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瑟致觀點:臺灣學術人才西進形勢難擋

2020-03-09 06:30

? 人氣

台大的傅鐘
台灣高等教育機關應思考如何面臨高教人才流失。(圖為台大傅鐘,呂紹煒攝)

我國面臨著人才競爭的壓力,特別是面對中國大陸針對性吸納我國學術人才西進的政策不斷推陳出新,本文認為在「臺師西進」的拉力趨動下,我國將陷入「學生不足→老師缺額→臺生西進→老師缺額→臺師西進」的惡性循環之中。長期來說,「高階人才培育的空洞化」將會是我國高校面臨的挑戰;短期內,學術人才資源將會有「老化」及「斷層」的現象,不但對我高校教育發展帶來衝擊,更是對國家發展而言是一大警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兩岸學術人才流動的「推拉」現象

自2014年北京提出「三中一青」,且列入十三五規劃綱要,成立「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給予豐厚貸款、優惠、生活津貼等措施,甚至只要人到中國大陸,便可以直接提供從填寫表單、辦公空間、住宿安排及商號申請等「一條龍」的服務。習近平主政後,尤其是在十九大的政治報告中再次明確強調「要逐步為臺灣同胞在中國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中國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換言之,兩岸交流的質量已有所改變,從過去以吸引臺商為主的「以商逼政」模式,逐步擴及到青年世代的交流,不但擴大臺灣民眾到中國大陸就學、就業和創業的廣度及深度。

中國大陸大舉招募我國年輕博士師資已引發不少話題及關注,臺灣教師到中國大陸大學任教的情形已遍及各省份;中國大陸引進臺灣教師前往任教就業,一來透過惠臺措施來拉攏臺灣民眾,不但提供優渥的薪資待遇,更給予已成家育子的學者提供配偶在當地的就業選擇,以及子女的教育補貼,薪資與臺灣相當,未來的前瞻性又高,可以作為學術長期職涯的規劃(李侑珊,2017)。然而,近年來,中國大陸經濟下滑,加上美中關係不佳,將可能導致海外中國大陸人才回流,將可能衝擊臺灣民眾在當地的就業機會,以及影響中國大陸政府引才計畫的效果,則需要未來持續關注的議題。

中國大陸積極拉攏臺灣教師赴陸任教,已產生巨大的效應,尤其是當前臺灣面臨市場萎縮的困境,長期陷在低薪化的泥沼中,加上少子化的衝擊導致大學教職職缺不足,又加上高學歷的職業替換性低,中國大陸大學就業市場反而解決了臺灣博士「供過於求」的問題,在部分高技術領域上提供具吸引力的待遇條件,例如5G、半導體等專業,兩岸學術人才流動出現了「一推一拉」的現象。然而,長期來看,臺灣將可能出現結構性的人才出走問題,而且出走西進的臺灣教師有年輕化的趨勢,以及出現「人才赤字」的危機;然而,臺灣「人才供給低於市場需求」的困境,這樣的現象會因兩岸經濟規模落差擴大而更為嚴峻。

應當化人才西進危機為轉機

臺灣大學生態已出現嚴峻的人才供給問題,近年來選擇攻讀博士學位的人變少,若以培育一位博士投入的時間成本約為五年,博士班註冊率若持續下滑,將來的十到十五年後,許多大學將可能出現退休潮但招不到教師的問題,尤其大陸大學的薪資待遇不斷提高的誘因下,可能許多在國外留學的臺灣博士不願選擇回臺任教。無獨有偶,赴陸任教的臺師不僅只是剛畢業的年輕博士,許多已在臺灣有正式教職的學者也傳出躍躍欲試的企圖,據了解目前已有一些臺灣中後段班大專院校的老師轉至中國大陸任教,這將讓臺灣人才外逃的現象愈演愈烈。

基於此,我政府面對兩岸學術人才流動的形勢,應當有所作為來加以因應,首先,鏈結在中國大陸任職的臺灣教師,一來分享近距離的觀察,同時在兩岸學術交流中提升可操之在我的影響力。其次,針對優秀具潛力的臺灣教師推動人才留任的政策,包括在改善現行的高等教育體制、法令鬆綁、教研環境改善、財政補貼支持等面向,進而鏈結國家重點政策的方向與佈局。

新北市為感謝科展指導教師懷抱對科學教育的熱情,昨(18)日頒發107學年度全國科展團隊指導教師感謝狀以及科展承辦學校感謝狀。  (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規範鬆綁、財政補貼,適時表揚優秀教師。 (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作者為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助理研究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