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手機就不能工作?一心多用已成為新時代的主要技能?:《在一起孤獨》選摘(1)

2017-02-10 05:30

? 人氣

每一封電子郵件或訊息似乎都在前往垃圾桶的路上。今天,隨著綿延不斷的簡訊流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我們或許會對彼此少說些話,因為我們想像,我們所說的話十之八九會被當成垃圾。天生為電文體的簡訊,當然可以情感豐沛、具洞察力而性感,可以使我們精神為之一振,可以讓我們覺得被理解、被欲望和被支持。但簡訊不是深入理解一個問題、或解釋複雜情勢的地方。簡訊是動量,只能填補一個時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滑手機(圖/niekverlaan@pixabay)
滑手機(資料照,圖/niekverlaan@pixabay)

可怕的對稱

當我說到一種新的自我狀態,無生命的自己時,我用「itself」這個詞是有用意的。雖然有點誇飾,但這個詞如實呈現了我的憂慮:連線的生活鼓勵我們用類似處理物品的方式,迅捷有效地對待我們在線上遇到的人。一切是那麼自然:當你被成千上萬、多於你所能回應的電子郵件、簡訊和訊息圍攻,需求便失去人性了。同樣地,當我們在推特發文,或把數百或數千名「臉友」當成一個群組來寫東西時,也是把個體視為一個單位—朋友成了粉絲。一個大三學生仔細回想自己可在網上聯絡到的群眾時表示:「我覺得我是一個龐大東西的一部分,網路與世界在我眼中成了一樣東西,而我是其中的一部分。人也是,我不再把他們視為個體,他們也是這個大東西的一部分。」

對於社交機器人,我們是把物體想像成人。在網路上,我們則發明了新的人際相處方式:把人轉化成類似物體的東西。把人視為東西對待的自我,很容易把自己也當成東西。還記得嗎?當我們認為機器人對我們而言「夠像有生命的」時,我們是在拔擢它們;如果在網路上,人們覺得只是「有足夠生命」以處理為電子郵件和訊息的「極高效率的機器」,那人就是被降等了。這就是可怕的對稱。

在本書第一部分,我們見到與機器人的新連結讓我們開始渴望無交流可言的交流。無獨有偶,本書第二部分所追蹤的弧線,終點也是支離破碎的交流。我們在線上的親密關係中取暖,盼能獲得同情,卻往往獲得陌生人的殘酷。在我探索網路生活以及它對親密與孤獨、對身分認同和隱私的影響時,我會敘述許多成年人的經歷。有特定幾章幾乎完全著眼於成人,但我也會一再回到青少年的世界。今天的青少年是跟社交機器人一起長大的。他們的成長過程也有網路陪伴,有些早從八歲就拿到第一支手機了。他們的故事清楚顯示科技是如何重新塑造身分認同,因為身分認同正是青少年生活的核心要件。透過他們的眼睛,我們看到一種新的感性逐漸顯露。

今天,文化規範正迅速變遷。以往,我們常將成長與獨立運作的能力畫上等號;現今,永不斷線的連結促使我們重新思考,善於合作的自我有何優點。如果,日復一日,我們連孤獨時都在一起,那麼一切有關獨立自主的問題,面貌將截然不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