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學生最怕失敗!」台灣在這項竟是世界冠軍:陪孩子受挫再起,你該說這句話

2020-02-22 14:44

? 人氣

認為自己在各方面一直是可以成長的、遇到困難會認為有挑戰性而勇於嘗試、遭遇挫折不會放棄,會尋找其它可能成功的方法,這就是成長型思維的人所表現出來的樣子。與之相反稱為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這樣的人會認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的,因此遇到新的困難會不願意嘗試,當遭遇挫折時也會很快就放棄,認為自己無法解決。杜維克教授認為,成長型思維的人能忍受困難、找出工作意義,長期下來比較容易進步,也就比較能夠成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過程決定方向,方向造就思維

那這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是怎麼形成的呢?可以從一個研究的過程看出端倪。實驗找來一群孩子,先讓他們做簡單的作業,完成後會對一部份的孩子稱讚他「本人」,例如:「做得太棒了,你一定很聰明。」;對另一部份的孩子則稱讚他的「過程」,例如:「做得太棒了,你一定為此付出很大的努力。

接著讓他們自由選擇第二輪的作業,結果發現,被稱讚「聰明」的孩子大部分都選擇了簡單的題目;相反地,被稱讚「努力」的孩子則超過九成都選擇困難的題目。也就是說,如果人們注重的是孩子在過程中的努力,會讓他比較願意去嘗試有挑戰性、難度比較高的任務,培養出成長型思維;相反地如果只將結果連結到他本人的才能,就比較會為了維持同樣的好成績,而避免去挑戰與冒險而成了固定型思維。

研究顯示,被稱讚「努力」的受測學生,接下來有超過9成願意挑戰更難題目,進而培養受挫後願意再接再厲的成長型思維;相對的被稱讚「聰明」者,多半只願意挑戰簡單的題目,因為他們只想維持同樣的成績!

這兩種思維的差異不僅在孩子身上,在醫學生及職場工作者的研究也都發現類似的結果。題目之一為「當我失敗時,會害怕自己沒有足夠的天份。」這樣把成功與失敗直接連結個人天份的想法,正是固定型思維的展現。因此,從這份結果來看,可以思考的是:教育過程是否讓學生關注過程而不是結果?

找出不害怕失敗的勇氣

筆者一直認為,科學教育是最好的成長型思維養成。試想,一個科學實驗的形成在於觀察、假設、驗證與預測,最精華的部份就在於前半段的過程。因此,在教學當中需強調過程的重要性,讓學生細緻地去理解與體會過程中的細節與難處,而不是去強調用高科技、很特別的研究方法所做出來的驚人結果,才不會讓學生誤以為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這概念說來不難但實際執行上並不容易,過去幾年筆者負責帶領幾組大二的學生進行心理學實驗,都會向學生事先說明實驗過程中一定會經歷失敗與挫折,甚至最後也不會得到預期的結果,但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實驗重要的是過程而非結果,即使最終結果與假設不同,也是很好的機會去探討過程是否有偏差及其它可能原因,這才是科學實驗課程想要帶給學生的體驗。

不過礙於進度與時間有限,學生常在沒得到預期結果後就得倉促完成報告,後續的討論與再驗證的部份沒能有足夠時間進行,以至於學生無法領會到科學研究的醍醐味,只記得曾經做了一個沒成功的實驗,有點可惜。或許,許多教學現場的老師們也都面臨類似的難處吧。

做實驗,示意圖。(取自jarmoluk@pixabay)
筆者認為,科學教育能培養學生對失敗的容忍力。(取自jarmoluk@pixabay)

用素養翻轉科學教育

108新課綱強調的科學素養方向是正確的,嚴峻的少子化是危機也是轉機,讓老師們可以有更多的心力讓學生體驗科學的過程,而不是去背誦公式與各種科學結果。科學教育可以是「軟硬兼具」的,讓學生培養科學素養的同時也塑造了成長型思維,兩種實力都能夠在同一個歷程中成長,如此的教學改變是值得嘗試的。

撰文/蔡宇哲

作者為臺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哇賽!心理學」創辦者兼總編輯。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科學月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