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一觀點:荷蘭2017年大選─親歐政黨陷苦戰

2017-03-14 06:50

? 人氣

荷蘭國會選舉3月15日登場,極右派「自由黨」(PVV)聲勢看漲,領導人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挑戰總理大位。(AP)

荷蘭國會選舉3月15日登場,極右派「自由黨」(PVV)聲勢看漲,領導人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挑戰總理大位。(AP)

政體剪影

當今荷蘭皇家Oranje家族於1813年從英國班師回朝重建荷蘭王國,隔(1814)年便頒布荷蘭現行的憲法,當時荷蘭憲法裡的領土包括如今的荷比盧3國在內,其後因宗教、語言、和意識形態的不同而分裂。Oranje王於1839年同意比利時獨立後,為符合當時領土分裂的事實,以及因應歐洲民主革命的風潮,終被迫於1848年修改憲法,將家天下的政體改成現行虛位君主的議會民主制。所以荷蘭現有的民主政體,是當年的國王體察時代風潮,經由不流血的方式由君主政體脫胎換骨而來;因而如今荷蘭實踐民主的方式,和我國或美國的現制有很大的不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荷蘭的國會為2院制,荷語分別稱為「第一院」和「第二院」。「第一院」有75名議員,係以12省的省級議員為選民間接地選出,第一院的議員在國會擁有的立法權限不多,只能就第二院通過的法案行使同意權,連修改法案的權力都沒有。至於「第二院」(其他國家或稱下院、或稱眾院)則由150位議員組成,由人民用政黨比例代表制直接選出。這150名國會議員或掌握立法機關的實權、或轉而掌握行政機關的實權,故「第二院」的議員可說是荷蘭政壇最具有政治實權和民主正當性的政治人物。

3月15日荷蘭要舉行的大選,就是「第二院」議員的直選;選舉完後,國家便要交由擁有超過76位(半數)議員的政黨來籌組內閣、或說籌組國家的行政機關。荷蘭的內閣由總理、各部會首長和政務副首長組成,均由執政黨當選的議員中選任,並依法向國會負責;若執政的內閣總理覺得所代表的民意,不足以代表第二院過半數(76位)議員的意見時,在議員4年任期屆滿前,也可以隨時宣布倒閣,另擇期舉行「第二院」議員的全部改選,以重新組閣。

面對右翼浪潮席捲歐洲,尋求連任的荷蘭總理呂特似乎被「逼急了」(AP)
今年3月15日荷蘭將舉行大選,圖為尋求連任的荷蘭總理呂特,屬自由民主黨(VVD)。(AP)

選制特色

1.以全國為單一選區的政黨競爭,投票率超高

荷蘭曾於1917年再度修憲,現行選舉第二院150名議員的制度就是這次修憲時所創立。這荷式的政黨比例代表制係以全國為單一選區,並以政黨政見而無候選人個別政見的政黨競爭方式,由人民直接票選,投完票後再依各政黨的得票數占全國開票總數的比率分配議員席次。

簡言之第二院議員選舉前,各參選政黨將該黨所有的候選人自行排定優先順序後,交給選委會製作選舉公報和選票;投票時,由選民就屬意的政黨中圈選一候選人,這時該黨和該候選人便各獲一票。選票全部開完後,選委會即依政黨在全國各地的總得票數占開票總數的比率分配議員席次;原則上每獲有開票總數的0.67%,意即(1/150席×100%),即可獲配1名議員的席次。至於獲有議員席次的政黨,其議員當選人為誰?則與候選人在該黨選票上的優先順序及個人得票數是否超過優先門檻(Preferred threshold)有關。

舉例說明之:設若某政黨依得票比率獲配20席議員時,原則上該黨排名前20名的候選人就可成為新科議員;但原排名在20名以外的候選人,若個人所獲的票數超過選委會公布的優先門檻票數(開票總數÷150席×25%)時,得以將原排名順序在前,惟票數較渠少的候選人擠下,若渠得票數能擠進該黨前20名時,就可以越位成為議員。此外,若因該黨獲得執政機會,有議員轉任閣員時,則該閣員所遺的議員席次,又可由同黨排名較後的候選人依序遞補之。

第二院議員的直選可說是荷蘭最重要的選舉,所以投票率通常都很高,1970年以前平均超過94%;而1971-2012年間曾舉行14次大選,這14次選舉的平均投票率則為80.4%,最高為1977年的88.0%,最低為1998年的73.3%。

