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當台獨變成一種「潮」

2020-01-28 07:00

? 人氣

不過,若是把問題換個方式,改成「請問您認為台灣人願不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認為不願意者有44.9%,認為願意者有41.8%。儘管根據民調結果,有67.7%人表示願意為了在中國大陸武統的情況下,為了台灣而戰,但卻對於其他人願意與否較無信心,而大多數人心知肚明「獨立導致戰爭」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若是因為台獨而引起大陸武力犯台,願意一戰者又更少。證明前面篇幅所提,台灣人在思考獨立與否時,更傾向於考量成本的理性思考,獨立若是在沒有戰爭的前提下,才會是「最優先」的選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另一方面,根據美國杜克大學政治系教授牛銘實長年進行研究,據其2019年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有57.1%的人贊成維持現狀,贊成獨立之人僅有22.4%,統一則更少。此外,有60.3%的人在台灣宣佈獨立導致大陸武力犯台時,不贊成台灣獨立,只有29.8%的人仍舊贊成獨立;問題換成台灣宣佈獨立而大陸不會武力犯台時,贊成者則有62.0%;當問到兩岸發生戰爭時,認為台灣人會抵抗的有61.6%。其中一題調查是「如果因為台灣宣佈獨立,大陸攻打台灣,請問您認為美國會不會出兵幫助台灣?」2017年時認為會的人有40.5%,2019年則為48.5%;若果真兩岸發生戰爭,願意抵抗到底的台灣人有23.3%。

上述在在顯示,台灣人對於國家統獨議題,傾向於選擇保守的路,能夠保住、守住自己生命、財產與安全的路,更顯示出台獨實際上禁不起國際與兩岸情勢的考驗。

「跟風」的無奈與茫然

一場選舉所費不貲,動輒花費數千萬的選舉支出時有所聞,如此撒鈔票的選舉文化,年輕人縱有滿腔抱負,皆被這種金錢文化拒於門外。年輕人在此時能夠選擇的公共參與途徑,在沒有選舉的平常時期,不外乎參加社會運動(積極)、轉貼政治或公共事務訊息(消極),而多數年輕人傾向選擇消極的參與方式。

為了姑且尚能展現出「關心公共事務」的樣貌,除了轉貼訊息外,跟著較有自我主張、幾乎身兼意見領袖的同儕一齊為特定議題發聲,時有所見。藉以逃避看似民主之下人人平等、實則無能為力,而僅能看著掌控資源暨遊戲規則者,玩他們的政治遊戲,並且重複循環著上述模式。

是故,第三個「潮」才會取自年輕人形容他人穿著時尚的「潮」意,因為跟風轉貼外,縱想參與公共事務亦是苦無途徑,參與後能否造成實際的影響又是另一回事。儘管2010年茉莉花革命乃是由年輕人在網路上串聯,配合實體的示威遊行而成為燎原星火,惟進入21世紀後,能夠擴大成如此規模的網路暨實體社會運動鮮有見之,並不能把茉莉花革命視為一般的例子。

另外,台獨在年輕族群中,開始成為一種潮流,背後亦是年輕族群對未來的茫然,誠如杭亭頓所言,「我們必須先知道我們是誰,才會知道我們的利益是什麼」,這句話涉及的是身份認同及國家認同,甚至二者合一為國族認同,沒有認同感則不知該怎麼走下去。年輕族群以為「只要打倒某個黨或某個人」,就有助於找到終極價值觀,便能守護他們心中所想要捍衛的「事物」。事實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宣稱自己代表某種終極價值,如同沒有任何政黨可以宣稱自己代表台灣或代表中華民國——層次完全不同的事物,如何能放在一起討論並畫上等號?所有試圖綁架終極價值的政黨或政治人物,為的絕不會是年輕族群,而是他們自己的政治利益。

*本文原刊《多維TW》月刊051期,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