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共和通訊》最年輕的國民黨主席,超越窠臼還是不斷地踏步?

2020-03-22 06:30

? 人氣

江啟臣當選國民黨主席,這位最年輕黨主席的選擇,將是自己與這個黨超越窠臼,或原地踏步的關鍵。(資料照,柯承惠攝)

江啟臣當選國民黨主席,這位最年輕黨主席的選擇,將是自己與這個黨超越窠臼,或原地踏步的關鍵。(資料照,柯承惠攝)

最年輕的黨主席,以及有歷經年任期的立法委員,江作為領導人,究竟會把國民黨帶往何處,本文認為必須由其過去的經歷、以及實際作為分析,以破除種種猜測的迷霧與錯誤認知。

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在3月7日正式落幕,由中生代、學者出身的江啟臣委員獲得壓倒性多數,成為新一任的國民黨黨主席。此任黨主席任期不長,而國民甫經敗選、黨內百廢待興,加諸在民進黨強勢政府強勢領導防疫工作、舉國一致的情況下,外界對國民黨黨主席的改選關注度低落,甚至黨員自己的投票率又創新低,國民黨的聲勢可謂處在「歷史低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儘管江啟臣年輕、學歷優、資歷完整,且具備親美的背景,但卻被外界指稱為「派系出身」,加上高雄市罷韓行動方興未艾、國民黨團在立法表現不彰,江等於沉沉地背負著其出身與整個國民黨的沉重包袱。然而,作為史上最年輕的黨主席,以及歷經八年任期的立法委員,江作為領導人,究竟會把國民黨帶往何處,本文認為必須透過檢視其過去的經歷、以及實際作為依據,以破除種種猜測的迷霧與錯誤認知,才能比較清晰地了解其心中對於黨的藍圖。

台中紅派少主? 重新審視江與地方派系的關聯

坊間多稱江啟臣是所謂的「紅派少主」,蓋因其出身豐原的地方望族,橫跨藍綠、家族政治人物橫跨藍綠,如曾任多屆立委的客籍大老劉盛良、現任新北市議員的妻舅劉哲彰,以及最受注目、曾任綠營國安會副秘書長的知名作家/評論家江春男(司馬文武)。

但事實上,江最初入仕的軌跡,是在政大畢業,赴美留學取得匹茲堡大學國際事務碩士、南卡羅萊納大學國際關係博士後返國任教,才被前總統馬英九拔擢出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馬英九一向被認為愛任用學者、教授,一連幾位新聞局局長,蘇俊賓、江啟臣、楊永明都符合這樣的高學歷清新形象。

因此,儘管江本人出身台中豐原,操著一口流利的台語、有地緣上的關係,但咸信當初江在返鄉投入地方立委選舉時「尚完全不認識紅派的地方頭人們」,依然需要從頭開始耕耘打拼。實際上,江能夠在地方上紮根,除了當時資深立委徐中雄的禮讓,也有國民黨中央刻意栽培的共同作用。這樣的出身、境遇,與所謂「紅派少主」,或是刻板的地方派系形象,有很大的落差。而講完了其初出政壇的背景,接下來要進一步檢視其進來的作為。

背負黨內壓力,與香港民主人士黃之鋒、朱凱迪等會面

2019年,台灣乃至於全世界最關心的一個議題,非香港的「反送中」運動莫屬。由於對「反送中」議題的不知所措與處理失能,國民黨幾乎失去整個世代年輕人的支持。國民黨人對於香港事件的不關心,加諸於韓國瑜進入中聯辦卻無法澄清外界質疑的引信,幾乎引爆台灣年輕世代的怒火。

從學理上,可以理解主張兩岸和解、議會政治路線的國民黨,會因為香港爭取民主、反抗中共壓迫的街頭運動而進退失據。甚至毫不諱言,以國民黨選民群體中主流的保守性格,許多人不僅並不支持香港反送中的示威者,甚至認同北京對於「暴徒」的定調。

