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奧斯卡金像獎就是最棒的嗎?細數歷屆奧斯卡遺珠:電影與影星

2017-02-27 09:57

? 人氣

多年血淚終得回報,小金人像光彩炫目。得主無愧於此殊榮。但真的沒有比他們更出色的嗎?(BBC中文網)

多年血淚終得回報,小金人像光彩炫目。得主無愧於此殊榮。但真的沒有比他們更出色的嗎?(BBC中文網)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也就是奧斯卡金像獎,在世界電影界的地位似乎沒有爭議。但每年的獲獎影片、演員都代表了當年的最佳嗎?理論上應該是,現實中,那個小金人像最終落在誰手裏,卻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奧斯卡獎歷史上有不少獲獎影片經受了時間的考驗,堪稱名至實歸,無愧殊榮;但也有不少影片獲獎始終有爭議。

一個經典例子:1959年,音樂片《金粉世界》(Gigi),囊括了9個獎項,而懸念片大師希區考克的《迷魂記》(Vertigo) 空手而歸;這部影片2012年在一項民意調查中被評為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影片。

稍近一點,2006年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的 Crash 和2015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Birdman ,現在有不少評論員覺得有問題,尤其是考慮到它們的競爭對手分別是《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 )和《少年時代》(Boyhood)。

評委、影評和觀眾

那麼,奧斯卡獎獲獎影片在電影學院外面的現實世界裏表現怎樣呢?

Leonardo DiCaprio and Kate Winslet in Titanic
《鐵達尼號》1998年囊括11項奧斯卡獎。

把過去20年的獲獎影片名單跟年度最佳影片排行榜對比,可以看到獲獎影片並非總是最佳影片。

影評專家對影片的評價在一個叫Metacritic的網站被轉換成分數,根據分數高低對影片排名,得出專家眼裏的影片評級榜。這可以算是一種方式。

按這種方法,1996-2006年間,

  • 評分最高的獲獎最佳影片是2013年的 《自由之心》(12 Years a Slave)(Metacritic 得分 = 96/100)
  • 評級最高的最佳影片提名片是2014年的《少年時代》(Boyhood ) ( 100/100)
  • 評分最差的獲獎片是2000年的《神鬼戰士》(Galdiator)(64/100)
  • 評分最差的提名影片是2011年的《心靈鑰匙》(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46/100)
Morgan Freeman and Tim Robbins in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刺激1995》藝術和票房都表現不俗

當然,影評家未必就最客觀公正,跟觀眾的評判也未必一致。

票房數據可以說是觀眾對影片評價的體現,是影片受歡迎程度的直接反映。但是否也體現了影片質量高低,則很難說。

還有一種排名,IMDB(國際電影數據庫)根據影迷投票結果確定的排行榜。

根據這個排名,1994年的《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是歷來最佳影片,但這部片子無緣問鼎奧斯卡獎。

由此可見,奧斯卡獎的評委、影評人士和觀眾眼裏的「最佳影片」很可能相差甚遠。

那麼,哪些因素會左右奧斯卡獎評選結果呢?

Colin Firth
科林·佛斯在《王者之聲》裏成功變型為英國喬治六世國王。

人氣和時機

奧斯卡獎角逐的關鍵在於造勢。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大約7000名成員參與投票,在頒獎前2周再從入圍影片中評選出獲獎者,所以這段時間裏的人氣對影片的獲獎機率有很大影響。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時辰和機緣」。如果在關鍵的幾個月裏營造出「某某這次獲獎時機已成熟」的輿論氛圍,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位置,出人意料地獲獎也是很有可能的。

馬丁・史柯西斯 (Martin Scorsese)1976年的《出租車司機》(Taxi Driver)、1980年的《蠻牛》(Raging Bull),1990年的《四海好傢伙》(Good Fellas)都沒能給他帶來奧斯卡小金像,最後是2006年的《神鬼無間》(The Departed),拿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

圈內一個共識是,這部片子肯定不是史柯西斯的最優秀作品,但他確實造就該捧小金人像了。

李奧納多迪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曾經四次被提名,終於在2016年拿到了奧斯卡獎,確實有不少人長吁一口氣,「也該輪到他了」。

