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珍專欄:司改大問題─距離人民太遠,距離網民太近

2017-02-24 06:30

? 人氣

司改不是司法人的家務事,卻可能成為茶壺風暴

法律專業到底要做到多淺白?可以討論,現在也沒人會沒事寫文言文,重點不是文字看不看得懂,是心證有沒有標準?能不能服人?司改會議大概也訂不出一個法官共守的心證標準,只能靠累積,如何累積?只能靠檢察官和法官起訴與論罪與否講出一個道理,沒道理用白話文也白搭,有道理文言文也不怕說服不了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什麼樣的司改符合現代需求?一、檢察官不能以起訴為業績;二、法官不能以重刑為業績;三、無罪證據不能靠當事人自證;四、還有做為國家公訴與裁判者,「無罪推定」當為最高指標;五、封建時代不可錯放一人,民主時代不可錯殺一人,就這麼簡單,應該也是白話文。但對一般人民而言,五項都嫌太多,他們只要一個有冤得報,有罪得當,偏偏這肯定不是司改國是會議能處理的,因為個案不能談,通案談不了。

審檢之外,大法官要承擔憲政秩序、甚至政治社會秩序的責任,不當黨產處理有爭議、年金改革有爭議、甚至婚姻平權法案有爭議,大法官不能迴避終局裁判的釋憲責任,釋憲比公投的社會成本還低,承擔一次兩次,國家的爭議在黨爭之中,終究能找到解決之道,則司法的公信力自會累積。

司法院長許宗力是司改國是會議第2組討論司法院職權相關議題的委員,在這組20日的第1次會議上,許宗力提出數項建議。(YOUTUBE截圖).JPG
司法院長許宗力要為血汗法官爭議員額不受總員額法限制。(YOUTUBE截圖)

對比十七年前後,司法的問題不在距離人民太遙遠,相反的,可能太接近。即使人民觀審還在試行階段,參審或陪審很難講到底行不行得通,不論是重大指標案件或社會矚目案件,檢審啟動前,網民就隨伺在後(包括媒體),各種批評如潮水般湧至─社群網路,從起訴到判決,檢審的壓力遠遠超過往昔。政治壓力好擋,爆個料壓力就轉到施壓者;民意壓力難擋,網民搞肉搜就吃不消,沒人想頂著「恐龍法官」的帽子判案。司改國是會議才召開,網路就有「起底」籌委和委員的爆紅文章,「國是會議」委員這頂高帽子,立刻被打下雲端。

如何減輕檢審過勞的壓力?司法院長許宗力主張法官員額不受總員額法限制,法務部長邱太三要錢要人要資源,和人民要求的公平審判有冤平反,天差地遠。想想當年翁岳生院長為司法官爭取終身優遇以養廉到底達成目的了沒有?貪官我自貪,一個貪檢貪審,毀掉的就是整體司法形象。司法信賴度從十七年前的前三名掉到如今的倒數三名,不是沒有原因。

要減輕案件壓力,要從源頭開始改變民眾好興訟的「惡習」,沒事跑什麼法院?以前法院為民眾公證結婚,還有喜事可辦,結婚改登記制之後,現在的法院叫「官非之地」,不是被告就是告人,貼這麼近幹嘛?蔡英文看不懂司改議題,問題不大,萬一司改國是會議最終搞出檢審員額大爆量,檢察官法官滿街走,或者檢審大亂鬥,蔡英文保持距離反而安全些,為雲裡霧罩的司改挨罵,那就太倒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夏珍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