然而,當其他黨內政治人物多只扭捏作態,呼籲「群眾理性」、「北京應傾聽民意」等不痛不癢的言論時,江啟臣卻敢於第一個以公開方式與來訪的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香港立法會議員朱凱迪等一行人會面──而民進黨是整個黨團與他們會面。

黃之鋒。(美聯社)
江啟臣是國民黨內第一個以公開方式會面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見圖)與香港立法會議員朱凱迪。(美聯社)

儘管最終台灣未能修改《難民法》予港人實際幫助,縱只關注「反送中」對台灣內部的衝擊,當台灣人都透過電視、社群軟體,看見香港人民在街頭的慘狀而心繫香港時,哪個黨能更多的關心港人處境、提供幫助,毫無疑問能獲取更多的信賴。

江啟臣與香港來訪的一行人會面,關心港人處境及訴求的舉動,不但會斲傷與北京的關係,在注重與北京關係的國民黨內,也勢必面臨黨內保守選民群體與政治人物們的巨大的批判與不諒解壓力,但江的選擇代表他不但能夠正視台灣社會主流與年輕世代的民意,更能勇敢踏出這一步的行動,以國民黨的標準來說是相當進步、值得肯定的。

多次訪美,國民黨國會外交的要角

「親美、友日、和中」,是國民黨在馬英九擔任總統時對於美中台三角關係的重要戰略綱領──即嘗試在與華盛頓和北京的關係間取得平衡的同時,改善兩岸關係、維持和平。然而,遠程因素上,隨著兩岸交流進入政治深水區、太陽花學運的衝擊以及中國大陸在國際上的諸多擴張舉動,台灣人漸漸對於崛起的中國感到排斥、懼怕;短程因素上,習近平修憲解除任期限制、「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講話」改變了「九二共識」的定義、以及香港的「反送中」運動,都持續地提醒台灣人中共的專制本質與對台威脅。然而,國民黨對於上述國際、兩岸乃至於台灣內部三個層次的情勢改變,完全無法給予有力的論述或政策回應,也被質疑在新形勢下無法善守「等距外交」的綱領。

過往,國民黨與美國的溝通管道十分暢通,2000年至2008年在野時,有資深外交官擔任國親聯盟駐美代表,代表國民黨與美方交流政治訊息、表達政策立場。不過,2008年重返執政後,國民黨人馬轉進外交部駐美代表處,卻就此關閉政黨的駐美代表處。在2016年敗選交出執政權以後,國民黨主席更迭頻繁、黨務混亂,面對世界大勢的改變,國民黨不僅沒有積極加強與美國的政策溝通,更在華府喪失話語權「形同噤聲」;反觀綠營透過民進黨駐美代表處、外圍智庫、同鄉會及FAPA等組織多管齊下,藍綠在華府的經營態勢十多年來此消彼長,態勢完全反轉。

由於所學專業為國際關係,儘管國民黨近年來與美國的關係疏於經營,江也以個人力量持續經營與美方的關係。在2018年與2019年,江便曾三度赴美,頻率之高,國民黨檯面上的人士除朱立倫外無出其右。一次是作為「立法院台美國會議員聯誼會」成員赴美,進行國會外交;一次是在18年地方選舉後應智庫「台美關係研究中心」(ITAS)之邀訪美;最近一次則是在黨內初選紛擾時,拜會白宮國安會、國務院。

總召任內歷經:以同婚為例

如果說前述的與美國關係、溝通緊密,以及關心港人處境,是江在重塑黨形象、路線時,對年輕人有吸引力的部分,則江在國民黨關於人權議題的「同婚法案」表決時扮演的角色也值得著墨。

一方面,江在參選黨團總召時,便喊出「黨團自主」,原因無他,作為在野黨本就應該以熟捻議題、了解民意的國會作為戰鬥的前線,黨、智庫則應在後方扮演提供糧草、後勤的角色。

