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浩觀點:臺灣人為什麼應該讀川普的新書?

2017-04-02 07:10

? 人氣

美國總統川普的新書基本上是他競選總統時的演講匯整,本書主要闡述他的治國藍圖,也討論了他處理外交的基本原則。(資料照,AP)

美國總統川普的新書基本上是他競選總統時的演講匯整,本書主要闡述他的治國藍圖,也討論了他處理外交的基本原則。(資料照,AP)

2017年3月19日,美國國務卿提勒森訪問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提勒森表達了美方對美中關係「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14字原則的認可。臺灣媒體將提勒森的這一姿態視作是中國對美外交的重大勝利,因為提勒森變相承認了北京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然而,美國總統川普的新書卻對美中關係提出完全不同的看法。《讓美國再度偉大的重整之路,將帶領世界走向何處?》(時報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基本上是他競選總統時的演講匯整,主要闡述他的治國藍圖,也討論了他處理外交的基本原則。究竟哪一種說法才是川普的真實想法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由於美國和臺灣主流媒體的偏見和誤導,在川普當選之前,臺灣民眾並不清楚他的內政和外交主張,甚至把他當作瘋子。直到川普當選後,與臺灣總統蔡英文通了電話,臺灣民眾才驚覺對川普其實暸解不多。川普的新書讓我們從頭認識他的治國理念和主張,特別是對「一個中國」政策的態度。川普曾經宣稱「如果我們不能跟中國在其他問題、包括貿易問題上達成協議,我不明白我們為什麼還要受縛於『一個中國』政策」。美中關係對臺灣的安全和發展有巨大的影響,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暸解川普對美中關係的基本想法,同時有助於臺灣制定對策。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與台灣總統蔡英文(AP合成)
川普當選後,與臺灣總統蔡英文通了電話,臺灣民眾才驚覺對川普其實暸解不多。(資料照,AP合成)

在本書中,川普強調跟中國周旋會是美國最有挑戰性的長期課題。他明確指出「現在我們跟中國的競爭主要在經濟方面,而且我們長期以來一直處下風。... 我們兩國的經濟綁得死死的,而且還是一種很負面的連接。」 川普對美中經濟關係的這個基本判斷,與美國前幾任總統很不同,不過,他認為「中國的經濟非常依賴我們,他們比我們更需要美中貿易。」川普強調,要注意中國,「不能再讓他們用貿易保護政策和網路盜竊來搶我們的工作,佔我們的便宜。」。至於如何改變美中關係現狀,川普說「第一步就是對中國人擺出強硬姿態」,第二步是「保持彈性—然後永遠不要秀出手裡的牌」,與中國周旋「出其不意才能打勝戰」。

季辛吉(左)於1972年和周恩來(中)、毛澤東(右)共同商討中美關係正常化。(取自維基百科)
季辛吉(左)於1972年和周恩來(中)、毛澤東(右)共同商討中美關係正常化。(取自維基百科)

美中「上海公報」公佈四十五年後,美中關係確實應該受到新總統的檢視,這不僅是川普的特權,也是他的義務。過去四十五年來,美國對中國的政策並不是出於同情,而是基於對中國實力與意圖的估計,從美國所處現實出發、為美國國家利益設計的。首先,「上海公報」反映的是1970年代的景況,正如毛澤東所言「基本問題是:無論美國也好,中國也好,都不能兩面作戰。」美中這兩個意識形態和政治體制完全不同的國家,彼此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分歧,但是龐大的戰略利益卻促使它們走在一起。當時雙方都需要進行戰略收縮,以便集中精力對付主要敵人:蘇俄。1972年2月,尼克森出發去北京前,季辛吉告訴尼克森「他們同俄國人一樣危險。事實上,在某個歷史時期,他們會更加危險」,對於美國而言,「20年以後,您的後繼者如果像您一樣明智,就會倒向俄國人那邊來對付中國人。」而且,季辛吉深信「如果中國更強的話,它就不會這樣一心一意地尋求同我們改善關係了。」45年後的今天,季辛吉預期的那個「歷史時期」來臨了嗎?