2.從未曾一黨過半,故選完得再費3個月籌組執政聯盟

荷蘭政壇一向呈現多黨林立的局面,自實施第二院議員直選以來,從未出現過單一政黨斬獲過半數議員的席次,致能單獨組閣的情況。歷史上曾獲最高得票率的是1989年基督民主黨(CDA)以35.3%的得票率,獲得54席的議員。

因而當選舉結束,確定各政黨議員席次後,平均需要再花88天(最長208天,最短31天),讓議員數比較多的政黨去協商如何組成《執政聯盟》(Coalition);然後再由《執政聯盟》籌組內閣,通常內閣總理會由執政聯盟中,最大黨的黨魁出任之。

目前登記參選3月15日選舉的政黨數,已高達28個,其中有14個是2014年以後才成立的政黨。依民調顯示可望獲得10席以上議員數的政黨,依序計有:自由黨(PVV)、自由民主黨(VVD)、基督民主黨(CDA)、66民主黨(D66)、綠色聯盟(GroenLinks)、工黨(PvdA)、社會黨(SP)、以及50歲以上的老伙子黨(50Plus)等8個政黨,戰況堪稱混亂。

鑒於這8個黨選後都有機會成為執政聯盟的一員,為避免本文篇幅過長,謹以附錄方式列出這8黨在政治光譜上的屬性、本次選舉主軸或口號、具體的經貿政見、以及荷蘭政府負責經濟和環評分析的機關為方便選民投票,對政黨具體的經貿政見以計量模型,分析出各政黨的主張若落實於政策後,究竟會對荷蘭2018年至2021年的經濟產生什麼樣具體影響的分析等,請有興趣的讀者參閱附錄一。

荷蘭極右派政黨「自由黨」(PVV)領導人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AP)
荷蘭極右派政黨「自由黨」(PVV)領導人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AP)

3.選後的最大黨,可能淪為最大在野黨

由於政黨間必須靠聯盟來達到過半的組閣門檻,又由於差不多大的政黨林立,所以歷史上曾發生過2次最大的政黨,因無法獲得友黨的支援籌組執政聯盟,最後淪為最大在野黨的命運。第1次發生在1977年的選舉,當時工黨(PvdA)獲得47席,為選後最大黨;但最後卻由第2名的基督民主黨(CDA,45席)和第3名的自由民主黨(VVD,36席)出面組閣。接著1982年的選舉,工黨(PvdA)又以53席再度蟬聯最大黨,可是還是找不到其他願意合作組閣的政黨,最後只得又拱手讓CDA(49席)及VVD(28席)繼續執政。

政情現況

1.第二院現況

目前第二院的運作是由2012年9月6日選出的議員擔綱,這些議員共來自11個不同的政黨,其中最大的自由民主黨(VVD)獲有41席,第2大的工黨(PvdA)則有38席,故選舉結束後再經過52天的磋商,才由這兩黨組成執政聯盟,進而由它們籌組內閣治理國家迄今。

其他在野獲有比較多席次的政黨計有:自由黨(PVV)15席、社會黨(SP)15席、基督民主黨(CDA)13席;而在議會開始運作後,VVD、PvdA、PVV、50Plus等黨共有8名議員,因理念不合分別退出原屬政黨,這8名議員或自行組黨或跳槽他黨,致目前在第二院占有議員席次的政黨,從當初選完後的11個黨,變成16個黨。

2012年所舉行的大選,係原2010年所組執政聯盟之一的自由黨(PVV),因對執政龍頭自由民主黨(VVD)提出精簡143億歐元的預算方案不滿,憤而退出執政聯盟後,當時的總理Mark Rutte(VVD)因感執政聯盟的代表性不足,便向女王Beatrix提出內閣總辭,而於該年舉行提前改選性質的大選(Snap election)。

2.內閣現況

現行的內閣是2012年大選後,由自由民主黨(VVD)和工黨(PvdA)所組成。因VVD的議員席次較PvdA多,故內閣總理仍由上屆的Mark Rutte(VVD)續任,荷蘭政壇暱稱為:「第2屆Rutte內閣」(Mark Rutte II)。荷蘭中央行政機關設有11個部級單位,由VVD出任首長的計有:由總理兼任的政策協調部或稱不管部、國防、經濟、治安暨司法、衛生福利暨體育、以及基本建設暨環境等6個部;而由PvdA出任首長的則有:由副總理兼任的社會暨就業部、外交、內政、財政、以及教育文化暨科技等5部。

