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為太陽花學運多做一些設想

2014-03-30 13:12

? 人氣

太陽花學運佔領立法院12天,還找不出進退之道,然而,擴大戰場的代價是全民共同承受。( 顏振凱攝)

太陽花學運佔領立法院12天,還找不出進退之道,然而,擴大戰場的代價是全民共同承受。( 顏振凱攝)

針對太陽花學運,正反面的文章所在多有,以意識形態分類,可謂涇渭分明,激進者甚且口不擇言,論態勢則顯然正在擴大。單以各校大學生湧入立法院,不論是過場或縱身投入,就個人言,至少可和隱隱然正在改寫歷史的心理情境搭得上,若有圖為證,或有一段影片上傳,未嘗不可作為個人歷史的佐證。英雄不負少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學運若為理想,爭人權,爭自由,爭體制的改革,推翻暴政,皆可成為推動歷史的動力;至於如何評價台灣的民主化,以及今天的太陽花學運,正如林義雄激於義憤:青年學生只不過是要求尊重多數民意,以最基本的民主程序處理有爭議的政策而已,卻遭到掌權者如此粗暴的蔑視凌辱,確是令人驚愕痛心。

林先生的義憤有二:一是要尊重多數民意;一是最基本的民主程序。基於此一考量,相信是所有稍具良知者必然首肯,且當戮力以赴有所堅持,不可退讓。當然是否可能因為支持者眾多(這不是指多數決的多數),淪於民粹而不自知,不能沒有一些警覺,相信這也是任何尊重且珍惜民主體制者皆會同意的逆耳之言。

林先生秉於良知和義憤,這是知識人和政治人的天職,不平則鳴,寧鳴而死。只是理未易明,事未易察。在此必要指出,網路上不同類別的懶人包其實就是不同立場的割裂文章。分別就利弊兩端大發議論。林先生不也說有利有弊嗎,相信林先生認定此時簽服貿弊大於利。

目前的問題是利弊的取用和割捨究竟該從那裡區隔、分辨。誰能預測未來,但就怕政治立場和傾向導引且決定了未來的選項,至少台獨論者和非台獨者的選項會因考量不同,而有不同抉擇,統獨之間更是明白對立。取捨既異,推論當然迥然有別。

學運在眾聲喧嘩當中,持論最激烈的就是服貿和統一的聯結。此論統派不以為意,甚至大有可能暗喜;獨派則焦慮至極。在獨不成,統有期的推論下,反對者當然視服貿是毒藥,是洪水猛獸。對比北京的政治體制,推論台灣的民主體制必然不保。

在此試就服貿和統一的聯結作一評估:

服貿必然會降低台灣的經濟力還是有可能提升?

台灣經濟力提升有利於台灣政治民主化還是不可能?

拒絕服貿可以躲過統一,或有利於台灣抗拒對岸之於統一的期待和所施力道?

服貿是為大財團服務,台灣人民未能實質受惠?

馬英九推服貿就是為統一服務,不統不獨不武不可信賴?

設若服貿真是北京的花招,骨子裡想的是統一,試問以經濟或以更赤裸裸的方式,例如武力統一的選項您選那一項?

就台灣經濟力而言,服貿能否有助力,基本要看條件是否具備,目前各說各話只能存疑。那麼,我們拒絕來自對岸的資本,我們當然也去不了,以規模論,大陸也太大了,一不小心就被淹沒,為降低風險,我們也不必去,反正鬥不過對岸。這是不是說,天注定台灣鬥不過對岸,民主和「極權」不相容,且民主易遭吞蝕。這是否會成為悲觀的宿命論者。

服貿和TPP、RECP不同,但基於國際化或全球化,以自由貿易為追求目標的設想,前兩者勢所必行似無異議。至於服貿,當然還談不上全球化,這只能是兩岸之間的協議,包括整個ECFA在內,的確都建基在「一中」各表的默契和基礎上。然而未來的情況該有什麼發展:拒絕服貿是不是連ECFA全都退了呢,還是維持現狀?大生意不做,小生意稍可。小國寡民或許更幸福。這是台灣的格局嗎?

