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觀點:「疫情全球化」衝擊下的政經連環套

2020-03-18 07:00

? 人氣

川普11日聲稱為確保美國本土安全,對歐洲祭出旅遊禁令三十天。但他的說法立刻引起歐盟國家的反彈,認為川普的作法是「先斬後奏」,把責任推給歐洲。 僅管如此,連英國《經濟學人》也坦承,不少企業發現,很難找到另外一個國家,在基礎建設與勞動力的適應上可以和中國並駕齊驅,有些企業就是為了中國市場而來,因此選擇在當地擴增產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北京街頭只見帶著口罩的外送小哥忙著工作。(美聯社)
疫情影響,中國各地停工造成全球供應鏈出現問題,也是反全球化論者反對全球化的主因。圖為北京街頭一名戴著口罩的路人。(示意圖,取自美聯社)

中共最初隱瞞疫情的作法,曾讓其一黨專政體制成為外媒批判的對象。僅管中共隨後的防疫努力受到肯定,但仍有專家提出質疑:「他們的成就是控制住了病毒?還是僅僅讓病毒暫時受到壓制?」無論如何,中共現在一方面要防止病毒「出口轉內銷」,出現倒灌現象;另一方面則以輸出防疫經驗和提供對外防疫援助,試圖改善中共受病毒侵害的國際形象。一般認為,這次新冠肺炎對習近平的連任之路,雖未造成重擊,但仍會產生他預期之外的麻煩。

民進黨在今年初贏得「二合一」大選後,迎面而來的就是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和挑戰。除了落實防疫措施,為因應疫情在全球擴散帶來的經濟衝擊,蔡總統3月12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做出五項指示,其中除了600億防疫特別預算外,同時要求彙整政府預算,如就業安定基金和觀光發展基金等,加碼400億元投入紓困與振興計畫,期盼能超前部署,強化短期經濟動能,維持臺灣經濟活力。而此次蔡英文政府的危機處理,獲得國內外的眾多肯定,除了各國媒體皆報導臺灣的防疫作為,甚至連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也公開表示,將採取類似臺灣的做法來對抗新冠肺炎病毒。

臺灣受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影響,不可能劃地自限,走「反全球化」的孤立主義道路。兩岸處理武漢臺胞包機返鄉的過程顯示,政治分歧無法改變兩岸同胞同受病毒肆虐下的骨肉之情。人性是超越政治的,只有擺脫政治障礙,才能讓人道主義具體落實。此外,對岸也必須體認,臺灣尋求加入WHO及爭取參與WHA,也是基於國際防疫合作的考量。對岸動輒拿「以疫謀獨」做文章,對兩岸的「心靈契合」無益。

除了合作防疫外,兩岸亦應思考,如何共同面對疫情對兩岸經濟關係造成的衝擊。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Henry Paulson)2019年11月21日在北京舉行的「2019創新經濟論壇」上指出,若美中在經濟上脫鉤,就不可能聯合應對共同的敵人,如核擴散、氣候變化、全球流行病或其他威脅全球穩定的因素。

兩岸經濟依存密不可分,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全球化固然有其副作用,但以臺灣今天的處境,鎖國帶來的孤立則是更加危險。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遠景基金會首席顧問。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