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再說「馬英九經濟學」的求敗自弱政策─過份討好的「福利貪吃症」

2014-12-17 06:05

? 人氣


福利國家總是由盛為衰、低緩滯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一趨勢演變發展,促成了歐洲大陸在1965年全面邁進「福利國家」社會(the welfare states)。所謂福利國家主義(welfarism)的經濟社會,就是把國家最大量且高比重的公共資源,都投注在建構社會安全網(social safety net)、國民福祉事項、工薪階層的照顧、推行高檔次的失業保險與救助、偏荒弱勢貧窮的濟助撫慰、公醫制度、安寧幸福社區。


大歐洲的福利國家主義,從1965年到1995年整整實施了30年。然則,其深化發展的最終結果是,使得二戰之後最強盛富庶,先進社會政治、領先經濟科技、優勢服務產業、軍事武功超卓、文藝壯闊宏偉的所有歐洲國家,紛紛陷入衰微頹落,國家財政因為福利支出遠遠超乎公共總支出的20%以上,以致財政敗壞,赤字經年越發弱化國力,也劣化了經濟發展基本面,包括製造業及服務業部門,紛紛退落到北美,甚至新興亞洲(尤其是日本)之後;在1980年代中期之後的國際產業經濟社群地位排名榜,就足以映現這一切,而其整體社會民生,反而在高蹈福利政策之下,更加傾頹不振,社會物價高起,民間失業率更從1965年之前的平均2.6%以下,暴升到常年停駐在兩位數水準,甚至輒見有30-40%的驚天水準;而最令人感覺弔詭的是,歐洲社會民眾普遍對於大力放送社會福利的執政黨及其核心政治人物,迭有超高的忿懣與疵議,以致大為縮短其執政年期,使得各國政黨輪政更迭的間距,更是越縮越短。


惡劣的「福利貪吃症」反噬效應


大歐洲福利國家夢魘,其實正是經濟社會學的典型「福利貪食症」效應現象。也就是說,在發展經濟學的實際演進歷程經驗中,可以看到一些非常弔詭的經濟社會現象:第一是,一個國家社會的福利措施越好越豐富,反而越會助長經濟社會惰性(inertia),也越會嚴重破壞了社會的勤勉節儉美德,使經濟活力為之越趨鈍化;第二是,社會福利越豐盛越好,國民對政府社會福利給付的需索,就會變得更加貪饞、更不能滿足,而要更倍加需索,要更加好又更加豐盛,這也是造成了整個民主政治社會的所有政治人物,競相使用加重社會福利「買選票」的行為動作,且必須越買越兇,越是競買就越得倍數加碼「重味」的原因;第三是,社會福利的派發放送,通常都祇能針對性地採取「身份地位」為標的之方式,亦即祇能「無差異化地」針對勞工、農民、軍人、學生、公務員、社會「貧窮者」、「弱勢者」「年長者」或「偏遠區域」,然則,一旦其所派送的福利內容及份量,越加越重之時,卻反而更會輕易造成一種「逆失衡現象」,為整體社會創造出另類的,新的社會不公平,其結果是更加顛覆了自由開放市場應有的社會「自然調節能力」,更嚴重傷害了國家經濟的「吸引力」及「競爭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