現在的紓困補助,活動之後舉行,是不是等於有可能拿到兩筆錢?駐村、展演的補助不會因此簡少,只是因為延期而晚點拿到,此外現在就算沒展覽要做,但藝術家可能還是會創作、寫文章,不可能這段時間都不賺錢 ,那這到底算不算受災呢?

20200118-四四南村「PLAYground 南村劇場.青鳥 .有.設計」於18日開幕,內部空間將作為書店、劇場及文創商品展售。(盧逸峰攝)
黃佩蔚提出質疑,認為活動、展覽或者駐村計畫被延期的話,之後活動舉行,是不是等於有可能拿到兩筆錢?(資料照,盧逸峰攝)

第二期紓困方案預計4月公告 藝創工會憂「到時沒有合約可申請」

第一期紓困申請將於4月10日截止,文化部目前擬將再於4月公告第二期申請時間,藝創工會理事長蔡坤霖則對此擔憂,大多數第一期去申請的人,基本上都有合約或證明,因為都是在疫情之前約定的工作,但等到第二期之後,大家因為疫情持續困頓,這時手上恐怕根本沒有合約,也對此提出疑問「可以拿原來的合約再去申請嗎?」

(延伸閱讀:「沒生病不知道身體有多差!」不簽約、仰賴補助、沒有保險…一場疫情掀出藝文圈陳年慘況

同時申請變更計畫、紓困補助 學者批:文化部自己製造藝文過勞

「不知道文化部為什麼一再自己製造藝文過勞的狀況。」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彰師大美術系副教授吳介祥則表示,藝文紓困的各種模式設想很多,但對本來就接受補助的團隊和計畫負擔很大,他們同時要申請變更計畫,又要申請紓困補助,還得想下半年是否需要再寫新計畫。

而另一方面,文化部自己要處理結案、更改計畫和紓困申請,工作量更是倍增,吳介祥認為,應該讓受補助活動,可以直接終止執行結案,不必讓團隊同時處理兩個計畫書,像國藝會是讓活動可以取消、延期更改執行,且不限年度。

20190514-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彰師大美術系副教授吳介祥(左)。(取自非池中藝術網)
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彰師大美術系副教授吳介祥(左)認為,藝文紓困對本來就接受補助的團隊和計畫負擔很大。(資料照,取自非池中藝術網)

文化部長鄭麗君日前出席紓困補助座談會時,表示會去跟各縣市溝通,把場地保留出來,讓申請延後執行的團隊可以使用,但吳介祥對此指出,其實台灣的藝文展演都集中在台北,票房也在台北,外地縣市可用於調度,讓延後活動使用的空間應該沒多少。

吳介祥也說,不應該要把藝文工作當成勞動交付,創作者在構思、排練的過程已經是在執行任務,如果沒有最後展演,不表示他們沒有執行創作,硬是要求「補完作業」,太像把創作成果當成商品、一定要交貨,「這是不是中了資本主義思維的圈套了? 」

吳介祥認為,應該要疏通各館所的外部委託契約或標案,讓各館所不受執行率考量的限制,可以展延或換約,不要讓沒有行政裁量權的館內人士,為難自己又為難廠商,紓困作業要求公平又要求快速,但最後如果全部卡在審計規則、執行率上,反而讓藝文紓困政策為德不卒。

小劇場、替代性空間恐成漏網之魚 被迫退場

申請補助的難題,也牽扯出小劇場,以及咖啡店、餐廳等「替代性空間」多年來的難題。黃佩蔚舉例,如過去台北藝穗節的演岀,使用咖啡廳、餐廳等場地時,會面臨申請演岀執照的困境,或者如位於迪化街的思劇場等小劇場空間,這些都可能都是漏網之魚,如果活動因疫情取消,表演者可能可以申請紓困,但這些空間不是一般藝文場館,「要怎麼申請?」

思劇場十月二十八日要上檔的日式相聲〈即席落語〉。(取自思劇場官網)
圖為思劇場的日式相聲表演。(資料照,取自思劇場官網)

黃佩蔚擔憂,目前的紓困補助辦法,可能沒有辦法照應到這部分,造成中小型空間被迫退場,最後只剩下中大或官方場館空間,這就會是未來的問題。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bit.ly/36PGP2b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