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蓬勃發展,字典編纂業卻逐漸萎縮:《為單字安排座位的人》選摘(3)

2020-02-17 05:10

? 人氣

民眾希望網路的訊息是全面完整的、免費的和最新的,因此出版商便處於相當不利的窘境。(取自pixabay)

民眾希望網路的訊息是全面完整的、免費的和最新的,因此出版商便處於相當不利的窘境。(取自pixabay)

人們一想到字典編纂,便會將其視為科學。只要上網輸入「define insouciance」(定義「無憂無慮」),谷歌伺服器便會執行神奇的演算法,像蜜蜂一樣嗡嗡作響,跳著神祕舞蹈產生定義。多數討論字典編纂的現代書籍(確實有這種書籍)都是學術性的,因此將定義描述得更像編碼:IF[“general” = gradable,comparable,+copula,+very] THEN echo“adjective” ELSE echo “adverb.”[1]。定義的準確性、解析時的邏輯條件、字典編輯分析詞彙時採取的臨床方法,甚至我們談論字典編纂時使用的語言(「analyze」〔分析〕、「parse」〔解析句子/詞語〕、「clinical」〔臨床的〕和「objective」〔客觀的〕)皆是藉用實驗室的術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編字典與科學研究一樣是創造的過程,亦即編輯必須伏案做苦差事,方能編好字典。字典編輯將其成果描繪成「一門藝術與一門科學」,然而我們只是將這件陳舊衣裳批在工作骨架上,以通俗話語簡化說明,指出我們的勞務(創造定義、詳查各種發音、神奇找出「原始印歐語」詞根、挖掘出首度書面用法日期,以及與英語奮戰到底)不僅是遵循一套規則。

字典,書籍,配圖(取自pixabay)
編字典與科學研究一樣是創造的過程,亦即編輯必須伏案做苦差事,方能編好字典。(取自pixabay)

我出於隱含意義的原因,將這份職業稱為「技藝」(craft)而非「藝術」(art)。「藝術」會將字典編輯描繪成媒介或管道,亦即一條通電的電線,只是在傳輸未知且陌生的東西。然而,「技藝」則代表悉心關照、重複作業、見習學藝與熟練實踐。多數人都能辦到這件事,但甚少人願意長期投入,苦心孤詣將其做到極致。套句比喻,這種對言語的奉獻精神是瘋癲古怪的。替詞彙下定義跟打籃球時罰球一樣:任何人都能站在罰球線上偶爾罰進一球;人總會走運。但職業選手必須在罰球線上經年累月練投,不斷精進罰球動作以求萬無一失,使出手一氣呵成,習慣成自然。我這種手腳不協調的運動白痴看到球員比賽罰球之後會說:「不會吧?罰進有這麼容易?」

史蒂夫.佩羅說道:「我把它比喻成木匠。你開始幹木工活時會猶豫不決:敲釘子都會失誤,根本不知道在做什麼。一旦聘請專業木匠之後,你會發現他們熟能生巧,出手俐落,輕鬆解決你認為難如登天的差事。下定義的人也是如此。」

韋氏公司科學編輯瓊.納爾蒙塔斯指出:「我認為下定義是愈做愈熟練。」她呼應我從長期編字典的人所聽到的感覺。她接著說道:「有人可能會要我下一個定義,我就可以……」此時,她捻了手指,表示嫻熟簡單,說道:「有了。我想到了。」史蒂夫說道:「經驗愈足,能力愈強。」

現代人認為,藝術是瞬間產生的,猶如閃電雷擊和電燈亮起,靈感會瞬間來襲。然而,技藝需要時間積累,內外都得配合。要耐心磨練技能,社會也得願意等待這種技能成熟(並提供報酬)。

不幸的是,大家都欠缺時間。

字典,書籍,女生,讀書(取自pixabay)
現代人認為,藝術是瞬間產生的,猶如閃電雷擊和電燈亮起,靈感會瞬間來襲。然而,技藝需要時間積累,內外都得配合。(取自pixabay)

