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觀點:「文創」載不動台北城

2014-11-03 05:12

? 人氣

而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提升使用者的福祉。當熱衷打造「潮人特區」的市府,輕忽設計對於市政的核心意義,在於公共設施品質的全面提升時,都市空間必然會失去實用性。最匪夷所思的發展,便是台北市炎熱多雨的自然條件依舊,但日本時代所營造的市區騎樓,卻因法規修訂的副作用而快速消失,而為「隔離」式規劃的「開放」空間取代。然而對因此導致的步行環境惡化,僅管已有重量級建築師呼籲正視,台北市政府似乎充耳未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援會宿舍群保存成為台北文化地帶,一直是地方人士關切的重點,卻得不到北市府的回應/提供)

市長與市長候選人們把「文創」掛嘴邊,但台北的城市治理卻失去尋找並形塑美好城市空間的能力,一個顯著的案例是中山區美援會宿舍群。在1950年代初,為了滿足台美國官員的居住需求,當時的美援會在長安東路現中山女高旁與松江路兩側,新建了兩批高級住宅。這些住宅在建築風格與空間規劃上是美式的,建築結構與技法卻混合了大量日本與台灣本地特色。

中山區美援會宿舍群不但是層級最高、年代最早的美援建築,也開啟了台北曾經的洋房年代。雖然松江路西側的洋房已在二十幾年前改建成松江詩園,但從松江路東側到長安東路,洋房聚落則在美國在台協會等外國使館的租約下,完整保存到本世紀初。只要對建築修繕與景觀進行少量投資,台北市中心就會有個由老樹與洋房所構成,體現城市設計、串聯伊通公園與古蹟第三高女的文化軸帶。

僅管從九零年代起,將中山區美援會宿舍群保存發展為城市文化地帶,便是各黨在地政治人物所關心的議題,但現在的台北市政府在「文創」壓過文化的習氣下,即便是對如此具有「文創潛力」(地處南京商圈、伊通公園周圍的文化群聚)的文化空間營造,一樣態度消極;台北市政府不但不曾向中央爭取相關用地的撥用,就連依法應辦理的文化資產審議,也是進展緩慢。

建築與建設是城市的皮層,但有利於文化和創意的環境,還得要有思想認識上的準備。然而,台北市宣稱要發展「文創」,每年擁有五百多億公務預算、居市府各局處之冠的教育局,又做了什麼?僅管有著全台灣最多的教育資源、最有文化資本的學生與獨一無二的市立大學,台北市的學校教育並沒有因此能以更開放靈活的體制,制度性普遍性地使學生的文化績累超越社會階層的限制,進而刺激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當「文創」與「軟實力」被相提併論,台北城市「文創」策略在軟硬體投入上的缺乏協調和表面功夫,最後產生了模糊的國際形象。就算不跟香港新加坡這些西方強勢文化創造的城邦都會相比,台北的品牌形象也遠不如曼谷,這幾年甚至越來越被首爾拋在後頭。想要成為國際文創樞紐卻沒有鮮明形象,則各種「文創」投資也只是對既有內需消費的自我排擠。

(圖為民生社區第一期規畫圖/作者提供)

民生社區是電影裡,現代台北城市生活的縮影。《藍色大門》的女主角曾在著說著「三年後,五年後,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但如果連民生社區所代表的城市風格,在三年後五年後,都可能會因治理無方而不知道變成什麼樣子,以致於曾有人在都更座談中,高喊「饒了民生社區」,這樣的市政,如何奢談「文創發展」?比起幻想「文創園區」能花錢見效,市長候選人更該做的,是盤點清楚市長手中的政策工具,讓設計有利於台北人的生活,也讓台北人的生活空間,能孕育真正的創意。 

*作者為台北市大稻埕人,因為老家就在台北車站旁邊被推舉或鄙棄為本土型天龍人。自以為是進步的社會自由主義者,但留學時被歐洲同學揭發自由主義認同來自於當不了社會主義者又覺得保守派屬於鄉巴佬。唸過一些法律,但也常被誤會唸的是交通都計或社會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