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從中國到埃及─遇到何偉:關於變革與專注

2014-06-11 13:39

? 人氣

他打算繼續在埃及住兩三年,反覆接觸採訪對象。「實際上,我的故事都是圍繞著人來安排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說來慚愧,理解「寫人」這件事,對我並不是一開始做國際新聞就明白的。除了正兒八經的新聞報導之外,中國國際記者寫作,繞不開「差點被子彈打到」、「某總統與我合影」。「人物」,特別是普通人,很晚才走進我們的寫作教育。

我認識一名80後新華社駐開羅記者,宿舍書架上滿滿一排《江城》,都是國內朋友聽說何偉在埃及,託人帶來求籤名的。何偉聽了感動,讓我給那名記者自己的聯絡方式。在美國,聽他演講的,常常上了年紀,而他的中國粉絲團不斷擴張,沒有斷層。

中國記者常常羨慕何偉的工作方式:選擇一個地點,紮下去三五年。沒有「日常報導任務」,只作深度有趣的觀察。但年輕的中國駐外記者不太願意學習當地語言(如果不是英語法語這樣的主流外語),我聽到的理由,一是太忙,二是「即便學了,等我離開這裡就沒用了」。

何偉認為他的專注,部分得益於《紐約客》給的空間,「沒有其他國家的雜誌可以類比」。《紐約客》品質高,容量大,稿酬足以養家餬口(他還給美國《國家地理》等供稿)。英國沒有類似雜誌,因為歐洲各國語言不一,市場不夠大。今年初他在一次採訪中推薦五本「非虛構新聞寫作」(在中國稱為「報導文學」),全部來自美國作家,也是「市場夠大養成」。「中國市場大,寫深卻有障礙,也許未來會出現這樣的雜誌吧。」《甲骨文》尚未出簡體字版,如何對待中國審查制度,何偉在寫作之外需要權衡。

他不發Twitter,Facebook由人代勞,上載最新文章、採訪,而無關個人生活。他的書從來不登圖片,「不想分心,拍照只是用來記錄現場,寫作時參考。」動筆之前,他會準備好採訪筆記、所有資料,埋頭而作,一天平均寫15000字。

七八月埃及天氣漸入酷熱,何偉要帶全家去美國呆上幾個月,做回Peter Hessler。他還計畫回中國生活,地點或許仍是四川。正當我望著尼羅河順流而下的草堆,想像還有什麼樣的中國故事能讓他牽掛,何偉用一句「我要回去寫稿了」,直接結束了晚餐。道再見的時候,他站著講了一會兒阿頓神廟的故事。明天凌晨五點半,再去現場。

小檔案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漢名何偉,曾任《紐約客》駐北京記者,以及《國家地理》雜誌等媒體的撰稿人。曾在中國擔任教師及記者,著作有關於當代中國的三部曲《江城》(消失的江城)、《甲骨文》和《尋路中國》等。

*作者為資深戰地記者,現任鳳凰衛視時事觀察員。(原文刊載騰訊大家網http://goo.gl/9uoEyG ,責任編輯:代金鳳)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