當然可以設想全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對台灣從經濟面拒絕大陸,不但尊重且會施以援手,願意加速並強化對台自由貿易,這有可能嗎?如果2016政權轉移,依學運的訴求,這是可以理性推估的必然,因為全民至少有多數公民會支持反服貿,那麼是否可以向最大反對黨民進黨的諸位「太陽」們,要求他們期前開出一張選舉支票,反服貿到底!或是有條件的搞服貿,在政治和經濟之間有一明確區隔,且保證對岸樂於遵從,或對岸不從,全世界,或以歐美持民主自由價值的國家都會從政治、經濟方面會力挺台灣。

台灣經濟力的提升相信是全民的共同期待,悶經濟實在太久了,百物上漲就是薪水不漲,不滿的情緒隨處可見,學運現場當中,相信也不乏此類人物。經濟狀況好未必能提升民主素質,這是有目共睹的,論者不是經常以對岸為例作為佐證嗎?經濟不好可能讓民主倒退嗎?菲律賓應是一個典型,或許可以說,那是政治拖累了經濟,這當然也可以成立,至少是互為惡性循環。那新加坡以華人為主的政治經濟又該當如何解釋?有沒有其他更多的變項足以解釋和分析?

拒絕服貿可以躲過統一?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這也是學運支持者在諸多訴求當中一個可以逆推的命題。即對岸可以輕易通過服貿,挾帶資金以及所謂移民,徹底的玩一場和平的木馬屠城遊戲。台灣拒絕服貿,作為統一的手段或策略,試問對岸會就此停止或收手,不再玩什麼統一的把戲嗎?和平選項既已無從下手,試問還能剩下什麼手段呢?戰爭與和平往往是兩極化的呈現,在反服貿的支持者口中,無良的中共統治者,還會有什麼更高明的手段?據筆者觀察,北京最在意和台灣攤牌,能免則免,但加速攤牌,北京也深知無從迴避。而這也是美國對台灣統獨兩手都緊的原由。

服貿是為大財團服務,平民老百姓未必受惠?就兩岸經貿交流情況和台灣貧富差距更見拉大作為對比,這的確具有意義。但日本學者大前研一早就預言M型社會即將到來,且情況正在惡化,美國華爾街的抗爭,南歐和東歐國家的債信低落,多少可以說明一些狀況。台灣要擺脫金融風暴的後續負面影響,固然還有待努力。就經貿面選擇和大陸交往,應是選項而非唯一的救命仙丹應可確認。兩岸經貿來往對台灣人民是否有利,這該從個人所得還是經濟體質論述,這會有一些爭執;但這需要有嚴謹的論述,絕非政治論述可以替代,也絕非到凱道搞街頭抗爭所能解決。

至於經濟影響政治,影響言論自由,有香港現成的例證,台灣可能像香港嗎?台灣的大學生有可能這般就範嗎?香港的未來其實取決於兩岸,兩岸良性發展,香港就可能更好;反之,香港只會受累。九七前後如此,未來亦然。

馬英九藉由服貿行統一之實,有可能嗎?馬英九絕非治世之能臣,也非亂世之英雄,而是平庸之輩。民主政治有一個假設,即不需要強人和專制之君,因此,最好由平庸之輩來領導,在無意之間,馬英九恰恰就是。有一個比較未必恰當,但未嘗不可稍稍藉此思考,那就是拿馬英九和嚴家淦比一比,馬或許沒有嚴聰明,英文可能也不比沒有留學的嚴好;但馬英九最不如的是嚴家淦有一個強人行政院長蔣經國,而馬沒有。很多人集矢於金溥聰,其實都搞錯了。馬連用一個機要都沒有空間嗎,金比馬更有些作為或更有點能力,不是還好嗎?就反對者言,金要是真的那麼不堪,而馬又專聽、專信,以致更平庸,不是更好對付馬英九嗎?再者,馬英九有可能左右一切嗎?看來在黨內就有不同聲音而且很大聲。王金平是一例,反對黨更不可能放過。今天這一切可以看到的景象,恰恰是民主社會平庸之輩主持下的局面。

服貿談不上救命仙丹,也不會是洪水猛獸,況且有學運在,應可安心。兩極化只會治絲愈棼。

馬英九這些天有無反應,其實馬英九退了很多,王金平也報了一箭之仇,若要給馬英九評價,只能說馬英九既不知自己的能耐,也不知有什麼底牌可用,學運愈逼,馬英九有可能愈退;但死君馬者道旁兒,民亦勞止,汔可小休,千萬不要相信一次革命(算總帳)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或相信無限革命論;對此,這反而得期待學運有更大的格局,即明確目標,可進進退。學運最大的悲劇就在學運遭民粹綁架,只知向前,不知底線。擴大戰場當然要付出更大的代價(總歸要由台灣人民承受)。

*作者為時事評論人,歷史學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