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歐巴馬武裝保衛日本的背後

2014-04-24 13:20

? 人氣

第二個事件發生在歐亞大陸的西端,那就是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半島。安倍晉三在七國集團會議上提出不能放任國界的改變。烏克蘭問題讓美俄關係惡化,俄羅斯牽制了美國不小的戰略資源,客觀上緩解了中國在東亞地區的壓力,但是帶來另一個後果就是美國也擔心東亞地區出現邊界危機。強化與日本的同盟關係,支持日本在釣魚島的行政管轄權也是一種預防性外交的舉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歐亞大陸邊緣地帶的大國與海洋霸權國之間的博弈似乎又回來了,只是演員發生了變化,很難說東亞逃脫了19世紀地緣政治邏輯的牽絆。日美同盟的強化意在威懾中國,但就目前而言,日美的目標並未達到,相反激起了中國的強硬回擊。中國承辦的西太平洋海軍論壇期間,中國與多國舉行了聯合演習,而日本並不在邀請之列,中國海軍司令吳勝利將軍直接否定了中日海軍首腦舉行雙邊會晤的必要性。雖然西太平洋海軍論壇通過了《海上意外相遇規則》,防止出現誤判,但中國海軍將領也在談論如何實現中日之間擦槍而不走火。中國立場的轉變也是具有歷史性的,中日衝突的風險急劇增加,什麼樣的風險管控機制才能做到擦槍而不走火呢?關於「中日衝突」的話語已經不再是禁忌,這本身就是值得關注的風險。今年是甲午中日戰爭120周年,鬱積於中日之間的民族主義情緒增加了危機管控的難度。

奧巴馬強化日美同盟的「預防性外交」,遭到了中國不憚衝突的回應,中美之間一方面同意構建新型大國關係,防止重蹈大國政治的悲劇,另一方面又在彼此試探對方底牌,對日態度成為試金石,這到底是安倍的幸運呢還是不幸呢?

公開肯定釣魚島適用于日本安保條約是奧巴馬送給安倍的大禮包,也是改變中美日戰略三角關係的一大籌碼。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但對日本修憲以及解禁集體自衛權,則是奧巴馬的一招險棋。從奧巴馬的表態中,我們能夠看到一些投機主義的心理,歐巴馬政府評估日本修憲的可能性比較小,所以就說「日本對於憲法的任何決斷,理所應當由日本國民和領導人自己決定」。這其實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說法,也折射出歐巴馬政府缺少戰略眼光。

集體自衛權不僅涉及到日本修憲問題,也關係到日本國家結構的重塑,戰後日本在美國的佔領下制定新憲法,放棄了戰爭權,日本只有自衛權,沒有資格去「集體自衛」。集體自衛權由正常國家或者說完全的主權國家來行使,日本在二戰之後一直是美國的附庸國,是個半主權國家,日本的防衛大綱也是圍繞美國軍事戰略而展開的。安倍上臺之後一直推動修憲,根本目標是讓日本成為「正常國家」,而集體自衛權就是其中關鍵一環。而現在歐巴馬將這一戰略性問題視為日本內政問題,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無論日美同盟還是東亞地緣政治結構都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下:即戰勝國美國佔領戰敗國日本,日本是美國在東亞的代理人。在這個前提下,日本很難獲得完整的主權,而現在奧巴馬正在銷蝕這一基石,當日美不對稱關係變得平等之後,歐巴馬還能駕馭安倍嗎?

歐巴馬似乎沒有忘記再平衡戰略的初衷是分享東亞經濟發展的成果,避免美國被「邊緣化」,但是以讓日本修憲來喚起TPP協議,奧巴馬是不是過於迷信經濟力量了呢?不可否認經濟主義一直是重塑東亞地緣政治格局的「長流細水」,但經濟主義只能建基於穩定的地緣政治結構之上。

歐巴馬此次亞太四國之行不但是彌補去年年底在東亞峰會和APEC的缺席,更是讓盟國相信「戰略再平衡」的信心之旅,但對中國來說,歐巴馬終於露出了天鵝絨手套下的鐵拳,也讓東亞地緣政治結構處於新一輪震盪之中。如何破解日美同盟的升級版成為中國外交面臨的新課題。

*作者為專欄作家。(原文刊載於騰訊大家網http://goo.gl/EHp9EQ,責任編輯:王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