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待真相的態度》17年前揭露SARS疫情,老軍醫蔣彥永90歲高齡仍遭軟禁

2020-02-11 16:00

? 人氣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風暴,率先發出警訊、遭到官方懲誡、為救治病患不幸殉職的李文亮醫生(AP)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風暴,率先發出警訊、遭到官方懲誡、為救治病患不幸殉職的李文亮醫生(AP)

李文亮醫生的死,讓「吹哨人」一時成為中國網絡上的熱門詞匯之一。在哀悼李醫生的同時,不少人想起了另一個仍在世的「吹哨人」——蔣彥永。但這個名字卻已經從中國媒體上消失了很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17年後的今天沒人記得蔣彥永,誰能斷言17年後還會有人記得李文亮?」有中國網民在微博上這樣問。

因為在微信群裡討論疫情而被警方訓誡的醫生李文亮,成為這次新冠病毒疫情的標志性人物之一。而他的去世,更是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掀起一股哀悼「吹哨人」,質疑政府訊息政策的浪潮,有人稱之「微信圈國葬」。

在這個時候,另一個名字也被不少人想起和提起──蔣彥永。

揭露SARS一戰成名

2003年4月,曾任中國解放軍301醫院外科主任的退休醫生蔣彥永,不滿時任衛生部負責人張文康隱瞞「非典」(SARS,台稱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而向媒體投書揭露他所掌握的病例數量等訊息,希望引起官方重視。

此後這個消息被國際媒體披露,引發強烈反響。最終,時任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要求不得瞞報疫情,張文康被免去衛生部黨組書記職務。

直到此時,外界才得知SARS疫情的嚴重性,中國政府也全面動員抗疫。盡管如此,SARS依然在全球範圍內造成800多人死亡,中國大陸300多人,在比鄰疫情爆發地點廣東的香港也有近300人喪生。

「抗疫鬥士」為六四平反遭軟禁

與李文亮命運不同的是,年近90的蔣彥永依然在世,但SARS過去17年後,當年和他齊名的鐘南山在「新冠疫情」(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又稱武漢肺炎)爆發後,再次成為萬眾矚目的「抗疫鬥士」,蔣彥永的名字卻不再出現在官方媒體上,甚至人身自由也遭到了剝奪。

英國《衛報》最近一篇報導引述蔣彥永的一位密友稱,中國官方去年4月開始切斷了蔣彥永與外界的聯繫,並限制他出行。因為先前蔣彥永寫信給中共最高領導人要求平反六四。

蔣彥永的妻子華仲尉確認了丈夫遭到軟禁的消息。她對《衛報》記者表示:「他(蔣彥永)不可以聯絡外人。他在家。他沒有(與外界)聯絡方式。」蔣彥永身體和心理狀況都不好,去年曾因為肺炎住院治療。除此之外,她表示不方便透露更多情況。

蔣彥永好友對《衛報》表示,蔣彥永去年4月在自己曾供職60餘年的301醫院住院,期間遭到嚴密看管,不准家人探視。蔣彥永出現焦躁情緒,在經過藥物治療後導致記憶嚴重受損。此後官方還嚴格限制他的行動。

這並不是蔣彥永第一次觸怒官方。2004年,也就是因為揭露SARS疫情而名聲大噪之後的第二年,蔣彥永就上書官方,要求平反六四民主運動,被當局拘禁7周,名義是「參加學習班」。後來獲准回家,但實際遭到軟禁,直到2005年3月。期間要求前往美國探望女兒的申請也遭到拒絕。

其實,在非典疫情期間與之後一段不長的時間裡,蔣彥永並不是中國媒體上的禁忌人物。2003年SARS疫情結束後不久,商業媒體《三聯生活周刊》曾對他有長篇人物報導,標題是〈蔣彥永: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其中詳細記述了他揭露SARS疫情的前前後後。

蔣彥永究竟為何要甘冒風險,揭露疫情?報導引述蔣彥永接受他人採訪時說過的一段話以解答:「我是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老百姓的利益。SARS也絕不是中國一個國家的事情。如果不能迅速控制,受害的不只是北京、中國,也是全世界,所以我一定要說這個問題。」報導引述當時採訪記者稱,蔣彥永說這句話時「禁不住流下眼淚」。

中共黨報《人民日報》的網站上也轉發了《中國經營報》2003年5月刊登的評論文章,標題是〈低調處理蔣彥永?〉作者質問輿論為何迥避談論蔣彥永,或是有意無意地低調處理蔣彥永。「是因為蔣彥永『不守紀律』嗎? 是因為蔣彥永揭了我們的瘡疤嗎? 是因為蔣彥永揭露了我們的醜聞嗎?我們試想一下,如果蔣彥永按照紀律向衛生部揭露部長張文康的造假行為,那將是一個什麼結果?」

這些報導至今仍在中國網路上流傳,而在社交媒體平台微博上搜索「蔣彥永」也可以找到許多關於他的消息和評述。

「在2003年中國抗『非典』歷史中,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記住這個名字。」 《三聯生活周刊》當時的文章寫道。

隨著這些文章在微博上流傳的還有一張照片,是蔣彥永和以揭發愛滋疫情而知名的高耀潔在交談。這張照片被網路管理員大量刪除。中國社會活動人士胡佳在推特上表示,這張照片是他在2004年2月拍攝。當時是蔣彥永和高耀潔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會面,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胡佳在推特最後寫道,「現在高耀潔教授流亡美國多年,蔣彥永教授被管控在京。這代表了中國共產黨對真相的態度。」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