持平而論,2010年10月後,連續2屆的Rutte內閣,在經濟上的表現算是不錯,尤其是Rutte總理個人的表現深受企業界肯定。Rutte內閣為因應任內所面臨的金融風暴,曾咬緊牙根實施不受歡迎的撙節措施,例如:減少醫療支出或失業補助等社會福利措施,或精簡政府組織、延後退休年齡等,奠定了其後荷蘭經濟復甦的基礎。

過去7-8年,荷蘭的經濟歷經2次衰退的W型復甦,直至2015年起終於逐漸恢復真正的活力。去(2016)年荷蘭的經濟,無論是從實質GDP的規模、工業產出、進出口金額、房價、失業率、或消費者的購買力等來看,都已恢復或超過金融危機前的水準,因而當前荷蘭各界看待未來的經濟,在氛圍上可說已恢復原有的信心,並持較為樂觀的態度。3.

3.執政包袱

Mark Rutte內閣的撙節措施,雖奠定經濟復甦的契機;但荷蘭民眾長年來習以為常的社會福利卻已大不如前,因而引發不少抱怨。例如前一陣子中央政府將醫療照護的預算和責任,全部下放給地方政府;但因各地居民的年齡組合和地方政府財政狀況不同,故曾帶來許多轉型的陣痛,受影響的民眾怨氣衝天,這件事給主張下放政策的PvdA黨帶來很大的政治傷害,以致該黨雖有執政優勢,選情卻十分低迷。

2014年起,歐洲逐漸開始湧現回教的難民潮,到了2016年逃往歐洲的難民數更以百萬人計,其中97%的難民來自敘利亞,為如何收容或安置這些難民,或處理難民帶來的治安疑慮等問題,曾引發歐盟國家間激烈的衝突。2016年對難民持最寬容政策的德國,在科隆教堂前的廣場發生難民騷擾婦人的事件後,更引發各國反對收容難民的風潮,期間民粹主義大為抬頭,排外情緒高漲;故許多有識之士認為:英國脫歐公投過關、義大利執政黨下台、或德國、法國、西班牙、甚至一向溫和、開放的荷蘭等境內的極右派政治勢力高竄,都和難民因素有關。

荷蘭當然也面臨處理難民的問題,中央政府在規劃各地方的難民收容所時,疑似未盡妥善而引起許多地區民眾的反感;遂使多年來主張反回教移民、反歐盟、反歐元的極右派政黨PVV,由過去承平時廣受譏諷的情勢,倒轉成深受民眾青睞、愛戴的對象;該黨黨魁Geert Wilders因而常攻占國內外主流媒體的版面,成為荷蘭當紅的政治人物,目前看起來PVV有望成為本次選舉最大的贏家。

至於執政聯盟之一的PvdA雖有執政優勢,但施政上似不若VVD黨般恪守政黨原有的核心理念,再加上黨內兩大山頭間常生齟齬等,在在都讓原支持該黨的選民失望,紛紛倒向其他如GroenLinks、50Plus等左派政黨。依現行民調顯示,該黨選後的議員數可能會折損過半。

中東北非多國長年內戰,大批難民逃往歐洲,卻被各國踢皮球。(圖/AI)
荷蘭面臨處理難民的問題,中央政府在規劃各地方的難民收容所時,疑似未盡妥善而引起許多地區民眾的反感。(圖/AI)

選前局勢

根據「荷蘭民意綜合指標」 基於EenVandaag/Intomart Gfk、Ipsos、I&O research、Kantar Public、LISS Panel、以及Peil.nl等各民調機構的調查結果綜合顯示,PVV在一段很長的時間內都呈領先的局面,尤以今年1月8日曾以35席領先第2名VVD的23席時,領先的差距最大;但目前領先的幅度逐漸縮小。依該綜合民意指標2月24日最新的結果顯示,有14個黨將可獲得席位,其中8個黨可望獲得10席以上,依序分別為PVV(24-28席)、VVD(23-27)、CDA(16-18席)、D66(15-19席)、GroenLinks(15-17席)、PvdA(11-15席)、SP(11-13席)以及50Plus(7-11席)。

PVV原本一馬當先,現在卻和VVD形成拉踞戰,一般認為原因有二:第一是許多原本支持PVV的選民,在投票日近後,心中對該黨純荷蘭人優先的極端排外政見,以及荷蘭應脫離歐盟的立場仍懷有疑慮。二是VVD的Rutte總理曾一再表示PVV雖係從VVD分裂出去,政黨理念或有許多重疊之處;但選後他絕對不會和PVV合組執政聯盟,致使PVV的支持者逐漸了解到,若把選票投給PVV,而該黨卻無法執政時,不如把選票投給VVD。此一微妙的趨勢在2月20日荷蘭企業界公開挺Rutte總理後,VVD的聲勢愈發受到很大的鼓勵。

