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信厲以寧還是吳敬璉?─看經濟學泰斗掐架

2014-02-13 12:00

? 人氣

你要問這兩個學派誰對誰錯,其實註定是沒有答案的。經濟學判斷從來都是相對的,或者說經濟學沒有絕對是非標準,只有適不適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所以經濟學研究的著眼點是度的問題,也就是說任何學派都存在局限性。只有適不適合,沒有對和錯之分。至於吳老和厲老,能被稱為中國經濟學界的泰山北斗,關鍵點還是他們的觀點能被歷屆中國政府所倚重,他們的經濟學邏輯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現在的市場理論來看,吳老和厲老當初的理論觀點都似乎缺少了點什麼。這主要體現在兩點:首先,過度市場化一定釀成災難,必須通過制度政策有效地控制。這就是所謂的市場化效能的邊際確定與控制。其次,越是好的市場,越需要有效的行政干預。我研究兩派的不少學術文章,這是當時的兩派觀點中有所欠缺的。過度市場化和過度私有化,將促成少數人剝奪多數人的自由,所以市場化和私有化都存在絕對邊界和效用邊際。而政府的作用就是尋找、控制、堅守市場化和私有化的絕對邊界和效用邊際。

那麼這兩派論爭的本質什麼?從現在來看,它們只是分別強調了市場機制的兩個不同側面,前者強調經濟運行機制和宏觀環境方面的改革,後者則強調經濟運行主體和微觀基礎方面的改革。實際上,在整個經濟體制改革中,這兩方面的改革都是極為必要的:沒有獨立的產權明晰的企業就不可能有真正競爭性的市場,同樣,企業也無非是市場關係的總和,沒有競爭性的市場也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企業。

中國經濟走出的路到底採用的是哪一個學派呢?從歷史進程來看,我們恰恰是選擇了一條中庸的路線:就是在培養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企業、競爭性的市場機制和完善政府宏觀調控體系三個要素的方向上同時推進的。這種走法或許是很有道理的。經濟體制改革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無論是企業改革先行還是價格改革先行都是不切實際的,只有將經濟體制改革的諸方面協調推進配套進行,才能夠實現經濟體制的真正轉軌。

只是因為秉持不同的經濟觀點,吳敬璉和厲以寧爭論和「對立」了多年,這當然是媒體把他們渲染的。現在的情況是,一個依然是「吳市場」,一個依然是「厲股份」,事實證明,無論是市場體制或者是股份制改革都是不可缺少的,二者是經濟體制改革的兩個重要方面。所以,兩位學者多年的爭論和觀點,其實是殊途同歸的。雖各執一詞,卻「在改革大方向上始終是一致的」。就像厲以寧曾經說過:「我和吳敬璉有過幾次爭論,其實我們倆關係挺好的。我們倆是高中同學,我們倆在改革大方向上始終是一致的。」

這次的兩位泰斗又在「掐架」了,真正的背後情況是什麼樣呢?我覺得大家應該有自己的觀點了。

*作者為中國央視証券資訊頻道首席策略評論員,總制片人(原文刊載騰訊大家網http://dajia.qq.com/blog/392750126167204,責編:代金鳳)

編註:

1、中國經濟50人論壇是由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於1998年在北京發起組成的非官方、公益學術,論壇聚集致力於中國經濟問題研究的近50位著名經濟學者,被視為中國高層經濟決策的「智庫」。2014年論壇年會於10日舉行,吳敬璉對今年中國經濟形勢表示高度憂慮。

2、掐架:中國北方用語,程度比打架小,或者指不停的吵架;中國網路語言俗稱「扒褲子」,目的在撕開對方的面具。

3、尋租(rent seeking),意指透過非生產性活動(如壟斷或特許)攫取經濟利益,企業或個人在尋租過程中爭取的市場稱為「尋租市場」,尋租市場愈大,表示這個經濟環境中能被不公正壟斷的事物較多,整體社會的經濟效益因而降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