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國民黨的世代交替?摸頭青年?VS.衝撞青年?

2017-03-27 06:00

? 人氣

作者認為,黨主席的候選人們若能引領青少壯世代,並傳承長青世代的經驗,即便是輸了一次黨魁選舉,亦能在未來某一天獲得反饋。(資料照,顏麟宇、蘇仲泓、曾原信、盧逸峰攝/影像合成:風傳媒)

作者認為,黨主席的候選人們若能引領青少壯世代,並傳承長青世代的經驗,即便是輸了一次黨魁選舉,亦能在未來某一天獲得反饋。(資料照,顏麟宇、蘇仲泓、曾原信、盧逸峰攝/影像合成:風傳媒)

民進黨執政至今即將滿一年前夕,一例一休、關說風雲、警察治國、建設綁樁等荒腔走板之下,國民黨先有洪、吳、郝,後有韓、詹、潘來襲,黨魁戰爭形成「四王兩后」的網內互打免費戲碼,讓許多支持者灰心喪意。其中不少候選人被解讀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傳聞甚囂塵上,也是國民黨這個百年政黨成立以來最多的候選人競爭,形成百家爭鳴的時代。在選情撲朔迷離中「剛賢瑜郝吳柱」的參選組合,雖是網路鄉民用來戲稱黨內選舉,但此次選舉一直缺乏令人眼睛一亮的元素。在國民黨「世代接棒」的議題,許多候選人開始發現青年世代的崛起,也讓候選人間的青年政策激起新火花,倒是令人充滿玩味。為了吸引更多青年黨員選票,各陣營推出的,郝的翻轉國民黨,青年一起來、吳的義起挺敦義、洪的青年陣線、詹的青年表聯盟等,皆顯示青年斷層與世代交替已經刻不容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議題觸及黨內部敏感的「道統」神經,挑戰了價值感官;似乎也影響一般選民能否改觀「國民黨老人政治」、「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刻版印象。對大傷未癒的國民黨,重要性不言可喻。國民黨過去側重「推選」而來,導致國民黨主席為道統繼承的資格問題,最後用「眾望所歸」,甚至「德高望重」威望來庇蔭黨的未來發展。過去的「德高望重」相形突顯「路線調整」及「世代接棒」的長期問題議題性(請看本作者前篇文)。然而,現在的基層黨員希望黨內高層能聽到「我們的聲音」等強烈意念有一般的梳理,也確實反映國民黨已無法一人領導,甚至主席候選人們也無法以「德高望重」的份量庇蔭黨的延續的存在效果。

世代接棒議題為現今不少「青少壯世代」所重視。過去青年世代,透過青年團、青工會等青年組織歷練,甚至後來選黨代表、中央委員、中常委等黨務組織幹部,歷次改革訴求過程,如

567大聯盟、國民黨青年團體29日舉辦「開放聯盟」(OPEN KMT)論壇,圖為國民黨五六七聯盟發起人的張斯綱。(林俊耀攝)
567大聯盟、國民黨青年團體29日舉辦「開放聯盟」(OPEN KMT)論壇,圖為國民黨五六七聯盟發起人的張斯綱。(林俊耀攝)

的出現,皆希望黨會因青年而改變,甚至希望高層能關愛青年世代發展,在意黨內養成及歷練制度的建立。而這種未見「逼退」常青世代的剽悍行動,也沒有類似民進黨過去的「五府千歲」嘲諷行為,最後黨內找不出接班梯隊,更嚴重是出現嚴重的青年斷層,此證實黨內過去的摸頭文化已過時。在太陽花衝撞立法院的效應,讓國民黨內的青少壯世代發展已掀開了變化。周柏吟的銜領九騎闖政院,開啟了黨內不一樣的衝撞青年世代,直到最近的20全選舉,很多依據四月個入黨即可選代表規則下,紛紛入黨爭取話語權。甚至某部分常委們為了修正一般代表、雙重黨籍的問題爭取權益下,更改20全代表規則從四個月變成一年。在本人解讀下實為合理,某些青年世代雖然在黨工作許久,然而未入黨,實屬驚訝!

然而,政治工作與黨務工作非外界能一探究竟,堂皇而論如何能在短短四個月內了解黨文化、選舉規則,甚至未服務地方即可選黨代表,這些是否讓某些人把青年當作選舉旗幟?甚至講白了無非是送砲灰進戰場的一場青年代表選舉?甚至有些青年朋友,不知選舉地方代表需要擔任小組長等職務、30人黨員不重複連署的規則,實難讓人信服能選上代表。當然,在李旨陽等青年黨員按鈴控告之訴,我們也能理解,為何此時要突襲改規則呢?這個權謀論與否在各自心中自有解讀,但更可顯示出黨內世代隔閡的嚴重性,也顯現黨內青年文化已從摸頭變成衝撞年代,這對一個「道統」傳統的政黨而言,無非是挑戰。然而,不少即將邁入中壯世代的前輩雖然談不上是溫良恭儉讓,但仍屬溫和沉穩,他們也希望能幫助消除嚴重的世代隔閡。發展至今,最怕發展到後變成長青坐轎沒青壯扛,反倒變成長青加長青的太廟文化,光想此畫面便令人覺得十足吃力。

因此,黨主席的候選人們,若能引領青少壯世代,並傳承長青世代的經驗,在此時局上指點出可行的道路,調和老幹新枝,圖展政黨未來。相信即便是輸了一次黨魁選舉,亦能在未來某一天獲得反饋。我想,懂得取捨而不爭一時的國民黨,這才是真正的國民黨!

*作者為國民黨19全黨代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