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偉觀點:習後局面將會如何發展?台灣朝野可有預期

2020-01-28 06:40

? 人氣

2019年12月17日,中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在海南三亞軍港交付海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交接入列儀式並登艦視察(新華社)

2019年12月17日,中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在海南三亞軍港交付海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交接入列儀式並登艦視察(新華社)

在進入本世紀初時,中南海江胡等新世代領導人接班,廣受世人的期待。因為江澤民未參加過解放戰爭,只擔任過戰後學潮中的上海地下黨幹部。胡錦濤在建國時才剛上小學,因此兩人被認為,沒有革命戰爭建國時代領袖的包袱有可能帶領中國走向政治改革與民主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在小布希上任初期的美國政府,本以戰略上遏制中國崛起為主要對抗軸線。卻遇上一連串突發事件,2001年4月1日發生的中美南海軍機擦撞,導致24名機組成員滯留在中國海南11日,處於實質上的被俘狀態,這是兩國最接近軍事對抗邊緣的爆炸時刻。

但僅僅5個多月後911事件發生,美國國家戰略上的主要矛盾軸線迅速扭轉,突然一變為與世界各伊斯蘭激進勢力進行對抗,隨後爆發的阿富汗與伊拉克兩場戰爭,更是牽制甚至損耗了美國大量的國力,甚至至今也不算完全結束。也適逢以今日北京當局的標準而言,可算是開明溫和派的江澤民與胡錦濤,兩位本來就無意與西方對抗的中國最高領袖在位。江胡把鄧小平傳下來的「韜光養晦、決不當頭、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秘訣當成嚴格遵行的國策,抓住中國同年加入WTO的機運全力發展經濟。

至2012年胡錦濤卸任時,中國的綜合國力增長已經過連續10年的大爆發。繼任領導人是青少年與成年時期都在文革中渡過,一生思想形成都深受影響,而被毛澤東的祕書李銳形容為「毛病不改,積惡成習」,極左派思想嚴重的習近平。鄧江胡連續三代領導人推動改革開放30餘年留下的家業是豐厚的,中國前所未有強盛的綜合國力,成為習近平一代領導集體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厲害了我的國」這樣的中國夢,最有利的資本。

進入第二任期以後的習近平,在國內外的行徑明顯地有些忘乎所以。除了相較於前任,他搭檔的李克強是建國以來除了半路被搞下台的華國鋒以外最弱勢的總理。在十九大上修改相關法規讓自己可以延任,主動碰觸了鄧大人訂下來生前交班的任期制底線。2016年接連在台美遇上具有強烈反共反華傾向的川普與蔡英文上任,但示弱卻從來不是老習的選項。直到2019年延燒至今的香港反送中事件,也仍舊沒有看到中港當局要與勇武派和解的曙光。

作為毛澤東著作思想當代最身體力行的傳承者,鬥性堅強的習近平,似乎把「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當成經營對外與台港澳關係中自己的座右銘。而完全忘記了毛澤東在遇到逆風時的機變靈活,而曾留下過另一條根本戰略原則─不要四面出擊

毛澤東與江青。
毛澤東與江青。

在斯時剛剛建立人民共和國且已經解放除了西藏以外全部國土的毛澤東,並未被巨大的勝利沖昏了腦袋。毛仍然對全國全黨全軍強調,不要四面出擊。四面出擊,全國緊張,很不好。我們絕不可樹敵太多,必須在一個方面有所讓步,有所緩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進攻。

所以當19天後韓戰爆發,毛澤東也就非常識時務地把抗美援朝當成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處理,而放棄了練兵渡海解放台灣的準備。到現在習近平做的已經比毛澤東還過分的多,真正完全做到了毛所說的四面出擊,強力在各條戰線上對抗美國、台灣與香港以及國內潛在的各種反對勢力。

現在北京果然弄到了全國甚至全世界都對中共感到緊張,這當然很不好。因此中國現在對美台港的各條戰線基本上都弄成僵持窒息性的長期對抗格局,就連一個小小的香港也可以搞到從盛夏到過年都無法平息的街頭游擊戰場。更不用說習身邊各種潛在的反對勢力必然使他寢不安席,出現了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南海最困難的局面。