宣傳造勢

其實,奧斯卡獎跟競選很像,獲提名後,候選人必須努力競選、拉票。

他們需要做什麼?爭取上電視台的清談節目、在各種活動場合跟評委們聯絡感情、在其他各種頒獎儀式上顯得機智、逗樂、富有魅力。

英國演員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2015年拿到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許多人認為歸功於他做足了宣傳。

競爭、角逐,勝利的光環背後總有一些陰暗角落。奧斯卡獎爭奪的殘酷,真正了解的人不多。手段包括散佈流言蜚語、抹黑對手、背後捅刀,等等。事關名利。

Eddie Redmayne
艾迪瑞德曼為這尊小金人像做足了宣傳功課。

評委喜惡

目前的學院獎評委中,89%是白人,73%是男性。之前白人男性所佔比例更高。

當然,這並不是說這些評委會故意偏袒,投票時有偏見。但至少很多人認為這部分解釋了為什麼2015年和2016年的最佳演員類獎項提名清一色是白種人。

還有,最佳女演員獲獎者的平均年齡比最佳男演員的平均年齡小10歲;平均而言,女演員得獎時是30多歲,男演員是40多歲。

類別題材

最佳影片通常是既有藝術性又有大眾感召力的那一類,在陽春白雪和普羅文化之間偏上的位置。

Singin' in the Rain
《萬花嬉春》魅力經久不衰,當年卻跟奧斯卡小金人像失之交臂

從題材來看,自2010年起,最佳影片要麼基於真人真事,挑戰命運、浴火重生,比如《自由之心》和《王者之聲》,要麼是關於電影業本身,比如《鳥人》(Birdman)、《藝術家》(Artist)、《亞果出任務》(Argo)。

奧斯卡還親睞那些在銀幕上成功變型為複雜、真實的角色原型的演員,比如近些年來因為扮演了霍金、林肯、柴契爾夫人和英王喬治六世的男女藝人。

無爭議

電影作為文化消費品,眾口難調很正常,一部片子可能有人愛得不能自拔,有人破口大罵。作為電影王國最重要的大獎,奧斯卡獎評選時自然會設法尋求大多數的共識,最好是一致同意。

泰爾瑪・亞當斯(Thelma Adams)加入紐約影評圈(NYFCC)19年,參與了該組織的影片評獎。她說,經過推拉、妥協、折中,最後選出來的獲獎影片往往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但未必人人都愛的。

跟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無緣的10部影片: 

  • 《風雲人物》(《生活多美好》,It's a Wonderful Life) ,1946年敗給 《黃金時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 《萬花嬉春》(Singin' in the Rain),1953年,當年最佳影片獎給了《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
  • 《十二怒漢》(12 Angry Men),1958年角逐最佳影片獎,不敵《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 《迷魂記》(Vertigo),1959年,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頒給了《金粉世界》(Gigi)。
  • 《驚魂記》(Psycho),1961年,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得主是《桃色公寓》(《公寓》、《公寓春光》,The Apartment)。
  • 《西部往事》(又譯《狂沙十萬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1970年,當年最佳影片獎被《午夜牛仔》(Midnight Cowboy)奪得。
  • 《出租車司機》(Taxi Driver),1977年角逐奧斯卡失利,敗給《洛奇》(Rocky)。
  • 《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5年敗給《阿甘正傳》(Forrest Gump)。
  • 《玩具總動員》(Toy Story),1996年,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是《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Braveheart)。 
  • 《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2000年,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是《美國心玫瑰情》(American Beauty)。
Peter O'Toole at the Oscars
彼得奧圖八次奧斯卡提名,卻終身跟小金人無緣

跟小金人像尚未結緣的10位影星:

  • 彼得奧圖(Peter O'Toole),獲提名八次
  • 李察波頓(Richard Burton),獲提名七次
  • 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獲提名六次
  • 黛博拉寇兒(Deborah Kerr),獲提名六次
  • 瑟爾瑪麗特(Thelma Ritter),獲提名六次
  • 艾美亞當斯(Amy Adams),獲提名五次
  • 亞伯特芬尼(Albert Finney),獲提名五次
  • 安妮特班寧(Annette Bening),獲提名四次
  • 蒙哥馬利克利夫特(Montgomery Clift),獲提名四次
  • 艾德哈里斯(Ed Harris),獲提名四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