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台積電的示警,政府聽到了嗎?

2017-03-21 08:10

? 人氣

因擔心國內環評與供電問題,台積電評估赴美國設廠,雖然只是「評估」但已引發業界的震撼。(資料照片,顏麟宇攝)

因擔心國內環評與供電問題,台積電評估赴美國設廠,雖然只是「評估」但已引發業界的震撼。(資料照片,顏麟宇攝)

本周傳出台積電正式把赴美國設晶圓廠列入評估,原因是對在台灣設廠的環評、電力供應、空氣品質等有疑慮。雖然台積電說現在「言之過早」,要明年才會決定,但並未否認把美國列入設廠地點考量中。這是對蔡政府的「示警」,政府聽到了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讓台積電正式把美國列入設廠地點的因素,有新有舊─老問題是環評,新問題是供電與空氣品質,而此2因素則是一體兩面。

環評對企業投資的影響已經有數十年,幾乎每次企業界反應的「投資障礙」中,環評一定名列前茅。企業投資設廠對環境產生衝擊,當然該事先作評估、要求投資廠商要有因應對策。不過,台灣環評的問題在:一來是其效率與政府「相得益彰」,都是缺乏客觀標準、效率低落、曠日費時,一個基本教義派的環評委員,就能卡死整個案子。

更關鍵的則是環評成為一個重大投資案生死的關鍵;馬政府時期,就曾有官員有意推動修法,不再讓環評成為決定投資案生死的關鍵、甚至是唯一因素。其理由在一個重大投資案,其實是有多面相的效益─例如國家整體經濟利益、產業結構、供應鏈問題、群聚效果的影響等,環評應是諸多要考慮的成本效益因素之一,最後政府應是通盤考量全局作作決策,不能單以一個環評因素作決定。

不過,此案後來不了了之,環評繼續成為重大投資案定生死的因素;而號稱環保模範企業的台積電在中科投資案竟3度卡關,又被環保人士抗議,差點影響其在中科總投資額7000億、設立10奈米廠的進度。這段經歷,對過去只在已開發完成的園區設廠、不必直接面對環評與環保團體的台積電而言,當是點滴在心頭。政府幫台積電在路竹找的基地,也不可能繞過環評,台積電就認為「時間來不及」。

此外,民進黨雖然因各類公民團體之助而上台,但執政後卻有新的問題:如果蔡政府事事要顧及甚至順著公民團體的訴求,則萬事難為;如果不理會其訴求,則這些公民團體與政府的對抗依然,也看不出新政府有較好的方式解決。台積電要面對的恐怕不僅是環評程序問題,還有許多潛在的環保抗爭問題。

至於供電與空氣品質問題,其根源在蔡政府的能源政策。民進黨要全面廢核,讓台灣電力供應減少16-18%的核電,再以綠電取代。這引發2個問題,第1個是綠電增加速度遠遠較廢核的速度慢,供需之間有嚴重的時間落差;第2個問題是綠電不穩定的本質,就算在減少16%核電的同時也增加了16%的綠電,還是無濟於事;沒有一個企業、產業可能承受不穩定的供電。

這2個問題導致的結果就是,政府雖然敲鑼打鼓高喊增加綠電,但同時也大幅增加火力發電,以維持供電的穩定,不過因此就帶來碳排放及空污的增加。看看台電的預估,未來發電使用的生煤,要由現在每年的3000萬噸增加到3600萬噸,大概就可看出台灣「未來的天空」景況了。雖然有無塵室,但越先進的製程對周圍環境的要求越高,台積電擔心空氣品質問題可謂其來有自。

其實,台積電對國內供電問題的憂心早已表露無遺;在核四封存後,馬英九在卸任前的2015年11月曾到台積電參訪,當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就當面表達缺電與環保抗爭是台灣投資的2大問題,同時強調台積電是「一分鐘都不能缺電」。

政黨輪替後,張忠謀也曾在工商團體與官員的會議上表示,政府發展創新產業發展,「如果是以既有產業為代價,恐怕無法彌補其損失」,其所指當為綠能產業;政府要改變能源結構,全面廢核以綠能替代,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同時發展綠能產業。但此舉如果導致供電不穩定甚至缺電、限電,兼之電價上漲,則顯然就是「以既有產業為代價」,而且其結果是「恐怕無法彌補其損失」。

台積電無疑是台灣現在最具有代表性與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其市值超過5兆台幣,一家公司占台股的比重就在2成上下;如果以「純半導體公司」而言,台積電已是能與英特爾比肩的半導體巨人,環繞台積電發展建立起來的供應鏈與群聚效益,是台灣科技產業的核心,也是全球科技界不能忽視台灣科技實力的原因。其對台灣整體經濟與產業的象徵意義,非常類似30年前的台塑集團。

過去台積電的投資設廠,雖然也有赴中、美等國投資,但最先進製程及主要投資設廠地一直是在台灣─從竹科、中科一路蓋到南科,台積電同時也被視為「根留台灣」的典範,因為主要投資地、先進技術都在台灣。

這樣一家重量級的企業,釋出評估把最先進製程技術的晶圓廠蓋在美國,絕對值得政府正視。而其原因,一個是台灣法令制度、政府治理能力問題(環評),一個則是綠營神主牌的全面廢核能源政策問題(缺電風險與空氣品質);經濟部長李世光說「經濟部要全力協助」,這話聽聽即可,因為這已不是經濟部能夠解決的問題了。更該注意的是在「全力協助」之後,李世光不忘加上「但需努力,如果電廠建不出來,就會有困難」。

台灣一旦進入限電、供電不穩、空污增加的情況,就不是短期能解決問題;而一旦台積電把最先進製程的晶圓廠蓋在美國,未來再蓋新廠時再拉回台灣的可能就低了。如果官員以為張忠謀說「台灣投資優先」就以為真沒事,忽略把美國納入評估所傳達的訊息,那就未免太輕忽又天真了,蔡政府該好好想想其影響與後果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