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臺灣的教育在英格蘭化?

2020-02-10 05:50

? 人氣

不同背景的孩子在學校中有共處的經驗會減低階級之間的對立,也會減少對不同族群及階級的「他者」的猜忌。不過台灣貧富不均現象加上家長對公辦的國民教育並不放心,讓台灣教育未來有可能朝向階級化的方向發展。(資料照,取自pixabay)

不同背景的孩子在學校中有共處的經驗會減低階級之間的對立,也會減少對不同族群及階級的「他者」的猜忌。不過台灣貧富不均現象加上家長對公辦的國民教育並不放心,讓台灣教育未來有可能朝向階級化的方向發展。(資料照,取自pixabay)

多年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不斷的指出,不同背景的孩子在學校中有共處的經驗會減低階級之間的對立,也會減少對不同族群及階級的「他者」的猜忌。臺灣私立中小學的壯大與OECD的忠告正是反其道而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蕾伊(Diane Reay)是英國劍橋大學的榮譽教授,出生於低社經的礦工家庭,是八個孩子中的長女,她在2017年出版了《錯誤的教育:不平等、教育及勞工階級》一書。這本書是蕾伊根據許多的統計數據、500多人的個別晤談及她本人的受教經驗而寫成,主要是研究英格蘭勞工階級子弟這些年來的教育經驗及成就表現。

英格蘭是一個階級的社會,英格蘭的國民教育長久以來就有階級上的問題。基本上,中高社經階層的子女與低社經階層的子女會受不同的教育;前者多進私立學校或有升學導向的公立學校,後者則大多進入了一般公立學校。即便是不同階級的子弟念同一所公立學校、在同一個屋簷下受教育,勞工階級子女所受的教育,在品質上仍然不如中上階級的子女,這現象自19世紀實施國民義務教育以來就是如此。來自勞工階級的子女,注定的就會接受次等的教育,最終也會成為低社經階層的一員,難以藉由教育來翻身。

蕾伊(Diane Reay)是一位社會學家和學者,同時也是劍橋大學的教育學教授,因對英國公立學校學生教育不平等的研究而聞名。(截取自Google Scholar)
蕾伊(Diane Reay)是一位社會學家和學者,同時也是劍橋大學的教育學教授,因對英國公立學校學生教育不平等的研究而聞名。(截取自Google Scholar)

蕾伊的研究主要是想了解,這不公不義的事是否在21世紀仍然存在。結果她發現,21世紀的英格蘭對來自低社經階層的學生仍然不夠友善。儘管英國政府在近年來採取了一大堆的改善措施,英格蘭低社經階層出身的子弟,在學業成就上的表現遠不如中上階層的孩子,在OECD各國的比較上,英格蘭低社經階層出身子弟與中上階層子弟的差距,也遠較他國來得大。

稍微詳細一點的說,她主要的發現如下:

一、低社經階層的子弟在起跑點上,就輸給了來自中高社經階層的子弟。

二、孩子教育成就高低的最主要原因,繫諸父母財富的多寡與對教育看重的程度,而不是學生個人的努力與能力。

三、低社經階層子女所能得到的政府教育經費不及中高社經階層的子女。

四、來自低社經階層的子女在受教過程中,所碰到老師的整體素質較差、比較沒經驗、流動率高、也有許多是代課老師。此外,他們在學校中所能參與的教育活動比較狹隘,偏向讀寫算的活動,較無機會參與音樂、戲劇和藝術的活動。最糟糕的是,他們覺得在受教育過程當中常被貶抑、不受人尊重。

五、就讀私立小學的孩子,每年的教育經費約須12,200鎊;就讀公立小學的孩子,每年的教育經費則約須4,800鎊。就讀私立中學的孩子,每年的教育經費約須15,000鎊;就讀公立中學的孩子,每年的教育經費則只須6,200鎊。

上述英格蘭的教育現象會不會在臺灣發生?乍看之下,可能性不大。這是因為臺灣社會的階級意識並不強烈,稱不上是個階級社會。再者,臺灣社會的貧富差距不到十分明顯的情形,官方發布的貧富差距指數(吉尼係數)還不到驚人的程度。最後,臺灣國民教育中的公立學校,其表現也不俗,辦學績效卓著者不在少數,明星高中普遍為公辦高中,來自各社經階層的子女相對均勻的散布在各公立學校中,沒有到壁壘分明的地步。

雖然如此,近年來臺灣社會及國民教育的發展亦有讓人警惕之處。第一,雖然臺灣官方所認定的貧富差距指數還算理想,但臺灣一般家庭的收入固定,不如有些人以錢滾錢的讓財富大增,致使整體社會有貧富不均的趨勢,財富正逐漸往少數富人集中,近三年瑞士信貸全球財富報告中的數據,就顯示了這個事實。

第二,自十二年國教實施後,有許多家長對公辦的國民教育並不放心,認為這麼多年的教育改革,讓公立學校的教育品質不升反降,再加上升大學及高中的辦法一變再變,家長無所適從,紛紛搶送孩子進入辦學空間較大的私立中學。本來,自九年國教實施後(1968年),公立的明星初中就逐漸退場,被私立的明星國中所取代,但在高中階段,我們仍然有許多明星級的公立高中。然而從十二年國教啟動後,許多家長就轉了心意,把原來可進入公立明星高中的孩子轉往私立高中就讀。我們於是有了一口氣從幼兒園辦到高中的明星私立學校,而且數目越來越多;今天的公立明星高中已經開始和私立中學在搶學生了。

上述兩個趨勢加起來,臺灣教育在未來也有可能朝向階級化的方向發展。我們會看到收費高的私立中小學蓬勃的發展,這些學校不是一般家長所能負擔,而且這些學校透過靈活的方法,能把孩子送到國內一線大學,也能直接與國外大學接軌,提供一條龍式的服務,可以完全滿足富有家長在教育孩子上的需求。教育再製既有社會階層於是愈益顯眼。

面對這種趨勢,我們政府是不是該做些甚麼?或是任其發展!

*作者為《通識再現》主筆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