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大家都想搶徐巧芯? 國民黨的青年斷層從何而來

2017-03-05 06:20

? 人氣

20170303-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競選辦公室舉辦「青年政見發表記者會」,郝龍斌與賴士葆交頭接耳。(甘岱民攝)
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競選辦公室舉辦「青年政見發表記者會」,郝龍斌與賴士葆交頭接耳。(甘岱民攝)

三、為什麼國民黨人才甄拔會出問題?

如果說國民黨在外觀上的青年斷層來自於黨內人才甄拔出問題,那又是什麼因素使得國民黨的人才甄拔發生問題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分流式人才培育的歷史依循

首先,由於歷史因素,國民黨在長期執政的情況下,具有龐大政務官的任命權,因此使得國民黨在民主化前的人才培育,更傾向政務官和黨職等技術官僚類別的養成,而較不重視公職或幕僚養成。不過隨著外部政治環境變動,逐漸自由化和民主化,國民黨不僅失去大量政務官的任命權,亦由於公職的重要性取政務官而代之,因此使得國民黨更加重視對公職人才的培育。所以國民黨在2000年失去政權後,其負責組訓、培育人才的革命實踐研究院,就開設國家政策研究班和中興菁英班,前者負責培訓政務官,後者負責培養選舉戰將(公職)。雖然兩者之間的成員不是壁壘分明,而有所重疊,不過從培育結果來看,確實有明顯的分壘。

然而即使國民黨逐漸重視對公職人才的培訓,不過從前可知,國民黨事實上在人才培育上採取分流的方式。也就是說,事先就將人才培育依類別劃分,政務官即是政務官,選舉戰將即是選舉戰將(公職),雖有公職能轉換為政務官,但絕對少有缺乏選舉公職經歷的政務官能轉換成選舉公職人員。

反之,民進黨則不同,由於過往長期在野,無法任命政務官,因此早期大多的民進黨政治人物都是選舉公職出身。也因此,民進黨的政治人物在取得公職之後,亦會積極培育公職所必需的幕僚,在取得執政之後,或運用行政資源協助幕僚投入公職選舉、或任命這些幕僚成為政務官,爾後在進一步培育這些成為政務官的幕僚投入公職選舉。也就是說,民進黨在人才培育上具有相當濃厚的選舉目的,並且傾向通才培養。林佳龍、鄭文燦、林右昌即是檯面上最為光鮮亮麗的實例。

因此由於過往的歷史因素,國民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較重視政務官培養而非選舉公職。即使開始重視選舉公職培養,也採取分流的培養方式,使得選舉公職較少轉戰政務官,而政務官更難以轉戰選舉公職,最終塑成單向的人才甄拔管道。

(二)中央與地方權力結構的分離

承如前述,由於國民黨地方級的政治人物很難晉升成為中央級,因此其中央和地方的權力結構事實上是兩套系統,彼此分離。雖然不少中央級政治人物都曾擔任地方公職,不過大抵而言都難以消除此種中央-地方分離的權力結構。這也就是說,國民黨並沒有如民進黨般,擁有中央地方一體的派系,僅會看到某些地方派系親善於某些中央派系,延續傳統的結盟關係。

那中央與地方權力結構分離為什麼會導致國民黨人才甄拔上的問題呢?這即導因於,由於地方級政治人物難以成為中央級,因此地方政治人物所能取得到最好的政治職務,通常就是地方首長。而在成為地方首長之後,由於難以晉升為中央級政治人物,因此就會更加積極鞏固自身在地方的勢力,以至於在卸任地方首長之後,仍能維持一方之霸的地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