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歐洲QE真會讓國際資金渹湧亞洲市場嗎?

2014-10-01 05:30

? 人氣

動用擴大公共建設財政支出方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正由於這項嚴格財政撙節政策的落實執行,歐元區的政府財政情勢,自從2009年,政府國債占GDP高達110%的高位,到2014年8月,已經被調降至93.9%,甚至低於全世界總平均值超過96%的一般水準,而歐元區的政府公共赤字比例,也從-6%以下水準,大獲改善而達到-4.1%的勉強可接受水準。此即表示,梅克爾所設定的歐元區財政穩健情境目標,已得到了相當良善趨近的好徵兆。

這一背景,亦可謂正是今天,德拉吉想欲改採「凱因斯式」擴大公共建設財政支出,作為創造歐元區有效需求的政策工具手段,一個相當理想的基礎條件,這至少也表示,歐元區擴大財政支出,應該起碼還有7%的可彈性空間自由度;依過去兩個世紀的國際經濟發展經驗,一個國家地區要期能有效振興激勵低緩衰退經濟,所最起碼需要動員的國家財政支出規模,祇要能夠達到GDP的3%額度,則甚至連30年代大蕭條經濟,或70年代兩次能源危機的艱難經濟情勢,亦皆有所可以大翻轉的可能。以今天歐元區所處的經濟困窘情勢看,其實並未達到大蕭條或能源危機時期之險惡地步;則這項「凱因斯式」擴大公共建設財政支出方策,基本上,應該是可行的。

可以轉變歐元區的攻勢策略態勢

倘若,德拉吉方策之改採擴張財政支出政策,一旦付諸實施,則不啻是等同於有力映現,整個歐洲自2004年以來所力行不懈的嚴格財政撙節政策,正式告終,亦不啻是使歐元區經濟發展從守勢策略態勢(defensive gestures)大翻轉為攻勢策略態勢(offensive gestures)。如此一來,則德拉吉配合擴大公共建設的擴張財政支出策略,所擬採行的新歐洲QE行動及降低利率、鬆綁銀根的策略作為,當然是絕對有利於政府部門支出動能的提高,也有利於公共資金成本的降低作用,確實是當下最能符合天時地利人和,一項齊備完足的配套振興經濟措施。

貨幣政策的可寬鬆餘地

歐元區的貨幣政策,一向著重於鞏固歐元價位及歐元在全球關鍵貨幣地位,因此,向來都是採取謹慎而且保守的政策作為,早在進入廿一世紀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之初,歐元區的貨幣發行總量僅有2,250億歐元(合約3,150億美元),占其時歐元區GDP經濟總量規模份額比重,僅約12%,與美國貨幣發行規模之一直維持在GDP之20%上下情形,完全不同,這也是世紀初歐元的國際價位,一直保持能夠比較美元價位更為堅固厚實的原因。

過了廿一世紀第一個十年,也就是歐債危機爆發前一年,歐元區貨幣發行總量增高到9,126億歐元(合約1兆2,320億美元),占GDP比例約達16%,仍然遠低於IMF協定的國家貨幣發行額「穩健比例」之下;到了2014年8月底,歐元區的貨幣發行總量已因為擴充支援紓解歐債危機延燒之需求,而擴增到1兆7,500億歐元(約2.23兆美元)占GDP之20.3%,仍然遠低於美國的26%之「穩健水準」。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