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手機就不能工作?一心多用已成為新時代的主要技能?:《在一起孤獨》選摘(1)

2017-02-10 05:30

? 人氣

現在為了工作,我應該要有代表博物館的推特和臉書。要開部落格寫博物館發生的事,那意味我得不停上網。我的聲音出了狀況,我一直在失聲中,那不是講太多話所致,我所做的就只有打字,但那卻傷了我的聲帶。醫生說那是緊張造成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與許多程式為伍的黛安覺得自己像「太空超人」,但她的力量僅堪成為一部「效率極高的機器」,專門回應網路扔給她的東西。她和丈夫決定兩人該去度個假。黛安打算告訴同事她要「離線」兩個星期,但一直沒說出口,她不知該如何啟齒。那間博物館的規矩是休假度假沒問題,但度假期間不可離線。因此,度假通常意味著在某個風景如畫的地方工作。事實上,無線網路的廣告就常凸顯帥哥美女徜徉海灘的畫面。被拴住的我們不會否定身體和它的樂趣,但會把身體放在某個漂亮的地方,一邊工作。曾經,行動裝置需要在這樣的廣告裡展示,現在多半則是用暗示。我們知道成功人士永不斷線,度假的意思是離開一個地方,而非脫離一連串的責任。在一個不斷通訊的世界,黛安的症狀看來相當契合:她已經變成通訊的機器,卻一點聲音也沒留給自己。

當黛安計畫她的「離線度假」時,她坦承自己其實想去巴黎,「但在巴黎就沒有不上線的藉口了。去亞馬遜流域協助建屋,嗯,誰會知道那裡有沒有Wi-Fi ?關於度假地點,我有個無可談判的新條件:我必須至少能假裝那裡沒有帶電腦去的理由。」但在她遙遠的巴西假期終於成行後,她告訴我,「每個人都帶黑莓機坐在帳篷裡,黑莓機都開著。好像天空裡停泊著某顆巨大的人造衛星似的。」

黛安說她一天大約收到五百封電子郵件、數百則簡訊和大約四十通電話。她指出,很多商業訊息都是多管齊下的:人們先傳簡訊和電子郵件,然後打電話、在她的語音信箱留言。「客戶很焦慮,」她解釋說:「要不斷聯繫,他們才比較有安全感。」在她的世界,黛安習慣收到匆忙的訊息,她也會迅速回信。她擔心她沒有時間不慌不忙地處理重要的事務。

而在不斷聯繫的嘈雜聲中,也很難維持辨別輕重緩急的判斷力。在這個迅速回應的世界裡塑造的自我,會以打電話的次數、回覆的郵件和簡訊數、完成的聯絡數來衡量成就。這個自我是以科技提出的基準、透過科技簡化的事物來進行校正。但在科技所造成追求數量和速度的壓力中,我們面臨了一個矛盾。大家都說我們的世界愈來愈複雜,但我們創造的通訊文化偏偏減少了我們可以坐下來、不受干擾地思考的時間。隨著我們以要求即時回應的方式通訊,我們並沒有足夠的空間來思考複雜的問題。

四十六歲的特瑞是波士頓一家大型事務所的律師,他明確提出這個議題。他在電子郵件上說:「我回答可以即刻回答的問題,人們也希望我馬上回答問題。但不僅是速度……那些問題已經改成我可以馬上回答的問題了。」特瑞說法律事務常需要時間和細微的東西,但「現在的人沒有那種耐心了。他們會寫信,然後預期很快得到回覆。他們願意放棄那些細微的東西;真的,顧客想馬上就聽到東西,所以我都給在信裡就能回的答覆……或者最多會花我一天的答覆……我不得不做粗枝大葉的思考。」他改口:「當然,這不是科技造成的,但科技設定了關於速度的期待。」我們回到關於預設用途和人性脆弱的問題。科技賦予我們速度,而頭昏腦脹的我們很高興有科技幫助我們加快速度。特瑞提醒我:「我們靠『發射』(shooting off)電郵來交談。但沒有人會因為想讓事情盡速進行就亂『發射』(shoots something off)東西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