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于丹和郭敬明該損嗎─文化產業內在的邏輯悖論

2014-02-23 07:26

? 人氣

你看,這裡出現了一個分寸的問題。我並不想用博士的標準去要求性工作者,不會因為她們讀《文化苦旅》就鄙視之,而是試圖在這一行業的「歷史脈絡」中去討論所謂的「水準」(中國娼妓史大有意味,現在也是禮崩樂壞);同樣,中國雖有「安貧樂道」的傳統,但我並不認為該主張「越窮越光榮」,而是重點在於「安」與「樂道」,一個真正安貧樂道的人,如何可以說他是LOSER?但是也犯不著說貧富之別只在於調適自己的內心是不?不談個案,不講語境,一切集體命名如「窮人」「富人」「精英」「俗人」「官員」「群眾」,都是在不著邊際地耍流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更耍流氓的做法是在「討論與評價」他們家的玄關那兒先挖一個坑,比如「中國人用中國貨」「保護民族工業」之類。這一來還用討論嗎?還用評價嗎?價值高下已經確定了嘛。多年前在論壇上跟人討論,我放過一句豪言;即使中國電影十年沒有任何產出,也不影響我的精神生活。我真不在乎一個文化製品上是不是打著made in China。這話或許不夠「政治正確」,但我就是這麼想的。倘若中國的出版業萎縮,中國的電影業崩潰,中國網路文學全滅,我個人確實不會受太大的影響,我們已經有足足的經典,夠把我安放得妥妥的。

還記得《英雄》公映之後,在北大上戴錦華老師的電影批評課。她說:「我是主張保護民族電影工業的,但看了《英雄》,我覺得,這樣的民族電影,不保護也罷。」學生們都鼓掌,我也在其中,批評知識份子就得有這股勁兒嘛,千士之諾諾,不若一士之諤諤。

從業者有自己的考量,批評者有自己的標準,這是好的生態環境。批評者不能去要求從業者憂道不憂貧,只要叫好不要叫座,為了藝術甘於貧困;反過來,從業者也不能拿行業發展的邏輯來壓制批評者,動輒說他們不顧大局不愛國。每一個發言者,都擺明卒馬,有自己的立場,有自己的標準,這才有對話與討論的可能。不然就像現在這樣,互相瞧不上,又喜歡搞陰謀論,如張天師所言,最後就剩下一個個盒子:紅色文化、盜版集團、羡慕嫉妒恨、影評人、反智主義、磚家叫獸……。

王小波寫過一篇《藝術與關懷弱勢群體》,其中說「我以為科學和藝術的正途不僅不是去關懷弱勢群體,而且應當去冒犯強勢群體。使最強的人都感到受了冒犯,那才叫做成就」。正統的藝術批評,正是在衡量這種冒犯強勢群體的「成就」有無與多少。但是我可以幫王小波補一句:科學與藝術不必去關懷弱勢群體,但是商業可以去關懷他們,也有必要。弱勢群體就像兒童,他們一開始只能沖沖奶粉,而不是享受一大塊奶油煎松茸。只是,不能明明只是普通奶粉,你非要說裡面摻了松茸,或者說,因為奶粉銷量大,賣奶粉的就瞧不起賣松茸的——這在飲食界是絕不可能發生的事,但是在文化領域,這種事天天都在上演。

*本文作者為中國知名文化學者(原文刊載於騰訊大家網http://dajia.qq.com/blog/390857085286697,責編;代金鳳)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