到今年初這幾條戰線的發展,已經初步到了可以階段性書寫結論的時刻。1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副總理劉鶴在白宮簽署了中美經貿協議。確認了美國企業可以自由進入中國市場,並且進行公開、自由的營運;美國企業技術轉讓和技術許可按照市場原則自願進行,中國政府不支持、指導自然人或者企業開展扭曲競爭的,以獲取技術為目的的對外投資。

中國政府收購、設立合資企業時,不得強制美企轉讓技術;中國政府也不能通過行政管理、行政許可等要求,強制美企轉讓技術;不得將轉讓技術或者使用對方技術作為准許進入市場的條件;必須保持行政管理、行政許可透明,在行政監管審查過程中對企業敏感技術信息保密;雙方保證對對方企業的執法透明、公平等。中國將擴大自美農產品、能源產品、工業製成品、服務產品進口,未來兩年的進口規模,將比2017年增加不少於2000億美元。

這份協議基本上徹底達到了美方的請求,習近平本人沒有對等出席,已經充分說明了其對北京的屈辱,中美貿易戰第一階段以川普政府的大獲全勝結束。北京在這一回合所失去的是中國共產黨在歷史上最重視,在與對手博弈時的主動權。接下來的較量北京將有拿回主動權的勝算,而在某一議題上使美國落居下風嗎?至少這一兩年內是看不出來的。

香港反送中、2020元旦,5500多人上街遊行。(AP)
香港反送中、2020元旦,5500多人上街遊行。(AP)

2019年11月在香港的區議會選舉,與今年1月台灣的總統立委大選,都出現了被貼上親中標籤者慘敗,反華反共勢力狂勝的現象。對於位於中國周邊的港台這兩個長期與各種外國反華勢力掰腕子的舞台,北京竟能一輸如此,當然會被認為就是打在老習大胖臉上左右開弓的清脆兩耳光。

再回歸到鄧小平說的經濟發展就是硬道理的面向,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2019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雖然仍有6%上下,仍創下29年來最低的增長速度。在20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中,主要由習近平接班以後的年歲。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就已不復改革開放前30年的榮景,而顯然有一路疲軟的態勢。

中國國家統計局也稱,未來將不刻意追求高成長,而是要打造「有質量的增長」。這也就是明白地坦承,相較於江胡時代的經濟高速增長,中國經濟高成長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而且民間部門的投資與消費也一直持續減縮,出現了與改革開放的大趨勢相違背的「國進民退」現象。對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發展,長遠來看就是隱憂。

綜觀內政外交台港經貿,習近平的這兩任執政已經使得40多年的改革開放難以為繼。2019年底,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申,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六穩」工作。在這一屆黨政班子到2022年秋季的任期,挑戰艱險層出不窮。在中國經濟基本面的短板以外,非洲豬瘟、武漢肺炎的挑戰,以及美中第2階段貿易談判壓力也很快要臨逼之下,2022年以前的中國經濟想達成「維穩」目標,其實很拚。

看樣子今年春節後到2021年中共建黨百年再到2022年20大以前,中共黨政內部恐將有一波新的反思、問責與辯論,以決定習近平到底有無可能打破鄧大人立下的政治規矩,順利延任進入第三任。又尤其進入今年以後延燒半年的香港反送中運動並未結束,2022年夏季時中港關係與局勢可能會變成怎樣.有任何北京屆時會翻盤的跡象嗎? 這個一路向下惡化的趨勢到現在已經是誰都看不出來北京對香港的主導能力,在現有中港政治格局下將來有要反轉的可能.如此一來領導無方搞亂香港的這一鍋誰要背? 如果當年一路平安收回香港的江都不能連任,從2014以降一路搞亂香港的習反而可以,全黨全國全軍能服氣嗎?

假如2022年會有中共領導人更迭的話,新的領袖又將會是怎樣的人?台灣朝野政黨與人民現在都應該思考如何準備,未來習近平比照老江,軍委主席延半任,2022交總書記,2023交國家主席,2024交軍委主席,甚至會不會交給同一人去接都有變數,因此在蔡政府高票連任以後,芒果乾也都賣完了。是時候該去好好省思,台灣人民要努力期待與設想北京未來的新領袖長什麼樣子,並且該如何與他打交道,書寫中共建黨百年以後的兩岸新關係。

*作者為台大國發所博士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宗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