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觀點:台北市需要更多的政治擔當

2014-11-17 05:45

? 人氣

首先,民主國家基本假設是多元政治理念的存在,而這些理念必須透過具體政策去落實。然而組改後因為部會總量減少,各部會的平均業務範圍有所成長,但扮演部長「政策幕僚」的各業務司司長,卻如以往完全由常任文官晉升,致使政治與專業間耦合困難:假如部長是由技術官僚轉任,往往整個部都由部長意志包辦(比如杜紫軍下的經濟部),但當部長是個「外人」時(比如這幾任的教育部長),政務就變成沒有重點的作文比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次,由於未能理解到部長是徹頭徹尾的政治人物,而「作家部長」、「科學家部長」或「學者部長」不過只是形容詞,所以相較於正常民主體制下,部長即該以內閣閣員的政治人物(而非所管理業務的某種技術人員)身份,主導進行跨行政單位的協調,組改後行政院仍設立大量的政務委員來進行所有政策的協調(真正的「政治決策」)。政務委員在台灣非如其他國家處理特別政務的「不管部部長」,而是握有實權卻不用接受監督的實際決策者。前國科會主委朱敬一僅管享有極高社會聲望,卻履履在內閣內遭到刁難,便是一例。

最後,這種對「專業」、「去政治」的幻想(即,「經濟部長為什麼不是唸經濟?」、「教育部長一定要學教育!」),除了擴充了政務委員的權力(與人數)外,也讓組改後的中央政府部會仍居高不下,不但缺乏正常民主國家部會組成的彈性與開放性,更使許多特別是監理性質的單位,缺乏民主國家部長制度初衷的「政治控制」,而大量掛附下行政院院本部之下,與行政院另外成立的大量「辦公室」,一起製造更多無意義的公文往返。

中央如此,從未全面檢討的地方政府組織狀況當然更糟。僅管作為「凍省」配套的地方制度法是1999年才通過的新法律,但面對當時眾多民進黨籍都會區首長對擴大地方自治權限的要求,國民黨中央政府選擇了「追認現狀」佐以擴增人事權限的保守立法。於是正如同在中央,表面上常任文官能夠「升到首長」,其實只是繼續延用有如中國古代區分「外朝」與「內朝」的官場傳統。

以台北市政府的組織發展來看,由於早期政府支出規模小,省轄市時代除了民選市長,市府的一級首長只有民政、財政、建設、工務、教育、衛生、社會、警察等八個局的局長,再加上新聞處長和秘書長等十人。根據改制直轄市首任建設局長楊基銓的回憶,由於高玉樹是黨外市長,為求政務推動不受層峰干涉,於是與國民黨達成「半數首長(包括警察局長與秘書長)由國民黨指派」的協議。因此從省轄市到直轄市早期,台北市府依黨內黨外,有兩個決策圈。

當國民黨透過修改制度,終於取得首都大位後,「內外朝」的宮庭情境卻持續著。一開始是因為沒有民選基礎的官派市長,仍得有些表現以求在國民黨的升官梯隊中取得有利位置,但在幾乎所有市府官員都有國民黨籍的環境下,市長缺乏完整的首長人事權,而必須得從不完全是自己挑選的主管中,結合自身班底與新進拉攏的首長,組成處理政治決策的市府內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