選後局勢

如以目前民調對各主要政黨可能獲得的議員席次來看,要組成「執政聯盟」至少要3-5個政黨的議員數才可能過半(76席);由於有些政黨已明確地表明不會和領先的PVV合組執政聯盟,因而主流見解認為選後PVV極有可能會步當年PvdA的後塵,成為最大的在野黨。鑒於現行執政的VVD因Mark Rutte總理個人的政治魅力和不錯的執政成績,外界多認為VVD可能於選後挑選CDA、D66、GroenLinks、或PvdA等政黨合組執政聯盟,屆時可能會出現「第3屆Rutte內閣」(Mark Rutte III)。

但若仔細研析1977年和1982年大選的選後局勢時,會發現都是呈3強鼎立的局面;當時偏左的工黨(PvdA)雖兩度都是選後的最大黨,1982年時獲得的議員數(53席) 更多,可是若偏右的基督民主黨(CDA)和自由民主黨(VVD)堅不與渠合作時,PvdA除淪為最大在野黨的命運外,並無其他選項。

然依現行民調顯示,目前主要的8個政黨可能獲取的議員席次相差不多,加上荷蘭選風因難民問題、烏克蘭入盟問題等,致反歐盟的情緒高漲;使得一向主張親歐的政黨陷入苦戰,有些政黨(如CDA、PvdA)的領袖在競選時常有意無意地切割親歐的立場。在此風潮下,若選後出現PVV稍大、其餘7黨差不多大的微妙局面,致執政聯盟出現多種可能的組合時,PVV是否真如主流看法般,完全沒有執政的機會,似也稍嫌武斷。

附錄一 荷蘭主要政黨暨其經貿政見

1.主要政黨

自由民主黨(VVD)

VVD是目前執政聯盟的龍頭,屬於偏右保守尊重個人自由的政黨(主要政黨在政治光譜的定位請參考附件1,或此處介紹 ),該黨重視個人在經營企業、或在政治、社會、經濟生活上的自由,強調良好的治安、穩定可預期的環境,贊成比較寬鬆的移民政策、支持歐洲經濟整合等。本次競選的口號為:「安定的荷蘭」。

VVD本次競選具體的經貿政見為:持續縮小政府規模並採能省下10億歐元的撙節措施;主張調降個人所得稅率、提高低收入戶免稅額的降稅措施,以便每年減收119億歐元的稅收,用來提高1%的家庭購買力;主張員工病假給付薪資的最長期限,由現2年降為1年,以降低雇主的負擔;主張強化創新研發的政策,俾將現有9大關鍵產業(Top sectors)發展成更大的產業。

工黨(PvdA)

1946年成立,也是現行執政聯盟之一,屬偏左的社會主義民主政黨;但比起荷蘭或歐洲其他的左派政黨尚稱溫和,黨綱是以追求全體國民在社會、政治、經濟生活方面能更加平等為目標,重視工作權、教育權、多元包容的社會,支持歐洲經貿的整合等。該黨雖名為工黨,但並未與各產業工會有正式結盟的關係,本次競選的口號為:「逗陣向前行」。

該黨現任財政部長的Jeroen Dijsselbloem,同時兼任歐元區19國財政部長會議的主席多年,Dijsselbloem部長在處理希臘債務危機的問題,以及堅決地要求各國實施撙節措施以維護歐元幣值等議題上,曾有相當出色的貢獻。

該黨具體的經貿政見為:未來4年政府應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創造4萬個就業機會;政府在兒童照顧及失業救濟等福利措施上,每年應增撥222億歐元的預算;對淨收入在15萬歐元以上的報稅人,增列一欄60%的所得稅率,同時調降低收入戶的所得稅,以提高低收入戶的購買力;主張現行依年齡申領退休給付的制度,應改為工作40年以上的人,才可以申領。

自由黨(PVV)

PVV黨係2006年原任VVD議員的Geert Wilders脫黨後所創立。該黨以維護傳統純荷蘭人的價值為訴求,多年來高舉反回教徒移民的旗幟,排外立場十分鮮明,致爭議不斷。該黨主張關閉邊界及難民收容所,主張實施直接民主、主張荷蘭應退出歐盟,故在政治光譜上一般被歸屬為極右派政黨;但該黨在社福方面的主張則為左派;本次競選的口號為:「找回咱的荷蘭」。

