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維德觀點:引導投資方向並獲得政治權力,信評機構成為新冷戰戰場?

2020-03-11 07:10

? 人氣

基本金融理論根據兩個單一因子來計算淨現值(NPV):投資專案本身,以及其他投資市場的資本成本,但總體經濟學家早就知道這種架構過於簡化。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與美國經濟學家葛特勒(Mark Gertler)在1995年就以論文證明了「外部融資溢酬」(external finance premium)的存在,內部與外部融資成本之間的差異,會讓貨幣政策以影響資產價格,而非直接影響融資成本的方式發揮作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後的市場走向大都符合他們的論點,各國央行紛紛使盡洪荒之力刺激經濟,甚至用光了「和平時期」的彈藥,卻幾乎只是堆高了市場的泡沫,刺激經濟的資金大都流向既有資產,而非新興資產。

不過,雖然這種理論可以解釋某些市場趨勢,但從個體經濟學來看,「內部」與「外部」的定義還不太清楚。公司支付股息和回購股票的次數越多,投資者就越信任公司,這顯然使它能夠在某種程度上獲得「內部」融資成本,因此這種原本只是統計數字的指數可能有影響,讓指數所涵蓋的公司融資成本,略低於未被涵蓋的公司。

這告訴我們,中介者永遠不會消失,只是會變成別的樣子。許多人可能會利用社群平台來做新型態的「複製跟單」(copy trades)交易,付一筆小錢給其他投資人,讓對方釋出整套投資策略讓你照著抄,這麼一來,被抄襲的投資人就變成了某種中介。這種作法尚未大規模流行,但已證實平台可以打造出各種形式的投資跟風。在比較抽象的層次上,即使是演算法而非投資人也必定預設某些信念,每一則信念都可能被推翻,但卻會影響市場行為;即使你完全採取「量化」方法,依然在做主動投資,而且方法未必最為客觀。

中介機構的主觀性與政治性,未必一定會趕走顧客或成為威脅,ETF的優點之一就是讓重視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的投資策略影響一般大眾。但中介者不可能維持中立,也許中國過於忽略個別證券層面的治理問題,但其他國家也得認真考慮那些在金融科技變革中出現的新興中介機構會如何影響市場。

*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特聘外籍研究員;譯者為劉維人,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http://service.tabf.org.tw/TTB)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