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星馬地區「大中華膠」─從辛亥革命到馬共崛起

2020-02-02 07:20

? 人氣

直到英軍返回馬來半島,重新恢復秩序以前,華人與馬來人的種族戰爭就如同二戰時的南斯拉夫戰場,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如同塞爾維亞的「切特尼克」(Chetniks),「聖戰紅軍」則一如克羅埃西亞的「烏斯塔沙」(Ustaša),雙方的殺戮手段都可以用毫無底線來形容。英軍的重新到來,雖然讓兩方暫時停止了武裝衝突,但卻為另外一場更漫長血腥的戰爭埋下伏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抗戰勝利後,馬來亞人民抗日軍懸掛起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代表「馬共」在1945年認同的祖國是中華民國。(照片來源:梁元明)
抗戰勝利後,馬來亞人民抗日軍懸掛起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代表「馬共」在1945年認同的祖國是中華民國。(照片來源:梁元明)

打造華人主導的馬來半島

對於絕大多數經歷二戰的馬來華人而言,戰爭最後一年的種族衝突或許是一段比肅清大屠殺還要更恐怖的記憶。日軍固然屠殺華人,但還是希望華人能捐錢支持「大東亞戰爭」,所以肅清大屠殺能在林文慶出面組織華僑協會,替日軍統籌糧餉之後宣告落幕。可馬來人與華人的種族戰爭,卻是非要到其中一方將另外一方驅逐出馬來半島,或者徹底剷除殆盡之後才會來到。

二戰末期,與日本人合作的馬來人恐懼華人會在日軍戰敗後捲土重來,並在英國支持下成立一個親近中華民國的獨立國家。被「馬共」不分男女老幼一起屠殺的經驗,更讓他們相信中國人一旦在馬來亞建立政權,會對他們實施類似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種族屠殺。更何況華人國家的概念從根本上違反馬來人建立穆斯林國家的理念,於是他們決定先下手為強將華人趕盡殺絕。

華人則認為,中華民國既然已經是二戰戰勝國,且馬來人與印度人在戰時扮演的角色又是日軍「幫兇」,所以戰後馬來半島的命運,理所當然是要由中國人來決定。「馬共」則自認是馬來華人抗日的砥柱中流,自然比其他華人更有資格決定獨立的馬來亞該走向何方。不論支持的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打造一個中國主導的南洋秩序此刻已經成為馬來華人的共同心願。

這也是為什麼當英軍返回新加坡的時候,在街道上看到青天白日滿地紅數量還超過米字旗的原因。國民政府對馬來半島並沒有領土野心,與主張共產主義的「馬共」關係更是水火不容。不過在美國的鼓勵下,蔣中正確實也有強化中華民國對東南亞華人影響力,進而動搖英國殖民統治的想法。中華民國海軍在1946年11月收復南海諸島,也是在為挺進東南亞做準備。

只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瓦解,還有國共內戰的再度上演,都讓原本團結一心支持中華民國的馬來亞華人再度分裂。1948年起,「馬共」再度走入叢林發起武裝鬥爭,這次他們要推翻的對象是英國殖民統治者。效忠中華民國政府的華僑,則追隨政府的立場支持大英國協圍剿「馬共」。但是支持馬來亞人民解放軍的華人,到了這個時候卻可能不限於左派而已。

前面提到的馬來亞共產黨總書記,越南籍的萊特因為被查出其實是暗中替日軍、英軍還有「馬共」工作的三面間諜,於1947年遭到泰國共產黨人制裁。新上任的「馬共」總書記,本名王清華的陳平,卻是祖籍福建省福清的華人。陳平的上台,更讓廣大華人認定馬來亞人民解放軍才是真正為了維護華人利益而戰的力量。

馬來西亞終於進入了緊急狀態,淵源自南洋國民黨的「馬共」,終於接替了國民黨成為在南洋推廣大中華主義的主導力量。下一篇,我們將繼續介紹「馬共」與大英國協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政府的鬥爭經過。撤退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又在這場戰爭中,發揮了什麼關鍵角色?還有我們今天知道的馬華公會,又是如何誕生的?一切留待下回分解。

*作者為中美關係研究、軍事寫作者。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