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汪精衛政權─「南京國民政府」留給兩岸的遺產

2020-03-29 07:20

? 人氣

台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是日本殖民地,汪精衛政權沒有實力也不敢挑戰日本的主權。但是從南京國民政府曾經連馬來半島的主權都向日本外務省提出要求過的情況來看,假若汪精衛生活在今天兩岸分治的時空環境下,以孫中山先生正統繼承人自居的他也絕對不會是民進黨的支持者。對他而言,親日、親美與親蘇都只是中國現代化道路的不同路線選項,絕不是要否認自己炎黃子孫的身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和毛澤東、蔣中正一樣,汪精衛的終極目標是讓中國統一在他的領導之下。統派學者侯立朝曾在《海峽評論》雜誌上指出:「蔣介石、毛澤東、汪精衛,他們三人雖然把中國搞成『一國三區』(國統區、解放區、淪陷區)與『一國三府』(毛延安、蔣重慶、汪南京),但都不是要「瓜分中國」。而是互相否定對方,不是要『平行的兩個主權獨立國家』!」

會把汪精衛與李登輝、民進黨相提並論者,絕大多數都是在台灣成長,接受蔣家教育長大,自然不會如曾經親歷過汪政權統治的第一代外省人那般,瞭解汪精衛的意識形態究竟為何。除了反西方之外,抗戰期間許多知識份子支持汪精衛政權的原因,還在於汪精衛政權比重慶更堅持傳統中華文化,並且更反對當時走國際主義路線的中國共產黨。

抗戰初期蔣中正需要蘇聯協助對抗日本,不得不停止1927年以來的反共政策,允許中共與國民政府一起「共赴國難」。國共關係惡化以後,又因為蘇聯已經成為英美盟軍牽制納粹德國的盟友,蔣中正無法強硬對抗共產主義對中國的滲透。甚至當蘇聯1944年煽動新疆維吾爾人造反,準備脫離國民政府宣佈獨立的時候,委員長在羅斯福總統的壓力下回應的也是軟弱無力。

前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張壽平,一身致力於推廣中國傳統文化,也是蔣中正在台灣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時的重要幹將。可能很難有人想像,一輩子忠黨愛國的他不只是汪政權的支持者,而且還是汪精衛先生的信徒。張壽平青年時代受教於汪政權時代南京中央大學,是汪精衛文化大將龍沐勛的學生,他也在老師的推薦下,進入南京國民政府擔任基層幹部。

後來龍沐勛又將張壽平委派到江蘇鄉下工作,推廣傳統文化教育,並對中共新4軍進行政治作戰。他指出當年的新4軍幹部與士兵把蘇聯視為無產階級祖國看待,並誓言要以馬列主義取代中華傳統文化,從而被汪精衛政權視為對中國最大的威脅。在他的細心開導之下,部份與和平建國軍交流的中共幹部與士兵又慢慢瞭解了5,000年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抗戰勝利後,張壽平因為姐夫張慕陶在台北擔任憲兵第4團的團長,而且又精通日語的原因被派到台灣推廣國語和中華文化。他曾在二二八事件中協助姊夫拯救被暴徒攻擊的外省人,看在張壽平眼裡那些暴徒雖然身穿日本軍裝,行為舉止卻更像是抗戰期間否定中華傳統文化的新4軍。所以對他而言,二二八事件屬於國共內戰,不是抗日戰爭的延續。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