該黨的經貿政見稍嫌空泛,比較重要的主張包括:恢復退休年齡為65歲(現行退休年齡為65歲9個月,然後逐年增加3個月,故2018年為66歲,至2021年將會延至67歲。),撤銷目前對健康照護的各項撙節措施、取消民眾每年醫療強制的自付額385歐元,改為免自付額;取消創新預算,取消風力發電的補貼等。
 

荷蘭國會選舉3月15日登場,極右派「自由黨」(PVV)聲勢看漲,領導人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挑戰總理大位(AP)
荷蘭國會選舉3月15日登場,極右派「自由黨」(PVV)聲勢看漲,領導人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挑戰總理大位(AP)

基督民主黨(CDA)

CDA是中間偏右的民主政黨,與原創黨時堅持基督教義的政治主張已無太多的關聯,政治立場介於VVD及PvdA間。該黨重視家庭的價值,強調敦親睦鄰的社區主義,主張企業自由,政府功能不應介入社區的公民行動,支持泛歐洲的經濟、文化、和政治各方面的全面整合,本次競選的口號為:「留給下一代更美好的荷蘭」。

本次選舉具體的經貿主張為:因家庭是社會基石,故政府應增撥兒童給付的預算、學生基本生活的給付應予恢復;單薪收入戶的稅負應低於雙薪收入的家庭;政府每年應編列1億歐元的預算,供未僱用員工的一人公司(ZZPs,或稱個體戶)於生病無法工作時予以補助;每年提高醫療照護補助的預算5億歐元;每年民眾醫療的自付額降為105歐元;設立公立的開發銀行以致力於資助開發新技術、創新或永續發展之用。
 

社會黨(SP)

SP是荷蘭最偏左的政黨,1991年拋棄多年的共產主義路線後,改採較不激進的社會主義路線,傾向照顧各弱勢群體的權益如租屋、教育權等,並認為健康照護的產業不宜市場化,對歐洲的整合持懷疑的立場,主張歐盟會員國應保留更多的自主權,本次競選的口號為:「為奪權而戰」

本次選舉具體的經貿主張為:政府施政主軸應集中於創造工作及提供照護,故主張未來4年應編列110億歐元推動醫院醫療國家化,醫療照護由人民的權利變成國家必需提供的義務;降低退休年齡,每年增加教育經費12億歐元,治安預算13億歐元,減少國防預算10億歐元。

綠色聯盟(GroenLinks)

1989年時結合荷蘭共產黨、和平社會黨等4個政黨而成,由黨名就可以了解是環境保護主義及左傾的綠色政黨。其環境主張較為激進,一向與受壓迫的群體站在同一陣線,主張權力、知識、收入均應公平合理分配,本次競選的口號為:「請支持改變」。

本次選舉該黨具體的經貿政見為:國家稅收來源應向高所得者而非低所得者徵收,故主張提高資本利得稅及富人稅;主張永續能源占總能源使用的比例,應由2015年的6%,大幅提高至2030年的61%;提出270億歐元的大型稅改計畫,包括對排放CO2及使用天然氣加稅;主張減輕雇主僱用員工的各項費用,俾提高雇主增僱員工的意願,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主張創新投資應具永續眼光避免重蹈投資夕陽產業的舊思維;有關資訊安全保護的法律位階應提升至相當於憲法的位階等。

66民主黨(D66)

D66是1966年成立,屬於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間的政黨,抱持著實用政治路線,重視教育、工作、醫療照護和個人自由,主張親歐,潔淨經濟、贊同多元社會,主張包容種族、信仰或性向的不同等;本次競選的主軸為:「共創更好的機會」。

D66具體的經貿政見為:編列100億歐元供作降低老年照護的應付額之用;每年增編教育經費38億歐元、國防5億歐元、基本建設3億歐元、環境保護6億歐元;補貼未僱用員工的一人公司(ZZPs,或稱個體戶)生病或不適合工作時的收入損失;倡建潔淨經濟,包括2025年關閉所有燃煤電廠、使用潔淨能源者得以減稅、興建10萬戶綠能租屋等;責成內政部、治安暨司法部、以及經濟部等三個機關組成的《數位三角辦公室》,由政府專撥10億歐元經費供諸如:物聯網、工業4.0、機器人、網路安全等網路相關技術的開發研究。
 