出版字典的困境

本書闡述編字典的重要細節和駭人聽聞的情事,但製作字典和出版參考書籍屬於商業活動。美國出版的字典尤其是拜金奴隸:大家誤以為學術機構會鼎力贊助字典出版商,其實不然。美國字典之所以能夠創新,主要是因為出版商想奪取市占率和打敗對手,從諾亞.韋伯斯特的年代以來一直是如此。當時和現在的區別在於民眾如何購買和使用字典。

十九世紀的字典編輯會出版字典,讀者會一直認為這些書籍是靜態的,乃是多年研究的結晶。如果想買一本字典,就得省吃儉用攢錢;如果負擔不起,只好前往公共圖書館,使用擺在搖晃楓木架上的字典。這是一九九〇年代以前的消費模式,當時書本開始由印刷品慢慢轉為數位圖書。我在一九九〇年代初期從高中畢業,畢業禮物是一本字典1。我讀大學時翻遍了這本字典,但是到了二〇〇〇年,這本字典成了門擋,上頭布滿灰塵。我不再使用實體字典,改用線上字典。

網際網路是一把雙面刃。字典編輯可以免費(或用極低價格)獲取新材料、更加了解讀者如何使用編寫的詞條,以及更加靈活去組織訊息,呈現更簡便易用、更為新穎且不深奧難懂的字典內容。我們突然享有毫無限制的空間:足以詳述模糊的縮寫、下定義時有更多發揮空間,以及多收錄更多例句和詞源注釋。以前得考慮如果在這裡斷行,就可能會多加一頁,而多加了一頁之後,最後可能會多出六頁,這樣一來,就必須在字典後頭增加三十二頁才符合印刷規則。新增三十二頁,字典售價就要提高一塊美金。根據研究,民眾會花二十六塊美金買一本字典,卻不願意花二十七塊買字典。網際網路問世後,前述擔憂便煙消雲散。然而,網際網路競爭激烈而變化迅速,字典出版商也被迫於刀刃上起舞:反應太慢,利刃便會刺入雙腳。

找對象.網路交友.思考.電腦(圖/河村友歌@pakutaso)https://www.pakutaso.com/20160804236sns-5.html
網際網路是一把雙面刃。字典編輯可以免費(或用極低價格)獲取新材料、更加了解讀者如何使用編寫的詞條,以及更加靈活去組織訊息,呈現更簡便易用、更為新穎且不深奧難懂的字典。(示意圖,河村友歌@pakutaso)

民眾希望網路的訊息是全面完整的、免費的和最新的,因此出版商便處於相當不利的窘境。沒有任何訊息是完全免費的:字典是由我這種邋遢的傢伙撰寫,但是連邋遢的人也得領薪水餬口。此外,如上所述,編寫好的定義要花時間。假設字典編輯平均每個工作日可以處理一個單字。如果一位編字典的人不必幹其他事,只負責下定義,一年可寫出二百五十個的條目。字典編輯能夠花這麼多時間去增添新詞彙使訊息全面完整,或者修訂過時條目使其維持最新狀態嗎?對於字典編輯而言,這並非是全新的考慮因素(我們從來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做想做的事情),但網際網路出現之後,我們的時間就更緊縮了。字典上網之後,就不再是放在每戶家庭書架上受人尊敬且內容不變的書籍,而是不斷變化的可塑性作品,必須即時反應英語快速變遷的本質。

網路另有一項優勢:讓人更容易找到問題的答案,但也會提供過量且需要篩選的訊息。字典編輯深切感受這點:喬安妮.德斯普雷斯要費心尋找標注日期的資料來源、艾米莉.布魯斯特賣力替條目尋找合適引文、尼爾.塞文編纂某個簡單字詞時得瀏覽數十萬筆引文查詢結果,以及克里斯托弗、丹恩和瓊忙於整理科學條目的訊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沒有人有空去瀏覽搜尋引擎回傳的六頁結果來判斷哪些資料最符合需求和最值得信賴,完全只能依靠搜尋引擎來判斷。這是查找訊息的新方法,能夠執行搜尋引擎優化的來源便具備了優勢。

