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風泊客觀點:為何我們不能立志成為傳奇人物?

2020-02-01 05:50

? 人氣

墜機身亡的NBA球星布萊恩(Kobe Bryant)。(美聯社)

墜機身亡的NBA球星布萊恩(Kobe Bryant)。(美聯社)

「想成為傳奇,你必須做人所不能做,忍人所不能忍。」

大年初三,早上打開FB就被Kobe Bryant墜機身亡的消息洗版,愕然慨然。我一直不是Kobe的粉絲,最愛的運動也不是籃球,但想到籃球員,甚至攤開所有運動員舉例,他都會算上一筆。就算英年早逝,他也早就烙印在人們心中與整頁運動史上,這,就是傳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話說回來,為什麼我們會被運動員的故事感動,卻又不敢投注心血?明明課本都會拿他們的努力不懈,告訴學生要奮發向上,為何許多長輩仍不願意讓孩子以運動員作為志業?簡單說,因為出類拔萃太難,而我們又太聰明,懂得計算投報率;仔細探究,若努力投資後卻無法成為頂尖選手,又沒有第二專長,養活自己、達成理想人生的難度可能提高,甚至兩頭空。

傳統上,大家會質疑:

「你以為你可以打NBA嗎?」

「你以為你可以踢世界盃嗎?」

「你以為你可以進大聯盟嗎?」

但想想有沒有人會問:

「你以為你會變成比爾蓋茲嗎?」

「你以為你會變成愛因斯坦嗎?」

「你以為你會變成萊特兄弟嗎?」

在遭遇傳奇球星布萊恩(Kobe Bryant)遇難之後,洛杉磯湖人取消了同城快艇的比賽,一同哀弔這城市最偉大的球員之一。(美聯社)
在遭遇傳奇球星布萊恩(Kobe Bryant)遇難之後,洛杉磯湖人取消了同城快艇的比賽,一同哀弔這城市最偉大的球員之一。(美聯社)

在臺灣,傳統認為運動員、冒險家、音樂家、畫家「不能當飯吃」,而且當大家越這麼覺得,大環境就越是這模樣。但那只是我們的社會,長期以來對士農工商之外的領域幾無涉足,也不願意投入之故,因為它們「不入流」。我們觀看運動賽事、聆賞音樂盛會,但我們當興趣就好,不用把那變成志業,不然會沒飯吃。的確,如果沒有資助,運動員、音樂人這種職業大概很難活下去,畢竟一般人看表面就是「不事生產」,反而都在消耗。但工程師、科學家、企業家、政治人物難道就真的比較有生產力嗎?其實重點在於,你做的事情是否「有人買帳」?只要有人買帳,就有價值。

因此,如果人們會為了中華隊贏球而熱淚盈眶,或許就該提醒人們,支持孩子們爭取替中華隊贏球的機會,才能繼續熱淚盈眶,畢竟基礎人口越多、培訓越完整,能挑出優秀選手的機會也就越大。因此回到上頭普遍被認為「不能當飯吃」的幾項職業,基礎人口與培訓都需要相關人才,且不見得需要特別頂尖才有資格。殺雞焉用牛刀,國中數學不需要請大學教授來上,請個優秀的高中、大學生或許也足夠充當個家教,甚至許多優秀選手的啟蒙教練就是他那當興趣的父母。

我不禁想到「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經典名句,充分展現出能站在風口浪尖的人永遠只有幾個,大部分的人都只能替他們抬轎的殘酷現實。因此回應前面所提出的質疑,為何長輩普遍不支持家中孩子在運動、藝文等領域闖盪?那只是因為他們不了解,也沒機會了解,自己曾經以為的全世界以外是何種光景,後進之輩若想獲得理解,便需要以實際作為說明,不只是出類拔萃的人有權利玩出名堂來,光譜的中間也有許多繽紛的顏色。舉例來說,「業餘的數學王子」費馬,把數學玩到讓許多數學家忘記其本業是律師;世界盃足球賽的裁判很多也是兼職,本業則五花八門,但重點是梅西、C羅等頂尖球星照樣得乖乖聽他們的判決,這不是也很快活嗎!領頭的人總是孤獨,無論是生活方式或觀念想法,甚至是個人風格,你必須邊做邊溝通,到最後讓你的存在,成為讓世界或多或少變得更美好的契機。

用Kobe留下最霸氣的一句話送給大家。也是這句話,讓我堅持走上一條自己想要的旅途:

"I don't want to be the next Michael Jordan, I only want to be Kobe Bryant."

*作者為單車旅行部落客。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