老伙子黨(50 Plus)

50 Plus係2011年成立,從黨名可知其成立宗旨係為爭取50歲以上的人在就業、社福、健康照護、退休等議題上最大的權利,希望政府維持現行的退休金制度,希望政府正視老年人日漸流失的購買力等。本次競選的口號為:「投給50 Plus吧!」。

50 Plus的經貿政見也相對空泛,渠等主張:編列40億歐元預算用以支付民眾每年385歐元的醫療自付額;退休年齡恢復為65歲;主張刪除家庭企業傳承下一代時,所面臨的所有不友善規定;主張善用各種退休基金來支持企業發展;支持盡可能地使用再生能源;反對開發頁岩油等。

1.各黨經貿政見的計量分析

為驗證各政黨所提的經貿政見,「經濟部中央計畫局」(CPB)以及「基本建設暨環境部中央環境計畫局」(PBL)從1986年的大選起,即開始被動地受理各參選政黨所送來的具體政見,然後利用機關內部原所建立的計量經濟模式加以評估,以便用數據來呈現各黨的主張究竟會對政府的財政、實質GDP、失業率、家庭購買力、所得差距、或溫室氣體排放等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供民眾投票時參考。

本次大選CPB曾針對11個提供具體政見的政黨進行計量評估;主要政黨中除了PVV和50Plus沒有提供資料外,其餘6黨均曾依時提供。另PBL的部份則總共只有6個政黨參加評估,而8個主要政黨中,CDA、PVV和50Plus等3黨沒有參與。

本項計量評估的期間是2018-2021間,也就是新政府對編列政府預算可以掌控的時間;至於比較的方法則是CPB和PBL將各該經濟指標的「基準點」(Baseline,即依現行政策去評估的現況。)與各政黨實施新政可能的結果相較。CPB完整的評估報告請參閱此處,下述則為CPB和PBL對這6黨政見的量化分析摘要:

(1)政府財政

政府累積的債務總額占GDP的比率在2021年的基準點為52.3%;而實施這6黨的政見後,分別會產生下列效果:VVD(增1.8%,意即屆時的債務比率增為54.1%,下同。)、PvdA(增1.9%)、CDA(增1.5%)、SP(減0.8%)、GroenLinks(減0.8%)、以及D66(增0.8%)。

(2)GDP成長率

GDP成長率在2021年的基準點為1.7%;而實施這6黨的政見後,分別會產生下列效果:VVD(增0.3%)、PvdA(增0.3%)、CDA(增0.3%)、SP(增0.2%)、GroenLinks(增0.2%)、以及D66(增0.2%)。

(3)失業率

失業率在2021年的基準點為5.5%;而實施這6黨的政見後,分別會產生下列效果:VVD(減0.4%)、PvdA(減1.1%)、CDA(減1.0%)、SP(減1.8%)、GroenLinks(減1.1%)、以及D66(減0.4%)。

(4)家庭購買力

家庭購買力在2021年的基準點為0.0%(即不變);而實施這6黨的政見後,分別會產生下列效果:VVD(增0.7%)、PvdA(增1.2%)、CDA(增0.6%)、SP(增2.3%)、GroenLinks(增1.2%)、以及D66(增0.7%)。

(5)所得差距

所得差距一般都是以「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來表示,此為介於0和1間的係數,數字愈小代表所得分配愈平均;荷蘭因為是社會主義國家,故此係數一向都比我國或美國小很多,荷蘭目前的《吉尼係數》為0.26。

CPB認為吉尼係數在2021年的基準點會較目前的0.26增加2.9%;而實施這6黨的政見後,則分別會產生下列不同的效果:VVD(較目前的0.26增5.0%,下同。)、PvdA(減2.8%)、CDA(增3.3%)、SP(減11.5%)、GroenLinks(減3.1%)、以及D66(增1.2%)。

(6)溫室氣體排放

PBL原設定的目標是由1990年的2億2,200萬噸減至1億6,800萬噸,也就是說2021年時會減少5,400萬噸(24%);而GroenLinks的政見能減量8,600萬噸為最多,然需多花費164億歐元,D66則以多花95億歐元達到減量7,000萬噸的效果,SP以72億歐元減量5,400萬噸,PvdA以26億歐元減量3,600萬噸,VVD雖只花5億歐元卻沒有減量的效果。

*作者為駐荷代表處經濟組組長,共同作者為該組組員。本文獲授權自荷蘭-歐盟經貿觀察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