其次,過去45年裡的8位美國總統都一致認為,促進世界貿易和經濟全球化、讓中國融入美國主導的國際資本主義體系中,可能改變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甚至社會價值觀;退一步說,美中經濟上互通有無的相互依賴,是防止美中衝突的主要方法。但是,川普在本書中卻不顧是否會造成中國不悅而毫不留情地指出「壞中國」政府「限制國民上網,鎮壓政治異議者,強行關閉報社,監禁反對者,限制個人自由,用網路攻擊別人,還利用它在世界各地的影響力操控經濟。同時還不斷增強它的軍事實力。」中國雖然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但是其經濟的改革開放卻未導致政治現代化;相反地,近年來中國國進民退,威權盛行,還在國際上推銷中國價值觀(美其名為「中國夢」),這些現實迫使川普政府重新審視美國對中國政策的基本假設。

街道隨處可見「中國夢」,標語寫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溫芳瑜攝)
街道隨處可見「中國夢」,標語寫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溫芳瑜攝)

更重要的是,習近平改變了鄧小平的「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同步推動「經濟崛起」和「軍事崛起」。中國擴軍備戰,有好戰傾向,包括視南海為內海、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武力恐嚇臺灣等。崛起的中國希望重新建構亞太國際體系,不再容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獨霸,要與美國分享亞太警察角色,這恐怕也是習近平「中國夢」的一部分。中國挑戰美國時,一方面大規模地擴軍備戰、對臺灣施以武力威脅,另一方面則不斷強調自己是和平崛起。只是,中國宣稱的和平並不能贏得美國和鄰國的信任。不管它的意圖是什麼,中國軍力崛起的本身就已經對美國的霸權地位構成客觀挑戰,美國認為它在亞太地區的核心利益是保證航行自由、威懾中國軍事冒險、防止單方面領土吞併,而美國與臺灣發展更密切的軍事關係,將是維護美國核心利益的關鍵步驟。

2017年新年,中國發表「中國的亞太安全合作政策」白皮書,呼籲與美國構建新型夥伴關係。可是,整份白皮書1萬6千字隻字不提臺海和平安全問題,似乎臺澎金馬已經沉入西太平洋。過去68年來,臺海安全問題一直是亞太安全的熱點,中國這種無視中華民國獨立存在的態度,無法讓亞太各國相信它的亞太政策,而是懷疑其背後的真實意圖。對此,美國國務卿提勒森表示,美國透過《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向臺灣許下重要承諾:「我們必須再次重申這些承諾,讓臺灣清楚知道我們會履行承諾。」但是,川普在新書中所表明的立場卻是「如果我們要出手介入紛爭,那就一定要有直接威脅我們國家的理由。」而且他一再強調,誰需要美國軍事保護,誰就應該分攤花費。所以,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臺灣將來如果要求美國干涉兩岸紛爭的話,可能得付更多的「保護費」。

2017-03-21-總統蔡英文21日南下高雄左營海軍基地-宣示潛艦國造計畫啟動-敦睦艦隊磐石號油彈補給艦-蘇仲泓攝
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臺灣將來如果要求美國干涉兩岸紛爭的話,可能得付更多的「保護費」。(資料照,蘇仲泓攝)

面對中國的呼籲,川普新政府如何回應?川普是否願意與中國構建夥伴關係呢?川普在本書中說「有些人希望我不要把中國人說成我們的敵人,可是他們就是我們的敵人。」很明顯,雖然中國想要與美國分享霸權、構建新型夥伴關係,但川普認為中國挑戰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根本不是夥伴,雙方立場南轅北轍。美國國務卿提勒森曾指出,美國對中國的關係應有新思維,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經濟關係相當重要,因此美國更有必要關注中國的動向。但在提勒森表達了對中方「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14字原則的認可之後,是否代表川普變相承認了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川普在本書中說,美國要轉變情勢,再次成為贏家,「第一就是組建全世界最先進,最有力,最有機動性的軍隊。」第二,「必須以經濟實力作為所有行動的出發點。」 所以,川普的真正目的可能不僅是為了重新談判美中貿易關係,「上海公報」公佈45周年後,崛起的中國希望重新建構亞太國際體系,但美國無法容忍中國在亞太地區與之爭霸,這才是川普新政府要重新審視美中關係的原因。川普對中國強硬的批評可能只是一種談判策略,川普政府如何與中國談判和確立「新型大國關係」,將是今後亞太安全的關鍵。如果中美都無法客觀理性看待對方戰略意圖, 冷戰思維回潮,那麼亞太安全前景堪憂,中美新型夥伴關係純屬天方夜譚。其實,「難以預測」才是川普的個性,我們還要拭目以待。但在這之前,臺灣人應該讀一下川普的新書。

*作者為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

汪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