當然,字典出版商都不得不依賴他人來兜售商品。書店以前是銷售字典的中間商;現在則是谷歌和其他搜尋引擎服務商穿針引線。然而,尼爾指出,很難去比較這兩者。書店與出版商有「共同開發讀者的興趣」:愈多人買書對雙方愈有好處。然而,搜尋引擎和網路廣告提供商跟出版商沒有這種共同的興趣,即便有也至少不會是相同的。他們要大量提升用戶的參與度,但字典出版商以往並不擅長此道。艾米莉指出,民眾現在用眼睛付錢,不是用錢包付錢。換句話說,靠廣告賺錢的線上字典現在必須想辦法讓讀者的眼球在頁面停留更長的時間。編寫好定義的技藝在點擊行為經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反應敏捷,讓訊息能擠進搜尋結果頁面的頂端。字典編輯個性沉穩,為人低調,要做出這種轉變是非常突兀的。

字典編輯跟其他人一樣,必須行動迅速。坦白來講,這不是什麼新鮮事:我們下定義時總是感受沉重的商業壓力。愈有經驗,下定義就愈輕鬆。愈容易做某事,做得就愈快,但編字典總會達到終極速度,到達某一點之後便無法再加快;硬要加快的話,品質就會下降。尼爾說道:「我們的工作就是把事情做好。」艾米莉回答:「但我確實想做得更快。」要有好技藝,就得花時間,但時間就是金錢,字典出版商並不是特別想耗費太多時間。

過去10年來,許多連鎖書店倒閉,而獨立書店捲土重來(取自Pixabay)
字典出版商都不得不依賴他人來兜售商品。書店以前是銷售字典的中間商;現在則是谷歌和其他搜尋引擎服務商穿針引線。(取自Pixabay)

這就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小小貢獻

我在替這本書收尾之際,韋氏公司正進行數十年來的首次大規模裁員。有人打電話告訴我這項消息。雖然我正在處理一批定義詞彙的工作,整天磨磨蹭蹭,東摸西摸,但是我在那個週二都在給辦公室同仁發電子郵件。我問道:「你還好吧?」對方回應同樣的話:「『妳』還好吧?」我不知道我是否還好。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是否還好。

韋氏的裁員既不有趣,也不獨特。它與其他行業一樣採用相同方式縮減人力;對參考書籍出版業而言,此乃預料之事。英語正蓬勃發展,字典編纂業卻逐漸萎縮:馮華(Funk & Wagnalls)、藍燈書屋、英卡塔[2]和世紀[3]只是近代歷史上歇業的字典出版商。這是商業界的現實:有些出版商會蓬勃發展,有些則會沒落歇業。俗話說:「人生本是如此(Them’s the breaks)。」

然而,我們這些倖存者覺得,每次裁員的損失會加乘三倍。我們不僅失去了朋友,也失去了同事,更失去了「藝匠」。因公司倒閉而被資遣的編輯通常擁有數十年編字典的經驗,他們的技藝是無法取代的。

[1]   譯注:If...Then...Else 陳述式,乃是根據運算式的值,有條件地執行陳述式群組。這條編碼可直譯為:如果(“general” = 可分級的,可比較的,+繫詞,+非常)(條件)則回應“形容詞”(陳述式),否則回應“副詞”(其他陳述式)。

[2]   譯注:微軟的電子百科全書。

[3]   譯注:十九世紀末的美國大出版社。

《為單字安排座位的人》書封。(麥田出版提供)
《為單字安排座位的人》書封。(麥田出版提供)

*作者柯芮.斯塔柏(Kory Stamper)於韋氏公司負責編纂詞典,同時編寫「詢問編輯」(Ask the Editor)影片系列,並在影片中現身說法。本文選自作者新著《為單字安排座位的人》(麥田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