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風光譽為「下一個阿里巴巴」!這間公司捧走軟銀72億融資,為何短短兩年卻宣告倒閉

2020-03-08 08:30

? 人氣

新創公司Brainless打著「美國無印良品」的大旗進軍市場,不僅曾一舉拿下軟銀願景基金72億融資,更曾獲「下一個阿里巴巴」美譽,不料卻在短短兩年內跌落神壇宣告歇業。(圖/創新拿鐵)

新創公司Brainless打著「美國無印良品」的大旗進軍市場,不僅曾一舉拿下軟銀願景基金72億融資,更曾獲「下一個阿里巴巴」美譽,不料卻在短短兩年內跌落神壇宣告歇業。(圖/創新拿鐵)

不惜一切代價成長(growth at all costs),曾經是許多新創公司的金科玉律。但今年,不惜血本搶市占率、靠不停融資支撐營運的公司,紛紛傳來不利的消息。暨共享工作空間WeWork上市暫緩,曾被日本軟銀投資2.4億美元(約新台幣72億元)、視為下個電商之星的Brandless也在近期悄悄收攤,預計遣散約80名員工。從風光拿到鉅額融資到宣布解散,起落之間不過2年,Brandless如何從「下一個阿里巴巴」,成為眾多陣亡新創中的其中一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由孫正義領軍的日本軟銀(SoftBank),是電商領域的「喊水會結凍」的明星投資人。軟銀在馬雲與阿里巴巴尚未崛起時就早期投資,在阿里巴巴上市時賺了個杯滿盆滿,目前依然為阿里巴巴集團第一大股東。他們也曾投資、並已獲利出場印度最大電商Flipkart。他們還投資許多明星公司,如 Uber、WeWork、Slack、DoorDash、Opendoor、Zume、滴滴出行、字節跳動(今日頭條、抖音母公司)… 等。

因此當2018年,軟銀在美國本土投資一間不到百人的電商平台Brandless,並宣稱要投資2.4億美元時,引發眾人關注。

軟銀看好Brandless以數據為基底,將看似乏味的商品炒出熱度的能力,再以高CP值吸引顧客一再上門。而軟銀最擅長的,就是讓被投資的公司以大規模資金迅速跑馬圈地、搶下市佔率,站穩市場地位。加上Brandless的兩位創辦人皆為創業圈老兵,一個好點子、一群創業界老兵,加上明星投資人,看起來是個穩妥的組合。卻不知,福兮禍所倚,Brandless正一步步從光芒萬丈,慢慢走向凋零黯淡。

1. 一間拒絕讓消費者付「品牌稅」的公司

品牌往往講究嘔心瀝血的「包裝」:故事、人物、品牌精神,還有大規模鋪天蓋地的宣傳。

但Brandless認為,大眾在處處包裝、處處品牌的時代裡,早已審美疲勞,而更重視產品的本質。共同創辦人Tina Sharkey和Ido Leffler不僅取名為「Brandless」,還提出拒絕「品牌稅」的概念:他們倡導把說故事、包裝品牌的錢省下來,讓消費者可以用3塊美金(折合台幣89元)的價格,買到有機初榨橄欖油、有機楓糖漿,甚至是廚房的菜刀在內的300多種的有機食品,與高質感日常用品。

(圖/創新拿鐵)
(圖/創新拿鐵)
(圖/創新拿鐵)
(圖/創新拿鐵)

想到有機,往往跟「昂貴」劃上等號。在美國,被Amazon收購的有機超市Whole Foods更是箇中代表。然而,養生、食品安全如今有更多需求,其實很多人想購買有機食品,只是苦於沒有錢。如何讓更多人享受到有機食品、卻不用花大錢,成了最大的難題。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創新拿鐵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