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每個人心裡都有個「台東夢」

2014-11-16 05:30

? 人氣

實際上《我的台東夢》並不是一本教人看完去移居台東的書,也不是教人用小確幸的方式去嚮往台東。徐璐在台東的五年,住的不是看山看海的愜意villa,而是一間七坪大的套房,而「從太麻裡嘉蘭村、池上到花東交界的長濱都是她的辦公室」也沒有聽上去那麼浪漫。台灣好基金會做的嘉蘭村計畫,是在八八風災重創該村造後,以民間單位的身份,長期陪伴原住民部落去進行家園重建。要協助災民生活得到安頓回歸常軌,要在考慮部落歷史文化、傳統工法和美學習慣的前提下,協助族人重搭建築,更要支持災後產業重建為原住民創造就業可能性。每個步驟的討論與落實,都是摸索、傾聽與陪伴的過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也因為台東的原住民密度稱冠全台,擁有7大族群183個部落,高達三分之一縣內人口都是原住民,所以台東性格里自有它的強悍。如果花蓮的太平洋海風是呼喚,台東的就是吶喊。徐璐形容和原住民打交道的微妙——有時他們很自信,有時又不會。部落裡朝夕相處大家都不會把話講絕,發生糾紛也不拍桌瞪眼。受到城市化影響和堅持原住民傳統的族人,個人經歷語言軌道已經不同,加上各部落個性又不同,互相尊重傾聽不難,但就事論事argue起來就完全是不同軌道。各說各話固執隨性,是台東文化天性裡夾雜的多元。

(徐璐一手打造的鐵花村/取自台灣好基金會官網)

因而台東有許多層次,碧海藍天只是其中一種。好山好水沒有生命的投入也只會變得好無聊。徐璐這幾年在做的,恰恰是把「鄉鎮文化」變成一件不無聊的事。拿她一手打造的「文藝地標」鐵花村為例:把台鐵局舊宿舍區變成每週五天有音樂演出、幾乎所有台灣知名音樂人都曾到訪的表演場地。可鐵花村在她心目中的定位卻不是live house,而是一處接地氣的寬闊平台——不只有音樂,也有市集,賣台東各地帶來的新鮮蔬果手工創作,以後更打算培訓人才。其實原住民抒發心性的音樂,和小農文化的穀物工藝,共通點是都生根於腳下土地而向外擴散出「人」的能量。不疾不徐的生活情態,浸潤出台東深、沉、實的厚度。所以「小而美」的鐵花村有足夠縱深。

在台東,緩慢或者說慢活,是讓熱情被沉澱為耐心、激烈被延宕為紮實的一種途徑。

更多台東人這幾年則開始返鄉。一對在西部做程序設計的白領夫婦放棄高薪回鄉務農,他們的理由簡單:「希望可以陪伴小孩成長,都市沒有故鄉的感覺。」如今架著斯文眼鏡的丈夫在田裡插秧割稻、去米廠碾米,妻子則在住家兼店面裡包裝客戶訂購的米包,兩個孩子就在一旁跑跑跳跳著長大。另一位四十幾歲在外闖蕩十多年的水電工,剛回鄉下接手父業種水稻和草莓時,不習慣沒固定月薪又寂寞,後來為解決草莓過剩,他DIY出了結合稻米和草莓的手工果肉冰淇淋,如今不少客人慕名開車來買。而我自己一位很年輕的台東朋友則告訴我,明年他會去助選,選舉成功當然是好,如果不成?「那我就可以回台東生活了呀。」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選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