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昨天的日本,眼下的中國

2014-05-04 13:11

? 人氣

當香港的業界專家告訴人們核電「潔淨減碳」時,為什麼不同時告訴他們:核能發電過程中,鈾礦開採提煉濃縮鈾等至少14個環節仍在依賴化石燃料,只有「核分裂」一個環節「零排放」。而且核燃料棒自身的放射活動並不能被制止,所以核廢料不斷累積,無法徹底處理,儲存的過程則大量排碳,且這些廢料需要十萬年才能真正無害……當香港的地理課本講到能源課題時,告訴學生核能「不會釋出溫室氣體」,那為什麼不同時告訴他們:核電產生的熱能只有約三成轉化成電能,其餘「廢能」都會排進海洋,加劇溫室效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香港與臺灣政府的核電政策中有個共通點:高估用電需求。曾蔭權(2010年)曾在施政報告裡提出,到2020年,香港的核電比例會上升到50%。不想增加核電輸入?香港核學會專家放言:「不要核電又要電費便宜,那不可能。」——為了不要電價貴,我們就得要核電?可問題在於:要「核電」的同時,電費並沒便宜。實際情況是那些用電量高、浪費現象重的商戶卻比普通住宅用戶享受更多優惠,「累進制收費」在商戶從沒能夠推行。環境局也不會去思考制定「綠色建築物」等有效的節源政策。於是變成政府無心節電,還一味強調「港人用電量偏高」。

而臺灣政府「不蓋核四就會缺電」的說法,同樣是建立在給予企業更多電費優惠、大力補貼耗能產業的基礎之上。目前臺灣三分之二的用電量是工業用電,不去平衡工業的高用電需求,「缺電」並不會從本質上改變。

(圖:2011年3月1日,日本海嘯引發福島核電站核洩漏事故,助推臺灣民間反核浪潮走向高峰。2011年4月25日,一名女歌手在表演「寧可裸體不要核能」的諷刺劇,呼籲政府注重安全、放棄核四。)

【反核背後:「新美國模式」與「萊茵模式」】

討論是否要附從核電,就不可避免要談回它的源頭美國,以及以「新美國模式」為主導的利益至上的資本主義消費邏輯。如果說美國最初發展核電,是為核武進行道德掩護實現「核能正常化」,那麼核產業形象在上世紀70年代迅速被「合理化」與「必須化」,則同兩次石油危機導致的工業國家經濟衰退、世界能源消費結構改變密不可分。石油資源的局限性,迫使各國尋求發展新能源。如今第二大核電國家法國,就是當時為保證電力自主性,確立核能發展方向。而對失去穩定原油供應的恐懼,在日本則成為政府、電力公司和媒體聯手宣傳「和平利用核能」加快日本核電之路的最大助力。

然而在美國國內,三哩島核災卻打破了「核科技中立」的迷思,紐約20萬人參與反核示威,這股浪潮到1982年更達到了百萬人遊行的頂點。公眾對核電大失信心,直接導致美國國內核電產業此後長達二十年的不景氣。直到上世紀末,能源價格攀升和加州的大面積停電,才使美國的核電商業環境有了轉機。進入本世紀,政府頒佈新的國家能源政策,決定擴大利用核能,2006年更宣佈全球核能合作計畫(GNEP),向核能開發中國家提供協助。不過美國在核能問題上伸向國外的「協助」,其實早就開始,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臺灣。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選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