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旺報》將停刊轉成夾報,蔡衍明兩岸平台意難成

2020-02-29 13:00

? 人氣

蔡衍明將中止以《旺報》做為兩岸平台的計畫。(柯承惠攝)

蔡衍明將中止以《旺報》做為兩岸平台的計畫。(柯承惠攝)

繼台灣《壹週刊》二月底吹熄燈號之後,受到《反滲透法》衝擊及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旺報》三月底也將停刊,並於四月轉成夾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二○一九年《中共代理人法》在立法院提出時,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中華統一促進黨就被視為兩大目標。後來《中共代理人法》換成了《反滲透法》,將中共視為境外敵對勢力,並在去年底火速通過,使得《旺報》停刊傳聞甚囂塵上。

蔡衍明示警,《旺報》可能停刊

《旺報》已在台灣創立十年,是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接手中時集團後所創辦,創刊號標榜「台灣優先、兩岸第一」,是台灣第一份以報導兩岸三地消息為主要內容,旨在增進海峽兩岸瞭解的中文報紙。

但今年一月二日,《旺報》和《中國時報》在社論中就透露,《反滲透法》壓力太過沉重,《中國時報》與《旺報》正慎重考慮是否撤回常駐大陸記者,並暫停報導兩岸新聞,等待民進黨政府釐清「滲透來源之指示、委託或資助」的定義與行為規範細則,再恢復相關報導與版面。

在農曆春節前,蔡衍明更召集旺中集團高層幹部分析情勢。據轉述,他對辦報還有熱情和使命,但不知道下一代會怎麼想,因此希望大家自立自強、少賠一點;他也提到,《反滲透法》通過後,如果不得已走到《旺報》停刊這一步,「這也是沒法度的代誌(台語,指事情)。」

到了二月,整個情勢就朝停刊的方向發展。消息人士透露:「受《反滲透法》加上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旺報》在中國大陸幾乎沒生意,已在準備收攤及安排人員去留。」

據透露,目前《旺報》規畫出兩個方案。第一案是四月一日起停刊轉成夾報,今後將以做專題為主,周一至周五每天出八塊版,夾在《中國時報》裡販售;第二案是停刊轉為《中國時報》的周末夾報,以軟性生活為主。

《反滲透法》衝擊在陸台人信心

該集團目前傾向採用第一案,《旺報》的裁員人數較多,《中國時報》比較少但也會有,這個消息在中時報系裡已造成人心浮動。

旺中媒體集團前高層感慨:「《旺報》在台灣是兩岸平台,可以讓兩岸官方避免誤判及知道彼此底線,如今《反滲透法》上路,《旺報》處在風口浪尖,停刊也是避免攖其鋒。不過《旺報》的停刊,卻會傳達出『鴿派退場,鷹派上陣』的警告訊號,甚至可能把兩岸逐步推向戰爭邊緣。」

鑑於《反滲透法》上路,海基會原擬舉辦座談會說明,卻因武漢肺炎疫情暫緩,不過海基會強調,海基會仍有專人解答台商疑惑。

早在武漢肺炎疫情發生之前,《反滲透法》就衝擊了在陸台人信心。一名原本每年固定參加兩岸相關主題演講的北京台幹說,今年上半年在中國大陸的一場演講活動裡,台灣方面的報名及出席人數比往年少了三分之一。他坦言:「大家畢竟會擔心活動主辦方的背景,也不知道有什麼人出席。」

這種反應或許是出於對《反滲透法》的不熟悉及過度解讀,但在陸台人的心態普遍謹慎,不敢掉以輕心。

一名在福建的台商就說,近期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兩岸原定民間交流活動幾乎全面暫停,以至於在總統大選後,在陸台人討論《反滲透法》的熱度連帶降低,「台灣方面的動作雖也不多,但也不會使人認為《反滲透法》只是選舉操作,後續仍值得關注。」

「等疫情過去,各式活動及每年六月舉辦的海峽論壇出席人氣將會是重要指標,透過海論數十個分論壇,包括兩岸學術、宗教、各行業等多領域的交流,觀察面更廣。」這位台商說道。

「反正回台灣就是不要碰政治,這樣可以把風險降到最低。」一位在陸創、就業基地就業的台幹也說,不少計畫赴陸工作、讀書、擔任教職的台人仍會詢問他關於《反滲透法》的定罪要件,而多數結論是,由於在陸生活不易迴避誤觸「滲透來源的指示、委託或資助」,所以乾脆回台灣就不要碰政治,包括捐助政治獻金、助選絕對是禁區。

台商關注兩岸關係條例適用情形

熟知北京台商圈人士則強調,隨著兩岸交流愈趨緊縮,台灣主流民意抗中態勢明顯,不僅是《反滲透法》,包括《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也規定,未經許可不得與陸方黨政軍機關有合作行為,《國安法》亦規定不得為陸方發展組織等,這些啟用查辦的情況都值得關注。

《壹週刊》、《旺報》接連停刊,象徵媒體寒冬即將來臨,加上武漢肺炎疫情和政治情勢衝擊兩岸關係,媒體業必須有勒緊褲帶過日子的覺悟。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家豪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