同婚法案的表決結果,國民黨總共有7位立委投下支持民進黨提案的贊成票,表態支持婚姻平權,對於同婚議題面對黨內壓力的情況做出選擇。江本人最終則基於「反對政府未充分與社會溝通,民進黨草率處理造成社會對立」而投下反對票。

20200107-全台各地出現大量反對同婚的布條,對於綠營立委候選人面臨龐大的壓力與挑戰。(黃信維攝)
同婚法案引發社會不少反彈,站在反對方的國民黨內部也不平靜。(資料照,黃信維攝)

在表決結果出爐後,國民黨甚至有中常委怒氣沖沖地要求「黨紀處分」這些委員,而這時候立院黨團與黨中央的連結──黨團總召就面臨著龐大的壓力。

我們有理由相信,最終國民黨沒有做成黨紀處分,除了該案表決前,黨中央始終未要求祭出黨紀以外,江力主「黨團自主」並承擔黨內壓力、反嗆中常會「要撤銷提名先撤我」的態度,是國民黨黨史上不可以輕忽的一頁。儘管江本人沒有對這個年輕人所關心的法案直接投下贊成票,未來其所領導的國民黨如何看待這個議題尚待觀察,但毫無疑問地,江所主張的「黨團自主」與直面迂腐黨中央「黨紀處分」的壓力,是這7位委員能勇於發出異議的關鍵因素。

小結:超越或者原地踏步?

國民黨身為創建民國的百年大黨,曾經領導中國八年抗戰、引領台灣走向經濟奇蹟,也曾二次下野、遭到清算而落魄潦倒,但至今仍然是我國最大的在野黨、總統大選中即便推出非典型的候選人,仍然能依靠政黨品牌囊括550萬票,足見國民黨依然是台灣政治的重要構成部分,如果台灣的發展要有良善的治理,不可能忽略其最大在野黨的角色。

國民黨面對世界局勢的快速變化,導致路線模糊、論述空洞僵化、支持者分崩離析的局面。然而,由上述歷史可知,現任的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確實具備許多能讓國民黨獲取台灣年輕世代與社會主流信任、支持的要素,在對香港「反送中」的議題上,他敢於直面黨內壓力,與黃之峰等人會面並表達支持;在國民黨面臨「紅色滲透」的質疑時,江也用實際舉措表現出其對國民黨傳統「等距外交」路線的推回(push-back)。此外,他也是國民黨內平衡兼顧地方服務與專業問政、得以在兩次政治海嘯當中存活的案例。

以上種種,確實都使得江未來有望成為2014年最後一個穩定的黨主席馬英九下台以來,在暫時無須面對選舉的情形下,得以使全黨靜下心來重塑黨論述、黨組織,成為超越既有窠臼黨主席的人。當然,其侷限也十分明顯,包括時而勇敢衝撞、時而面對某些重大政治決定卻過於穩重保守的風格、黨內政治輩份與能量不足導致改革的困難,以及對同婚法案投下的反對票未來會如何修正立場等,都值得黨內外觀察。

大家都想知道,江啟臣擔任黨主席,究竟是得以逐步落實其關懷在黨的改造中,抑或是原地踏步?在就任時,江主席未明言「九二共識」,或許是引導黨內辯論、重新思考兩岸論述的第一步」。

江主席固然具備領導人的能動性,其過去幾年的許多作為,也確實呼應台灣社會的脈動,但以國民黨黨員結構之複雜、積弊之深、以及世界大勢的快速變化,都使得國民黨這艘龐大陳舊的戰艦,難期待由江掌舵後便能立刻調頭,既有的龐大結構將如何與新領袖互動、改變?抑或被保守的浪頭吞沒?這場一年兩個月的黨內改革是否成功,尚在未定之天,但此時已是國民黨自身生死存亡、不進則退的最後時刻,國民黨的動向無疑也會持續牽動台灣政局以及美中台三邊的關係。

這位最年輕黨主席的選擇,將是自己與這個黨超越窠臼,或原地踏步的關鍵。

*作者為臺大政治研究所國關組研究生。本文原刊《新共和通訊》,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